在偽文青與裝13之間的路上邊走邊唱

Woodstock Rock Festival 1969

愛好使然,自己最開心的事,其實就是能和一群喜歡音樂、喜歡聽歌、喜歡唱片收藏的人交流聊天,喜歡無障礙、無門檻去與人溝通。然而,這種溝通往往很難得。

首先,自己有自己的音樂取向,并不刻意去評判有關音樂的高低貴賤,不管是詛咒還是左小祖咒傳奇還是鳳凰傳奇長渕剛還是楊臣剛,長笛還是馬頔。收藏了很多年的磁帶、CD、唱片,到現在最大的收獲只有一點:跟隨自己的內心,不為外界的聲音所蠱惑。

兒時也聽歌,并且因為哥哥的一個同學有船員親戚,經常能帶回來些臺灣的龍虎榜合集(那時臺灣的金曲龍虎榜也還沒像90年代后那樣正規,并有總榜,那時入榜只是代表很流行),自幼就結實過同齡人很少有人聽過的臺灣流行音樂。但那時實在太小,并不能建立起明確的音樂好惡。對那時聽的歌倒也很懷念,一直想有機會專門寫個東西,幫自己記住那個時代和那些音樂。

年輕時資訊并不發達,文化也很閉塞,那時候聽音樂就像是盲人摸象,或是以孔窺豹,世界那么大我卻看不到。所以一旦有個指引就像是看到了燈塔,一往無前地駛過去。高曉松說八十年代是個大師輩出的年代,海面上全是燈塔!不過那是他所經歷的80年代,并不是我的,我的80年代眼前蒙著一塊紅布,你問我看見了什么,我說去你媽逼。

后來有了《音像世界》,是當年的一顆稻草,在那個沒有互聯網,資訊匱乏的年代,我的每個月都是在等待著新一期《音像世界》到來的期盼中度過的,每一期地每一個字甚至是刊尾的糾錯信息我都一字不落地讀過多遍。多年后有一次在星巴克一邊等人一邊裝B,看著剛買來的書——《不許聯想》,正巧看到三表老師寫到關于他與《音像世界》的那段經歷,我竟然沒能忍住淚水,在眾目睽睽之下!那份感動是旁人無法理解的。

那時,音樂大多不是聽到的,是在雜志中一字一句的讀到的。

再后來蒙在眼前的那塊紅布漸漸斑駁得就像輕紗,用力看就可以看到外面。那也就是很多人提到過的有關“打口帶”的那段時光,終于我們可以把文字上的音樂變成耳邊的歌聲了!甚至可以聽到太多沒在雜志上看過叫不上名字聽不懂歌詞的音樂了。那個年代,真正意義上的中國流行音樂剛剛萌芽。中國人的幸事其實是在中國流行音樂萌芽的階段,也正好與中國搖滾的崛起階段同步,太多的聲音帶給過我們太多的驚喜。

哦!那個時候三表老師出了大部頭的《歐美流行音樂指南》,“指南”啊!這個如今不常見的、也不太敢用的標題,在那時名副其實也彌足珍貴,不知指了多少迷途青年的南啊!

再后來,眼前的那塊紅布徹底的揭去了,我們可以聽到任何我們想聽到的音樂了,特別是互聯網的發展,讓過去很多不可能變成了可能,即便是某某總局下了個名單,規定了多少首歌曲不能傳播,只要想去找,我們也還是能聽到的。我收藏唱片,有一些很難買到的國外唱片,過去只能列入愿望清單,現在也能夠海淘了。可如今我們聽什么?

20年前,我還做著司機工作,新買到《搖滾中國樂勢力》的Live,興沖沖的帶到車上去聽,兩個同輩工友擠到我車上說是我愛買磁帶,他們特來聽聽我在聽什么?當聽到何勇說:三弦演奏何玉生,我的父親。他倆崩潰了,自己動手按出了我的磁帶扔在一邊,然后從口袋里拿出他們帶來的磁帶插到卡座,一氣呵成。葉啟田《愛拼才會贏》,我也只好笑笑,和他們一起聽著唱著,其實這歌我也會。那一次我深切的體會到,音樂是萬能的,但不是萬用的,你感動得痛哭涕零的時候,別人也許會覺得是聳耳煎熬。幸好,那時候我們還沒聽到左小祖咒,不然這倆哥哥肯定會瘋的!

1994年清明節Kurt cobain飲彈自盡,之前Nirvana的《MTV Unplugged in New York(紐約不插電)》成為了樂隊的絕唱。在那時一盤品相較好的《紐約不插電》美版打口帶要賣到1、2百元,如果大家對照當年二線城市的收入水平,就會知道這個價格的逼格。我還好,在庫邦(那時我們都是這樣稱呼Kurt cobain的)死之前,以20元的價格入手了這張打口帶。這盤磁帶在我的隨身聽里住過很久。庫邦死后,我把《紐約不插電》推薦給身邊的小弟,他聽了1整天,然后去買了盜版CD,并且從此愛上了搖滾樂。我其實也有盜版CD,但那時還是更喜歡聽那盤打口帶。當時這個小弟在家里是用BOSE的悠閑在聽的,我猜想,那部音響放出來的感覺一定很好。而同時我是推薦給他兩張專輯的,另一張是我當時用75元買到的雨果碟,劉星的《一意孤行》。然而,他在對我表示愛上Nirvana的同時也對劉星的中阮天碟做出了中肯的評價——神馬玩意!那一次我深切的體會到,結實音樂是靠緣分的,有緣相識會相伴終生,無緣的就別再耳邊出現!

曾經家門口涌現過很多有駐唱歌手的酒吧和迪吧,身邊有幾個大哥常愛泡吧,他們的主題是喝酒和小姐,有時他們會拉著我去,因為有我在他們在那些歌手面前不會顯得太尷尬,而我也愿意和那些歌手、樂手聊聊天,他們的職業無論收入如何,都令我敬佩。以至于我看到在一位大哥給了小費之后,女歌手在結束演唱時要到我們這桌來敬酒,那位大哥很自然的在女歌手的裙子下面摸了她的大腿,歌手表情坦然,依然和我們談笑風生。那一刻我看到她的男友正抱著吉他在臺上唱歌,目光望向我們,但我知道在面光燈的照射下,他根本看不到他的姑娘。我和這個男歌手還算熟,雖然叫不上名字。第一次看他上臺時現場人并不少,但并不吵,我還比較傻。他抱著吉他彈了個前奏,在將進歌聲的時候,我沖動莫名,就用兩手在口前護成喇叭,大聲的先唱出來:這個冬天雪還不下……竟然把他唱愣住了,因為他也沒想到那種花天酒地的現場竟然還有人在聽歌。他沒唱出第一句,而是朝著我的方向笑了一下,接著唱下去:站在路上眼睛不眨……他結束演唱時,竟然跑到我的桌前敬了酒,我兩每人喝干了一瓶科羅娜,他跟我說了很多關于彈琴唱歌的事,在現場的音樂聲中我并沒聽得太清楚。只是深切的體會到,音樂是可以拉近陌生人的距離的!

最近10年,國內樂壇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我們捧紅了選秀節目,認識了無數新面孔,遺忘了老面孔,成就了許多口水歌,做死了唱片工業。我呢,隨著收入有所提高,買瘋了碟。但是依舊體會著中意卻不能擁有的拮據,一方面是人的欲望是永遠填不平的,“無欲則剛”其實只是葡萄架下的狐貍用以自嘲的話;另一方面,畢竟我們沒有王思聰那樣的朋友,也沒有一般的土豪朋友。人分兩種,有很多不同的分法,這年頭把自己歸類到掙錢不易的那種人里,注定要熟悉好Loser該會的臺詞,隨時等待著脫口而出。若要片刻歡愉,我則更愛唱片收藏這件事。

聽什么、藏什么?依舊是個命題,也許是個偽命題,畢竟財力物力精力都是有限的,而唱片收藏是無限的。

于是越發覺得現在的資訊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有些文字,讀到了能解干渴、欲罷不能,但更多的文字一打開就透著一股銅臭味道。這也是我喜歡簡書的原因之一,這里的文字功利的不多,大多真實,這年頭真實太可貴了!我是歌手里出現過很多我曾經熱衷過的大腕,看著他們為了取悅視聽而賣力氣,有時會心生凄涼,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在一定水準上的音樂可比性也并不多,畢竟成名的人不用去參加“中國好高音”。無論怎么說聽唱歌也都是一種好享受,不過,真實受不了那些作態的大眾評審,還有點評的老師,無論唱成什么樣,他們都還有無數的贊美脫口而出。特別是江河老師,他能在樂理上把每一首歌都提升3重逼格;還有一個女人,每一首歌曲之后,都像是看見了高山流水、清泉石上,滿眼的幸福說著一堆有的沒的舔腳心的廢話。這一對老師真是珠聯逼合了!忽然想起崔永元的話,賺錢有很多種方式,為什么不找一種體面的呢?

同理,如今的各大媒體、所謂樂評人也是不計其數,都想教化人的思想,左右人的錢包。可能自古至今有關評價這件事,客觀并不存在。

李宗盛給馬世芳的新書提了個跋,讀了才知道大哥其實是從來不看樂評的。音樂這件事跟隨內心就好,品味這件事聽的多了不能斷定會提升,但自然也會與眾不同。

往后的音樂,我們期待大紅大紫、叫好又叫座的所謂巨星,但我們也知道曾經的天王巨星時代早已不復存在,巨星只是一個綜藝節目中會出現的恭維詞而已,就像是芒果臺無論請哪個組合或者樂隊作為嘉賓都統一口徑的叫做“天團”一樣!如今再沒有什么意識形態可以網羅住萬千青年,一枝獨秀終須盡,姹紫嫣紅撲面來。

往后的音樂,也不會再有什么小眾音樂、嚴肅音樂……因為對于多元化的包容將向全社會蔓延,你覺得二手玫瑰是搖滾、是二人轉、甚至是個笑話,我卻覺得是嚴肅音樂。誰也別太糾結在音樂的歸屬上如何畫線,每個人只要在心里劃條喜歡與不喜歡的線就好!

如果遇到了真的感動了你的音樂就記下來,別忘記,感動都是難得的!

如果有上一代你心底的巨星,請繼續膜拜,只要他們堅持搞音樂,即使新作不盡人意也要去支持,我們希望他們成為所有音樂人堅持一生音樂的榜樣。如果膜拜的巨星俞老彌堅,那也是幸事,就像大哥,十年磨琴,只一首《山丘》便重塑巔峰。

如果你所喜歡的并不為人知的歌手一下子紅了,也請接受,別去擰巴著噴其背叛初衷。南山南的董小姐在人民廣場吃著炸雞不也挺好,當你聽到有人在你旁邊哼著南山南、北海北,你與他聊他卻并不知道馬頔,這也是好事,不是嗎?

就敲到這,不然無止境的說下去也難終結,通篇想說的只有一個觀點,愛音樂這件事跟隨內心就好,也沒得什么陽春白雪、下里巴人。倘若遇到三兩能夠聊到一起的好友,定是幸事!

最后,為自己這份呆傻的取向起一個名字,作為這篇信馬由韁的文字的標題:在偽文青與裝13之間的路上邊走邊唱!


* 聽過James Blunt的《1973》嗎?那是我出生的年代,所以在這個年輕人的簡書里,我敘述的內容未免老氣,見諒。

* 因為不加考據,或者記憶混亂,有些時序可能有誤。

* 因為等待,有些心焦,于是打開簡書敲字,打發時間。由此見“簡書”其實也是個伴啊!因為沒有目的的瞎敲,遂找不到主題也找不到立場,最后能總結個觀點還算不錯。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關注“浣熊唱片”,聽點好的。本文原創,轉載請聯系我們。 Q: 什么是“碟仕”? A: 浣熊唱片的人物專訪。 講述唱...
    浣熊唱片閱讀 274評論 0 0
  • 大概是去年的這個時候,我提了筆,入了簡書。 寫過一些稚嫩的故事,言語不通,情節講得也總狗血好笑,甚至亂七八糟。 寫...
    木琵琶閱讀 819評論 5 6
  • 馬上要離開生活了很久的城市 或者說是逃離 我似乎逐漸的對這座城市失去了耐心 我見不慣它緩慢的步伐 見不慣人們的故步...
    Miss_Skunk閱讀 183評論 0 0
  • 遠離囂市,獨坐山巔 涼望煙火人間 賞萬種情緣,緲萬花凋謝 狂風推著我的脊背 萬籟黑夜 醉了懸底睡
    古懷柔閱讀 184評論 0 7
  • 一聲霹靂雷鳴閃, 暮色蒼茫亂雨滔 多事秋霜喧靜謐, 少間塵土惹寧囂 爭端屢次風煙起, 挑事頻繁鬼魅騷 四海護旗高浪...
    那人526閱讀 1,322評論 11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