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089 2016-7
鹿特丹的乒乓球比賽,中國獲得了冠軍,人們對此看法不一。有人說,中國有實力,應該得冠軍。也有人說,應該讓其他人嘗試突破,也拿冠軍。還有一種聲音說,中國應該讓出這個冠軍,不能總是霸占冠軍寶座。
請選擇一個角度擬題作文。
S點評:說話是最容易的,你特么也給我拿個冠軍來?
思路:
這次沒什么思路,全是段子,全是段子啊。。。。
我們很遺憾的通知你:
因為你成績太好,所以你的冠軍資格被取消
1.
漫畫《灌籃高手》有這樣一個片段:
某高中籃球部教練被革職,理由是他帶領的學生“只能”打進全國八強賽。
全國八強賽有多難?
男主角所在的湘北,每年都會對全國大賽預選賽發起沖擊,但每次在第一場比賽就輸了,連縣里的十六強都排不上。后來總算第一次打進全國大賽。某個名校的教練承諾:如果湘北打進全國八強,就免試保送該校隊長上他們的大學。
最后,盡管櫻木花道、流川楓等一幫高手拼命努力,卻終究沒有打進八強。
盡管學生們強烈挽留,但那個經常打進八強賽的教練,卻執意要走。
他說:當我第一次帶領你們進入全國大賽的時候,大家都很興奮;但是,第二次、第三次,他們就開始不滿,要求進四強;也許接著就會要求全國亞軍、甚至冠軍了吧?我這個老頭子,看來是無法滿足他們的了......
2.
看到一篇解讀歐美“環保主義者”的文章,里面有一個不是很恰當、卻非常形象的比喻:
成天呼吁保護環境的人,就像是一個慈祥的母親,看到大兒子掙了很多錢,就要求把他拿一部分錢給不爭氣的小兒子,說:反正你錢那么多,分一點兒又如何?
而反對保護環境的人,就像嚴格的父親,認為價值是大兒子自己創造的,分給小兒子是情分,不分是本分;要怪就怪小兒子不爭氣......
且不說該不該保護環境、也不管這個比喻恰當不恰當;單是從母親和父親的觀點來看,會不會覺得,這樣的對白很熟悉?
是的,“反正你錢那么多,分一點兒出來又怎么樣呢?”這是很多仇富人的心態。
殊不知,他們是經歷了多少艱難困苦、承受了多大的壓力,才得到那些財富的?
如果讓你每天跟他們承受同樣的壓力、做同樣風險的抉擇、犧牲同樣的娛樂時間、每天只睡那么點兒時間,然后拿同樣的財富,你愿意嗎?
不,等你真的那么做了,也許財富自然就找到你了。
哪怕運氣差點兒,也小有成就、能夠做成好多事情了。
3.
當巴西隊、德國隊、阿根廷,法國或者意大利,一次次問鼎世界冠軍的寶座時,你會覺得那是運氣、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拿到的嗎?
冠軍需要挑戰,那些強者,甚至歡迎大家去跟他搶奪獎杯,那樣他才會越戰越勇;但要讓一個冠軍把獎杯讓給一個無力奪冠的人,且不說會傷害誰的自尊心,至少會對比賽的公平性造成嚴重影響。
4.
“我們很遺憾的通知你:你的高考狀元資格被取消。雖然你考了全國最高分,但由于你們學校的學霸太多了,經研究決定,你們學校應該讓出一些名額,不能總是霸占高分線。同時,你填報的學校也將不再錄取你。”
5.
孫楠:涵哥,我上次退出比賽,實在是眾望所歸啊!
汪涵:你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