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梨淺茶
今天是2015年8月4號,是我進入銀行實習的第11天。
這篇感想,和理論無關,僅僅是快大三的我想對這個社會說的一些話。
在這小小的一方天地,我看見的只是這個社會的冰山一角,卻也足夠讓我不敢相信,膽戰心驚。
我一直不太理解人這個物種的定義,最常見的分類,是好人壞人。
我以前總覺得這兩種人一直有很明顯的界限,明眼人一看就能辨別得出,現在,我卻不敢再這樣肯定。
昨天一位來辦業務的老大爺,一副慈眉善目的模樣,更是在我幫他查詢轉賬后,發出了爽朗的笑容。
可是短短幾分鐘的時間,那位老爺爺就目露兇光,氣勢洶洶地站在銀行大廳里謾罵。
原因是,駐點在這的L姐給他掛錯了號,掛成了非現金。
即便是他自己沒說清楚,即便排在他前面的還有很多人,可那位老大爺仍以浪費他時間為由頭,嚷著要投訴。
而銀行必須為此買單,還要笑著買單。
最后是H哥用自己的身份證幫他重新掛了個號,并賠了不是,這件事才算作罷。
那是我第一次那么直接地看見最原始的人性,很沖動,很猛烈,卻也很蠻不講理。
而事后讓我更沒想到的是,L姐說,是我給掛的號。
因為我剛實習,不太熟悉業務,那個客戶也太不講理,所以這件事不怪我。
其實,我想說,這件事跟我連一分錢的關系都沒有。
甚至,那個兇神惡煞的客戶還曾經笑著謝謝我,說我是好姑娘。
當時掛號的情景,Q姐全程在場。可是當L姐將責任推到我的身上時,Q姐卻在對上我眼睛時別開了臉,然后悄然走開。
當時我一句話也沒說,默認了所謂的“事實經過”。只是在回家的路上,流了一路的眼淚。
這個世界真是不可理喻,變化莫測。
它總是輕而易舉地就能讓你哭泣,而原因,可能是感動,可能是委屈。
我不知道這樣的L姐是不是壞人。
畢竟,她曾在我剛去的時候給過我鼓勵,在吃飯的時候,把自己碗里的肉夾給我。
這樣的L姐是個好人,卻也不得不承認是個壞人。
為了自己的利益傷害別人,怎么說,都是不對。
我不知道這樣的Q姐是不是壞人。
畢竟,她只是沒有站在正義的角度上說一句公平的話。
可是,陳述事實,主持正義不是她的義務,她有選擇是否說話的權利。退一萬步來說,她沒有在當時落井下石,和L姐同流合污。只是選擇了沉默,這已經算是仁至義盡。畢竟,別人沒必要為你赴湯蹈火。
所以,Q姐應該算是個好人。
我不知道這樣的H哥是不是好人。
畢竟他解決了這件沖突,是銀行減少了損失。而且沒有責怪任何一個人。這樣來說,他是個好人。
可是,他沒有查明事實的真相,冤枉了我。
可以說是,冤枉了好人,放走了壞人。
他欺負了好人,幫助了壞人,所謂敵人的朋友,就是敵人。H哥幫助了壞人,那他可以算得上是壞人的朋友;壞人是好人的敵人,H哥作為壞人的朋友,那自然是好人的敵人,那便是壞人。
因此,H哥也即使好人,又是壞人。
至于我呢。
我給前輩頂包,展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慷慨就義,為朋友兩肋插刀,應該算是個好人。可是,我因為這件事哭了一路,可以說是心不甘情不愿的,但卻以一種心甘情愿的姿態贏到了別人的贊美和感激,這可以歸結為一種欺騙行為。中國有句老話叫做,騙人的孩子不是好孩子。不是好孩子,那只能是壞孩子,壞孩子算是壞人的一種,那么以此類推,我應該是個壞人。
因此,我是個好人,也是個壞人。
整件事,只是Q姐是好人,不是壞人。可是站在道德的角度上,她為了自身利益而選擇了明哲保身,選擇了無動于衷。這樣的人,是不被社會所提倡的。如此,Q姐既不是好人,也不是個壞人,應該屬于第三種人。
也許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好人與壞人的劃分。
畢竟自私是人類的本質,而善良是人類的天性。
每個人自一出生就具備了善良與邪惡,兩者相輔相成,旗鼓相當。
因此,每個人都是一個壞人,又都是一個好人。
這應該是個此消彼長的關系。
壞人肯定是壞多于好,好人肯定是好多于壞,至于總和是不是不變,我不知道。
但是對于整個社會人群的公平,確實一個不變的總和。
對這部分群體公平,勢必要減少對另一部分群體的不公平。用數學上的負數概念,減少公平,就是增加不公平。
銀行卡有一種奇怪的分法,叫做VIP卡和普通卡。
區分的標準是,銀行存款超過幾十萬,便可以升為VIP,相反,就是普卡。
區分的好處是,VIP卡永遠不需要排隊等候。
其實,這很不公平。有些人要排半個小時,有些人到那就辦。
原因只是,人家有錢。
這是對富人的公平,窮人的不公平。
不要怪現在的人“仇富”,有些時候,確實是拉仇恨。
也有對窮人的公平,富人的不公平。
我們國家規定,工資超過3500元的便要繳稅,采用的還是超額累進稅率。換一句話說,就是誰掙得多,誰就交得多。
3500可能不算高,但是對于那些月收入只有75元的,已經算上天文數字。(不要不相信,我已經不只一次看見75元的工資折)因此,繳稅的,都可以算作是富人。
這時,富人不干了,憑什么我們掙得多就要交得多。我們交那么多錢,也沒見給我們什么福利呀。各種低保,養老金,各種救濟金補助,哪一個和我們有關系。我一個人掙錢,不光要養家,養房,養車,還要順帶養一群非親非故的人。憑什么呀。
于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今天有人拿著近五十張的銀行卡,在自助機上,轉賬轉了一上午。
四十多張工資卡,十多萬的款子都轉到一個卡上在取出,然后回去發工資。
問,為什么不讓他們自己來取。
看著憨厚老實的大哥,笑起來竟也是壞壞的。
妹子,這你就不知道了吧,我們每個工人都有兩三張工資卡,每張卡上的工資都不超過3500,這樣,即便是賺了六七千,也不用繳稅。
只能感慨,中國人民的智慧真是無窮的。
其實,哪有那么多公平的事。
某種意義上來說,對一方公平,就是對另一方殘忍。
在現實生活中而言,公平不過是一種心里感覺。你覺得公平,那就是公平;你覺得不公平,就是不公平。
所以世上沒有真正的對與錯,是非曲折,全憑一顆心。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東西都是相輔相成的,比如素質與學歷。
通過這些天的實習,我明白了素質和學歷真的沒有半毛錢的關系。
很多人都認為,只有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是文明人,才是高素質人群。
可為什么就連幼兒園小朋友都知道“人多要排隊,排隊不插隊”,那些所謂高學歷,高素質的大人卻根本沒有那個意識。
別人在那刷卡取號,其他人伸長了胳膊就往屏幕上戳,甚至可以為此發生爭執。
真是活得越久越看不懂這個社會。
看著那些衣冠楚楚的成年人,接受了十幾年的教育,知識可能倒是沒少學,至于素質,估計都忘了這倆字怎么寫。
相反,我實習所在銀行有位保安大哥,今年五十多,大字不識幾個,一輩子都沒上過學,卻是這個銀行的“鎮行之寶”,幾乎所有常來的客戶,都認識他,見到銀行里的生面孔都會來一句:“這位大哥服務態度特別好。”
這位大哥已經雙鬢皆染白霜,眼角堆著一層又一層的褶子,可是,那雙眼睛里卻閃著一種睿智平和的光。
雖然他只是一位保安,也沒讀過書,但我真的是打心眼里佩服他。
我一直認為,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心境。
只有擁有一顆淡然的心,才能處事不驚,從容淡定。
而在此之前我一直相信,唯有讀書才能升華自己的靈魂,在體驗書中的悲歡離合,人情冷暖同時,比較出什么是對,什么是錯,看清世界,看懂人性,然后對人世間的諸事都能以一種憐憫的眼光看待。
但現在我明白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我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經歷。
書寫得再好,那也是別人的故事,別人的情感,別人營造的世界。看書的人不過是一位看客,跳不出來,只能成為別人戲里的觀眾。
唯有親身經歷,才是自己的。
你所體驗的每一種感覺,都深深地刻進骨子,融進血液,那是一種難以言喻的感覺,你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明白了什么,體會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卻就在那一瞬間,靈魂得到了超脫。
就像我自己,我以前一直知道這個社會很復雜,卻不知道原來有這么復雜。
理想與現實的差距,一直都有。
不過可笑的是,以前的我認為,只要我努力,我就可以跨越這座擋在我面前的高山。現在的我才知道,你翻過這座高山,只不過是來到了另一座高山的腳下,而你并不知道,這后面究竟還有多少高山。
人這個字只有兩畫,卻孕育出無限種含義。
好人壞人,男人女人,君子小人等等,都是相對而言,相輔相成。
其實,你不必抱怨這個社會有多么的現實,有多么的殘酷。
因為你本身就有那么現實那么殘酷。
或許你已經展現出了這一面,那么你便會覺得我說得這些事都是正常的。
或許你還未發現到這一面,那么你便會覺得我說得這些事都是不正常的。
說了這么多,不過是我這個隱藏得很深的人,即沒有展現出那一面的人的一些想法,準確的來說,是對這個社會的一些抱怨。
但是,我由衷的希望看見這篇文章的人(當然,你們不一定有耐心看到這)
即便是接受了現實,也不要變得現實。
就像我在曾經一篇隨筆中曾經提到的,真正的單純,不是不諳世事,什么都不懂。而是在受到傷害,欺騙,背叛,挫折后,仍然相信善良,相信美好,相信社會,相信人性。要想為你的那張白紙,在人世間尋一份凈土,不受任何雜質的污染,是不可能的。只有在經過各種顏料的沖洗后,仍能保持自身的干凈與純潔,才是一朵開在這繁雜人世間的冰蓮花。
謝謝所有看到最后的人,祝愿每個人都能一世常歡,無謂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