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羊
流浪途中愛上你
女友是一個佛弟子,和她在一起時,她的身口意行總能讓我看到一個既有教養又有內涵的女子的魅力。可是她唯獨在愛情上總會傷人傷己。她說這是她最需要修行的地方。
那天她忽然對我說,剛剛在一段文字里看到一個對白:說有那么一個人無論遇到多么糟糕的情況,都能想到好的方向,始終保持微笑,永遠散發著情緒的正能量。有人問她“是怎么做到的?”
這個人的回答說“有事情就解決事情,干嘛非要壞了事情,還壞了自己的心情呢!”
女友說“很普通的幾句話,卻瞬間讓她知道自己就是那個永遠懷揣悲傷的負能量的人!自己內耗的同時,也在消耗著他人。所以她說一定要讓自己改變。”
女友和我說了這樣的話。我覺得有點詫異,因為她從來不是這樣表達自己的。
她心思細膩敏銳而悲傷。喜歡把整個世界都藏在心里,或者就只交付給一個人。
都說女人是情緒化的動物,開心和憂郁都希望世界能與她同步。本就悲情的四號女友,更是女人中的女人。
她就活在的自己的世界里。很難有人走進去,自己也不想走出來。永遠和周圍的世界保持著距離。
她有著豐富的內心世界,要求的精神與情感的品質也很高。有時覺得恰似不食人間煙火的那種“輕與雅”。我想這樣的女子很難求,很優質,但是能與她發生碰撞的另一半,也一定會遇到和其他女人沒有的煩惱。所以他一定要夠耐性,夠挑剔,和與之對心靈契合度的高品質的認同!
我并不覺得這有什么不好的。但是生活中真正遭遇這樣的情形時,女友的狀態也著實令我擔憂。
因為她時時刻刻都是在自娛自樂自說自話的沉浸在自己的內心世界。她的內心戲極豐富。她看似平靜羞澀的外貌下,內心里的喜怒哀樂,卻是翻江倒海的悲喜和掙扎,看似不留痕跡,卻愛得執著熱烈純粹。
對于愛情她是有潔癖的。對方稍微的一個不經意,哪怕一個小疏忽,小誤會,她呈現出來的馬上就是關閉自己,內心戒備森嚴,可是卻表現得無風無浪,平靜里藏著抗拒,背地里卻已是驚濤駭浪淚眼娑婆。
但是她絕不會去主動對他說,她就等他來發現來看破。她的整個天都要塌了,也就那么硬撐著,但實際上就是對方的一個擁抱,一個溫柔的眼神就會令她淪陷崩塌,頃刻就瓦解和攻陷她所有的堅持。
但,你若不給,她就不說。
其實但凡男人都是不會不給的,凡是不給的,也只是他“沒懂”而已。
她寧愿就一直這樣繃著苦著自己,然后敏銳的搜索所有的信息來確認自己可傷心的足夠依據。而事情可能當時本非如此的情形,就恰巧給她看到她情緒中自以為的樣子!
她苦惱于總是被這樣的情感所牽制,經常因走失而找不到自己原來的樣子!一會兒因熱烈而迷失了方向,一會兒又因失望而耗盡了心力……
還好每當遇到危險的時候,她始終都會以一個佛弟子的身口意行來要求自己。并且每在她歷經了對于情愛的眷戀而內心無助的撕扯后,在受挫的同時也都會在生命實相的探求中再邁進一步。
我是眼見著她在和自己不斷的糾纏和斗爭著的。心情的起起落落,感情的分分合合,如果不能把自己放在一個很輕很淡的境界中,自如的抽離,那是不是就不該追求和觸碰它?
你是說我們真的不該愛或者不該恨嗎?我曾經也和她探討過這樣的困惑。
女友說,她覺得不是,只要在那樣的時候做與自己的認知相應能力相符的事情,就是好的。
所謂亢龍有悔,強極則辱,慧極必傷,情深不壽,也正是對如何正確面對人生最好的詮釋吧!
女友說:當你深一腳淺一腳的行走時,難免會有迷失。但我們總是在進步著的。只有當你自己經歷并看清真相后,你才會告訴你身后的人,你的經驗。你了解了它的苦并自己能夠有力量走出來時,才知道如何布施給正在受苦的需要的人。
我曾經質疑她,你既然信佛為什么還這樣的被愛情所困?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女友說:是??!我也覺得自己很糟糕。但如果你的認知還不曾意識到情欲愛戀就是我們要解脫的苦圣諦中的一苦,卻一定要因為“我信佛”而硬逼著自己把一切都放下,甚至青燈古塔去修行,內心里卻是無比的煎熬,這也是不符合人性規律,同時也是違背佛法修學的次第的。因為不論人性的改變還是佛法的修學,都需要遵循量力而行、循序漸進的原則。違背這個規律的拔苗助長只會適得其反、欲速而不達。
就因為我有這樣的無明,世間人有這樣的愚癡,所以我們才需要學佛需要修行。如果我什么都能放下都能覺悟,我還需要學什么佛呢?
她好像在自問自答。但我知道她是真的用佛法指導自己的實踐,并很勇敢地直面自己的內心的。
一晃又有半年的時間沒見到女友。又見到她時,覺得精神和樣貌都有了極大的改變。整個人看起來輕盈而篤定。以往飄忽而憂郁的眼神也變得清亮和堅毅。
她說她現在很忙,沒有時間再傷春悲秋,希望自己做一個首先讓自己快樂,也積極使別人快樂的人。
“你和他還好嗎?”我最關心的還是她最頑固的不能調伏的一面。
她說“就像一首歌唱的那樣:我們每一個人來到人間,就像一次流浪,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在道別離,飛逝而去的是風景,飛逝而去的是時光,在途中也許我們會因為愛上誰而幸?;蛘甙?,但是終究,你我都還是要孤單一個人。只是我們曾經結伴同行了一段難忘的經歷。最后無論是中途下車還是一直相伴,只要真心面對過,又有何妨!”
我仔細咂摸著她的話。。。。。。
“何況這一場流浪也只是我們無量輪回大海中的滄海一粟。對于我來說,我不會覺得這個問題再能夠困擾我。我知道它只是檢視自己修行的一個“劇情”而已。我只希望作為主角時,自己的表演能夠很盡善盡美。讓更多人,在下一世劇情的演繹中愿意再次與我遇見,不論是做戀人、家人、或者同事,看到我總會由衷的欣喜、或好感,并愿意和我相扶相攜,繼續讓我們共同探索生命的實相和意義!”
就如詩中所云: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云;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