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曾寫過一段話:“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你有社交恐懼,徹底放棄與他人社交,自己獨來獨往,28歲出現一位你心動的人,走過你面前,你卻啞口無言,不知如何上前搭訕...”。
-1-
我們很多人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會有這樣的遺憾:因為懶得努力或未能堅持,許多大大小小的夢想就被輕易地放棄。人生亦因此而錯過曾經向往的人和事,錯過曾經唾手可得的風景。從而發出無奈的嘆息:“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然后卻繼續呆在自己習慣的舒適區域,在這個區域我們得心應手,舒適而安全,每天處于熟悉的環境中,接觸著熟悉的人與事。久而久之,就會害怕變化,不再適應新的事物,不再有可付諸行動的夢想。
面對一成不變、連朵漣漪都沒有的生活,還告訴自己平平淡淡才是真,其實這和一條咸魚有什么區別?
就像星爺說的一樣:“做人如果沒有夢想,那和咸魚有什么區別?”,我們就這樣變成了一條條咸魚,生活變得沒有夢想、失去激情,僅剩下了欲望和妄想。
很多人會說:這不是我想要的,但錯過了,又能如何?一切已無可挽回,一切已為時過晚。
是的,你現在的樣子,是昨天的你親手塑造的。但你未來的樣子,卻取決于你現在的行動和努力。
-2-
美國著名的畫家安娜-瑪麗-摩西“奶奶”,她堅信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這個沒有上過學的老太太,農場工作占據了她的大半生,76歲開始學習作畫,80歲時舉辦個展。90歲,她的作品開始在美國及歐洲暢銷。100歲,她啟蒙了日本青年渡邊淳一,后者因她的鼓舞終成一代文學大家。
在二十多年的繪畫生涯中,她共創作了1600幅作品,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都有展出。夢想與不懈的付出,讓這位老奶奶成為美國著名和最多產的原始派畫家之一。
所以,關于美好夢想的努力,永遠都不會為時過晚。
-3-
“時尚老人”王德順,24歲時做話劇演員,44歲開始學英語,49歲開創造型啞劇,57歲創作全新的藝術“活雕塑”,70歲開始有意識地鍛煉形體。
2015年的北京時裝周上,王德順光著膀子在T臺上走秀的照片一下子火遍全網,人們驚嘆這身段竟然是位79歲的老爺爺!“最酷老爺爺,秒殺小鮮肉”,諸如此類的報道讓王德順一夜爆紅。
但是卻少有人知:從50歲開始,至今的三十多年里,王德順堅持每天兩小時的健身訓練,雷打不動,這是何等的自律?
他一直未停止過對一個個夢想的追逐,也從未想過什么為時過晚,卻在歲月的沉淀中成就了一個又一個嶄新的自己。
-4-
臺灣傳奇老人趙慕鶴,他75歲當背包客,暢游歐洲;93歲到醫院做義工;98歲碩士畢業;100歲他的書法被大英圖書館收藏;106歲為了方便上網購物,開始自學計算機與英文;他還出了一本自傳,成為暢銷書作者,他幾乎“逆著時鐘”生長。
有記者問他如許年紀還在折騰,為了什么?趙慕鶴的回答是:“人生中唯一的幸福,就是不斷前進。”、“活著,就要有夢想。有夢想,那就堅持下去……”。
趙慕鶴不念過往,不畏將來,活在每一個當下,一步一步踐行自己的夢想與追求。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拼盡全力贏得了人生無限的精彩。在不斷突破自我、超越自我中,將自己的人生活成一部勵志大劇。
-5-
臺灣大眾銀行廣告片《夢騎士篇》曾感動過無數人,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五個平均年齡81歲的老人,一個重聽,一個得了癌癥,三個人有心臟病,每個人都有退化性關節炎。還有兩個朋友已經離開了。在生命垂暮之年,決定去實現年輕時與伙伴許下的環島旅行的夢想承諾。
他們經過6個月的準備,環島13天,1139公里,從北到南,從黑夜到白天,只為了一個簡單的理由:夢想。
影片的最終,用“夢想”來回答了片首的拷問:人為什么活著?為了思念?為了活下去?為了活更長?還是為了離開?
影片用夢想實現前、實現中和實現后主人翁狀態的強烈對比,表達了在夢想面前,人人都不平凡,逐夢的人生最精彩。
-6-
我們,誰曾經都有過許多的夢想,但是,在生活的磨礪中,均已漸漸模糊著,時至今日,我們仍在堅持的還有多少?
我們,對未來仍有許多美好的憧憬,但是,又在為之付出過多少?
要知道,就算你的夢想再美,你若不邁開第一步,不去執行,不去堅持,你就只會一輩子浪費時間活在原地踏步里。
也許即使用盡全力,夢想仍會一個個的在破滅,一次次的失敗。但那又如何?
逐夢的人,至少可以用更加優雅從容的姿態,面對命運。即使出師未捷身先死,也是作為勇士驕傲著的,而不是作為懦夫茍且度日,活成一條咸魚。
我們可以平凡,但絕不應該甘于平庸。
拒絕做咸魚。現在,就是最好的開始。
-7-
有人總說:已經晚了。實際上,現在就是最好的時光。對于一個真正有所追求的人來說,生命的每個時期都是年輕的、及時的。——摩西奶奶 《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
-THE?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