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與學業矛盾嗎?|(鮑米花原創日記043)

2017.4.12星期三

我是日記星球156號星寶寶,我正在參加日記星球第4期復訓蛻變之旅,這是我的原創日記第43篇。

你看或不看,我都在寫;你寫或不寫,時間都在流逝,唯有文字承載的記憶才是永恒。


圖片發自簡書App

閱讀與學業矛盾嗎?作為一位懷揣教育理想的學者,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朱永新永新是這樣認為的:

“閱讀與學業從來就是不矛盾的”

一位當了小學生家長的媽媽發現,再美好的計劃都跨不過上學這道坎兒。在孩子上學之前,這位媽媽一直堅持給孩子讀各種故事,也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但是,自打一上學,孩子閱讀的時間被一點點地擠掉了,“又要完成學校的作業,又要保證孩子睡眠,只能有所取舍。”這位媽媽說。

這位媽媽的苦惱絕非個案。在巨大的應試壓力面前,如何平衡閱讀和學業,是擺在很多父母,尤其是城市父母面前的一道難題。

一項調查表明,59.2%的學生只用很少的一部分時間來閱讀課外書籍,甚至有6.2%的學生閱讀時間為零,只有12.3%的學生花在閱讀方面的時間比較多。

“國外大量研究證明,家庭作業越多,孩子可能會越笨。”朱永新說,重復的練習是孩子最討厭的事情,這只能提升孩子掌握知識的熟練程度,但是對孩子智慧的發展并無作用。

依據孩子讀教科書和課外書的情況,朱永新把孩子分成了4種類型:

?既不愛讀教科書,也不愛讀課外學,“這樣的孩子肯定是愚昧無知的”;

?既愛讀教科書又愛讀課外書,“這樣的孩子必然發展潛力巨大”;

只讀教科書不讀課外書,這樣的孩子可能成績不錯,但是卻沒有什么發展潛力;

不愛教科書只愛課外書,“這種孩子也許成績不理想,但還是有希望的。”

“閱讀與學業從來就是不矛盾的。”朱永新說,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自己的實際工作中始終把握住兩套教學大綱:第一套大綱是指學生必須熟記和保持在記憶里的材料;第二套大綱是指課外閱讀和其他的資料來源,這兩套大綱絕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相互促進和補充的。

朱永新介紹,在一些進行新教育實驗的學校中,有些老師可以僅用1個月的時間把課程講完,剩下的大量時間進行閱讀。

現在很多家長和老師只盯著分數,而成長絕對不僅僅是成績的增長。“閱讀會讓教育變得更加美好,它在給孩子的成長打好精神的底色。”朱永新說。如果我們的孩子在10多年的教育歷程中,還沒有養成閱讀的興趣和習慣,一旦他們離開校園就將書永遠地丟棄在一邊,教育一定是失敗的;相反,一個孩子在學校的成績普普通通,但是對閱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養成了終身學習和閱讀的習慣,一定比考高分的孩子走得更遠。“學校教育實際上不僅僅像母乳一樣給我們最初的滋養,最重要的是通過閱讀讓我們學會自主飛翔。”

事實也證明,大量的課外閱讀并沒有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

朱永新介紹了四川成都一所私立學校的陳美麗老師班里的故事。陳老師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加入了大量的閱讀,像《夏洛的網》、《波麗安娜》、《山居歲月》、《中國神話傳說》、《希臘神話》等。結果,陳老師班里的成績并沒有因為大量的閱讀而下降,反而比排在第二名的班級高出三四分,比排在最后一名的班級高出了10分,比年級平均成績高出了5分。

哥大校園


親愛的家長:孩子是你的天使,請珍惜這個讓你自己重新長大的機會!

全世界對于優秀的標準沒有兩樣!

如果你想知道如何陪伴孩子好好長大,請繼續關注我明天的原創日記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