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居里社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朋友給我說起了一個故事,一個80后的新手媽媽,因為產后抑郁癥,在小孩未滿三個月的時候,跳樓自殺了。
抑郁癥又稱抑郁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征,是心境障礙的主要類型。臨床可見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情緒的消沉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自卑抑郁,甚至悲觀厭世,可有自殺企圖或行為;甚至發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顯的焦慮和運動性激越;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癥狀。每次發作持續至少2周以上、長者甚或數年,多數病例有反復發作的傾向,每次發作大多數可以緩解,部分可有殘留癥狀或轉為慢性。
第一次對于抑郁有明顯沖擊震撼的事件,還是當屬張國榮當年的一躍而起,從此陰陽兩隔。說不清,當年的他究竟承受了多大的壓力,但是肯定是無法排解和舒緩的。
可當抑郁的影響直接與身邊的人關聯,尤其是認識的人,或者認識的人的朋友,才會越發感悟一切無常,虛無。也會對于陷于抑郁癥中的人產生同情與無奈。
朋友告訴我,這個跳樓自殺的女生終結自己生命的第二年,她的父親也自殺了,小孩自然是顧不上,可憐留下一位掙扎在生死線上的母親。想起這個故事都讓人倍感心酸,可憐僅僅幾個月大的寶貝兒,一頭白發的母親。她撂下來的一攤子事情再也沒有人管了。
其實,緩解抑郁有一個特別好的地方,很適合療愈:
菜市場
天蒙蒙亮的時候,菜市場早已經人聲鼎沸,吆喝聲,討價還價聲,謾罵聲,此起彼伏。攤位上,紅的果,綠的蔬,黃燦燦,綠油油,我也激起幼年的一個經歷,我以前特別是容易忽略那些普通人,那些小販,那一疊東西平時并不加在手袋里面,感覺像是一個神奇的產物,但聽過她如此說完,就頓時喪失了神秘的光環。
一家攤位能提供的東西數量和品種都是有限的,一家其他店只能提供加了客戶,而不能提供饅頭或者包子。感覺這是這家店能給我的唯一的東西——“我所有的雖然不多,但卻只有這些了”——這樣的感覺,前所未有的涌上心頭。
如果那一瞬間產生的孤寂的情感我至今還記得。我越發明白,一個從事單一活動的攤販以及背后的家庭,他們的人生都可以簡單到用寥寥數語濃縮出來,可以說的事情,自然也沒有我們一廂情愿以為的那么多。
當你看到這些真實的喧鬧,你便看到了溫度,看到了這些吵吵鬧鬧,還有那么重。賦予你的是智慧,是高階。
累成狗,倒頭睡,哪里有實際情況OK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