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學習萬維鋼老師的精英日課。
什么是“不確定性”?
1.黑天鵝是哪種不確定?
預測包含兩種不確定性。
第一種是“偶然不確定性(Aleatoric uncertainty)”, 也叫統計不確定性。它的意思是在給定模型的情況下,在模擬的過程中出現的不確定性有多大。我不能給你準確的結果,但是我能給你一個準確的概率。
第二種是“認知不確定性(Epistemic uncertainty)”,也叫系統不確定性。意思是說你這個模型可能不對。因為知識不確定性而預測不準,那就是我考慮不周,是我缺少重要的認知。
什么叫“黑天鵝”呢?黑天鵝說的是認知不確定性。明知道登山有一定的危險,有人還非得登山,結果摔死了 — 這不叫黑天鵝,這叫運氣不好。反過來說,2008年金融危機則可以稱為一次黑天鵝事件,因為導致金融危機的一系列連鎖反應,這個機制不在經濟學家的預測模型之內。
2.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原理”
粒子,既在這里,也在那里。
其他性質也是這樣,一個電子的自旋,可以是正和負的疊加態,既是正的,也是負的。當你觀測的時候,有一定的幾率觀測到正的,一定的幾率觀測到負的。在你觀測之前,它既是正的也是負的。
在觀測之前,你不能確定它在哪里。你一觀測,疊加態坍縮了,你才得到一個確定的“正的自旋”,或者“在左邊的縫”。
量子力學是“既在這里又在那里” —— 不僅僅你測不準,而是觀測之前根本就*不存在*一個特定的位置。
這就是為什么,后來中國的物理書都把“測不準原理”改稱為“不確定性原理” —— 事實上英文本來就是 uncertainty principle.
“不確定性”會導致什么?
1.迷信
漁民進行宗教儀式、運動員追求好運氣、鴿子做多余的動作,有的是指望神,有的是靠自己,但是本質上體現了同樣一種思維 —— 那就是在面對不確定性的時候,人們總想做點什么事情來干預一下。
這有點像是做科學實驗,只不過實驗結果永遠都是這么做有時候好使有時候不好使。
明知道做了也不一定好使,但是我們還是要做,因為不做心里就不踏實 —— 這就是迷信。
2.強加紀律
面對不確定性的一個辦法是給自己強加一些嚴格的紀律。有研究發現,1920年代美國經濟比較好的時候,人們更愿意去那些比較自由的教堂。等到1930年代美國經濟危機,去教堂的人數不但增加了,而且他們去得更多的是充滿教條主義的教堂。
3.尋求陰謀論
越是經濟不行,社會動蕩的時期,人們越熱衷于各種謠言和陰謀論。日子越是充滿不確定性,我們越要抓住一點確定感。哪怕是確定的壞消息都是好消息。
4.貧困病
貧困的本質是生活壓力和不確定性。貧困帶給人的壞影響不僅僅是心理上的,也是生理上的,而且新研究似乎表明,這種影響能夠遺傳。
5.制定目標
也許人制定目標,是因為人對目標,有一種心理需求。
登山者愛說“因為山就在那里”,這個意思就是說我登山不是為了賺錢也不是為了出名,登頂就是我的終極目標 —— 人生總得有點意義對吧?他們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用幾年的時間訓練,投入重金做各種準備,一旦正式攀登,哪怕天氣突然惡化也不愿中途放棄,寧可違反規則也要登頂!我們看珠穆朗瑪峰登頂路線旁邊倒下的一具具尸體,他們到底是怎么一種境界?
只有心理學家能理解他們。心理學家分析,對這些不顧一切登頂的人來說,“目標”已經不僅僅是目標了,“目標”已經成了他們的自我身份認同。
我為什么?—— 因為山就在那里。
我是誰?—— 登山者。
有了登頂這個目標,我生活中一切事物才有了方向,我才能好好活下去。
心理學家說,這些人之所以如此重視目標,是因為他們懼怕“不確定性”。當生活有了明確目標的時候,你一切都可以按照這個目標展開,可以指定詳細的計劃,每時每刻都知道自己該干什么。你可以忽略一切與這個目標無關的東西,外界再怎么動蕩都與你無關。這是一種什么體驗呢?你的感覺會特別好,覺得生活特別充實,每天很有干勁。
怎么應對“不確定性”?
1.見機行事,隨其自然,沒有機會就不要硬做,機會來了就放手大干。世界非常復雜,本來就充滿不確定性,而且不可能圍著你轉。
人生當然可以有一個大的努力方向,但是不應該給自己設定特別具體的硬性目標。你的人生哲學必須考慮不確定性,隨時應對機會和風險:
*不要只問自己想要什么,還要看看自己手里有什么工具和條件。不顧條件憑空設定目標,就是妄想。
*決定做一件事的時候,先別想成功了是多大的成就,先想想如果失敗,這個損失你能不能承受。
2.一個東西的信息量的大小取決于它克服了多大的不確定性。
比如現在有一個人,生活非常規律,平時就出現在四個地方:家里、公司、餐館、健身房。如果我雇你做特工,幫我觀察這個人,隨時向我匯報他的位置,那你每次給我的信息無非就是“家里/公司/餐館/健身房”四選一 —— 即使你不告訴我,我也有四分之一的把握猜對。所以你給我的信息價值不算太大。
可是如果這個人全世界到處跑,今天在土耳其明天在沙特阿拉伯我完全猜不到他在哪,那你給我的信息可就非常值錢了。
你的信息出來之前,這個人的位置對我來說是一種不確定性。你的信息,克服了這個不確定性。原來的不確定性越大,你的信息就越有價值。
信息論的價值觀是要求選擇權、多樣性、不確定性和自由度。我們不只想老老實實地活著,我們還想活出“信息”來。
高手怎么應對“不確定性”?
1.戰勝認知偏誤
人的大腦非常不善于處理不確定的信息。職業撲克選手要提高水平,就必須戰勝頭腦中各種認知偏誤。為此,一個高手必須能夠區分以下這些東西 ——
* 運氣和技藝
* 信號和噪音
* 決策水平和決策帶來的結果
2.擁抱不確定性
普通人刻意避免不確定性,而英雄人物應該主動擁抱不確定性。
注意我說的可不是“不怕不確定性”,而是要“主動擁抱”不確定性。因為一定程度上的不確定性,即使對普通人來說,都是特別有好處的。
平時養尊處優,偶爾饑寒交迫一次,體內的冗余就會發生作用,比如說儲備了多時的脂肪這時候就能燃燒掉一些。人體作為一個有機體,對某一部分你給它一點小刺激,小壓力,只要有足夠的緩沖時間,它都能夠恢復過來并且變得更強。
這正是健身的意義所在。故意搞些高強度的活動挑戰身體極限,就能讓身體慢慢升高極限,越練越強。
那么根據這個反脆弱的原理,日復一日采用同樣的健身套路就是不好的。因為人體能快速適應新局面,一旦身體已經適應了這個套路和強度,就沒有什么新的潛力可挖了。這也是為什么健身減肥都是初期效果最好,可是很快就能達到一個不再進步的平臺區。
所以應該不斷變換花樣。這個項目進入平臺期,那就趕緊換個項目讓身體繼續進步。這跟學習的道理也是一樣的:學個什么東西最好時刻讓自己保持在“學習區”,而不要停留在“舒適區”。
所以不論你是學習知識還是健身養生,主動擁抱不確定性,時刻挑戰自我去應對新局面,才是符合“天道” —— 也就是進化論 —— 的做法。
從學習和創新的角度,主動增加一些不確定性 — 讀幾本自己領域之外的書、了解一個和自己業務無關的業務,還容易帶來驚喜。從做事的角度,不確定性可以幫我們發現自己的問題,比如隨機的輸入可能會暴露一個軟件意想不到的bug,使我們找到平常想不到的解決方案。
3.主動增加不確定性
我們還可以從接收信息和輸出信息這個視角審視一下人生。
我們平時學習知識、積累經驗,就是要減少世界給自己的不確定性。新人看哪里都新鮮,老手看哪里都是俗套 —— 只有這樣,他才能從一大堆可預測的事物之中敏感地抓住那些不尋常之處,那才是真正有價值的信息。
而我們做事,則要給世界增加一點不確定性!別人都以為我會這么做,然后我就真的這么做了,那我跟一臺機器有什么區別?我要輸出信息,就得做一些別人想不到我會做的事。
信息就是意外。從“信息論”這個維度出發,有兩種事情是特別值得我們去做的:
*出乎別人意料的事;
*給自己增加選項的事。
4.制造固定的儀式感
有一種說法認為越是經常面對不確定性的人,越容易迷信。普通人上班拿固定工資不確定性不多,就不怎么迷信;而運動員和演員的收入乃至個人榮辱都隨時跟著成績變化,就比較迷信。幾乎所有運動員都有一套自己特有的賽前準備流程,就如同宗教儀式一樣絲毫不差。很多人還帶著幸運護身符,有的足球教練一到比賽就要在西裝里面穿一件已經很破舊了的襯衫 —— 因為那是他的幸運襯衫。普通人對此表示:呵呵。
迷信不迷信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高手需要一套固定儀式來讓自己進入狀態。
比賽狀態和工作狀態都不是自然狀態。自然的人面對大場面的比賽會緊張,自然的人坐在電腦前更想看看新聞而不是馬上潛心工作。固定流程,是順利進入狀態的好辦法。
我們以前在說過,學習和鍛煉應該搞些多樣性來保持趣味,但是這本書考察高手的做法,多樣性確實不多。這可能是因為他們做的是一件特別不確定的事情,所以要在其他所有方面增加確定性。
5.刻意制造震動
從事創造性工作的人,經常會面臨去無可去的局面。作家寫小說寫到一處不知道怎么往下寫了,科學家搞科研遇到難題不知道怎么解決,這就是需要任意的震動的時刻。我以前就聽說,科幻小說作家阿西莫夫遇到寫不下去的時候,就一個人跑到電影院看電影,常常看完電影就獲得一個新的靈感。
所以分心也好,任意的震動也好,其實就是給創造過程來一點不確定性。而真正的創新者,不但不怕不確定性,還要時刻歡迎,甚至主動增加一點不確定性。
6.堅持
單個項目的成功,由兩個變量決定。
第一個變量叫 r 值,r 代表想法的好壞。r 值越高,這個想法如果能實現的話,它的影響力就越大。
第二個變量叫 Q 值,代表你把這個想法實現的能力,也就是你的執行力。
用 S 代表成功,那么巴拉巴西告訴你一個公式:
S = Qr.
r,是不可捉摸的。Q,我們很難改變。但是產量,你自己可以控制。這就是成功第五定律 ——
堅持不懈地做下去,成功就可能在任何時候出現。
現在很多人愛說“擁抱不確定性” —— 請注意,說我不怕 r 值的不確定性,對各種想法持開放態度,這可不叫“擁抱”不確定性。你得主動出擊,毫不懈怠地一個項目一個項目做下去,沒有新 r 值就難受,這才叫擁抱。
工程家具信息平臺,我們雖說起步階段,一切從0開始,堅持不懈地做下去,成功就可能在任何時候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