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寶釵——世故、情感善的統(tǒng)一?(180346)

? ? ? ? 談起《紅樓夢》中的薛寶釵,大多人是嗤之以鼻的,用二元對立法,放在美的代表的林黛玉的對立面上,薛寶釵是一個保守、圓滑而自私的冷香美人,是丑的化身。其實不然,細細讀來,我更覺寶釵是一個典型的封建淑女形象,容貌美麗而品格端莊,與人為善而深得人心。

? ? ? ? 寶釵處理人、事,可謂識大體,顧大局,處處體現(xiàn)善。最典型之處莫過于她能體諒父母雙忙,依靠嬸母過活的史湘云,一次,襲人想央求湘云替她做點針線活,寶釵得知后,和襲人講述了湘云的苦衷,并主動接去了要湘云做的活。另有一處三十七回里,大觀園的人想開詩社,湘云欠缺考慮,只顧一時興起搶著做東,忽略了其中利害,只有寶釵考慮到她的經濟狀況,擔心花費過多引起嬸子抱怨,便資助她送了許多螃蟹。湘云也便有話稱贊寶釵道:“這些姐妹們,再沒有一個比寶姐姐好的,可惜我們不是一個娘養(yǎng)的,我但凡有這樣一個親姐姐,就是沒了父母,也是沒妨礙的。”毫無疑問,湘云對寶釵這等好友的幫助是感激且贊許的。再看寶釵分配禮物時,趙姨娘母子也分毫不差,也難怪對全世界都不滿的趙姨娘也開口稱贊寶釵。

? ? ? 《紅樓夢》中如還有寶釵撲蝶等情節(jié)均表明寶釵的善,但評論者中也不乏有雞蛋里挑骨頭的。二十七回中寶釵在大觀園里玩,不巧聽到里面的兩個丫鬟的對話,寶釵自覺內容淫穢,但為了不讓她們難堪,便想著自己躲起來,但又來不及,于是使了個“金蟬脫殼”,笑著叫道:“顰兒,我看你往那里藏!”意在轉移丫頭們的注意力,讓她們放心。但有批判說道寶釵是偷聽他人秘密而嫁禍于黛玉,這完全是曲解人意,寶釵的初衷應是替他人著想。由此來看,寶釵的與人為善更是無疑了。

? ? ? ? 寶釵在情感上同是這樣,她是一個有德行的向善的美人,但因得到了寶玉,她的德行便成了對她不利的因素,招致了不少對她心機深藏不露,狡猾的品格的嗔視。但寶釵的苦衷確也不少。其實起初釵黛關系的緊張全然不在寶釵意與黛玉爭奪寶玉,而是黛玉對寶玉的深愛所引起的處處防備。如一次黛玉看見寶釵在寶玉房間里,自己敲門卻不開,于是想入非非,便對寶玉大發(fā)作,解釋清楚后,黛玉與寶玉重歸于好,情意濃濃,而當寶釵不經意看到時,對此情景全然不理,甚至想借此遠離寶玉。書中第二十八回便有記載:“薛寶釵因往日母親對王夫人等曾提過“金鎖是個和尚給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結為婚姻”等語,所以總遠著寶玉。”其中不難看出寶釵是無意爭奪寶玉的。書中還有多處黛玉對寶釵的埋怨與挖苦,有時因黛玉多心被氣得直哭,寶釵多以一笑化之,甚至主動認錯。后來寶釵與黛玉的淵源解開了后,寶釵又真誠地勸導黛玉,成為了“竟比他人好十倍”的好姐妹。寶釵的善功不可沒。

? ? ? ? 終上所述,判說寶釵是黛玉與寶玉愛情的破壞者是無理無據的,三人最后的悲劇實質是由封建社會家庭下的大環(huán)境所釀造的,誰都無法避免。而寶釵的善可以說是這封建無情中的一點動人之處。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