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1個娃,加100個群?育兒圈的媽,你該這樣帶娃!

孩子有個頭疼腦熱、學習困惑,很多家長最先想到的就是:育兒群

有交流育兒經的、團購寶寶商品的、治病喂養的、傳授學習經驗的、學習英語的…

只要是群都要加,只要是專家號都要關注,生怕錯過對孩子成長有幫助的東西。

這個時代的家長們是幸運的,育兒知識的傳播速度很快,獲取途徑也更多,

微信、微博、APP、網站等交流渠道的便利,讓不少父母選擇加入「圈子育兒」大軍。

“圈子育兒”你入圈了嗎?

如今的新手爸媽們大多數都是80、90后,這些父母的特點是能夠接受新事物

據優點賺APP問卷調查數據顯示:超五成家長現在已經選擇了「圈子育兒」

“未入圈”的部分家長正考慮“隨時入圈”。

“不輸在起跑線上”的教育環境使然,加上80、90后們,普遍較高的教育水平,

讓他們非常重視“10后”孩子的教育77%“入圈”家長加入了1~5個育兒圈

(包括育兒公眾號、微信號、APP等)加入6~10個育兒圈的家長占比16%

爸爸、長輩參與度提高!

隨著獨生子女一代進入主力育兒年齡階段,媽媽以外的家人更多地開始參與育兒,

男性在家庭育兒過程中參與度越來越高老人對孫輩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

在傳統認知中,育兒是媽媽們的“戰場”,據《移動互聯網家庭育兒記錄工具市場分析報告》顯示,

男性使用育兒應用占比30%以上,呈上升態勢。許多家庭以爸爸為主導的決策趨勢開始凸顯。

比起老理,更信專家!

不同輩人的關注,不同的關注角度,必然就會碰撞出更多的教育觀點“火花”。

養育孩子遇到問題,你會最先求助誰?46%育兒圈與專業育兒機構占比

輕松擊敗37.5%聽從父母一輩的經驗教訓

當下,信息渠道越來越多元與扁平化。從家長互助微信圈,到育兒指導橫飛的朋友圈,

父母經驗與育兒圈經驗矛盾,你更傾向?育兒圈經驗55%VS父母的經驗45%

有利有弊,如何規避?

雖然有家長認可“育兒圈”的正向幫助,但不可否認,「圈子育兒」也存在種種隱患。

總結來看,家長們最大的困擾便是:“育兒圈”魚龍混雜,真假難辨!

而隨著育兒群越來越多,對孩子教育意見相左的情況也越來越多。

「圈子育兒」家長到底應該怎樣做?

「圈子育兒」你該這樣做!

NO1.交叉驗證

網絡的發達造成信息大爆炸,家長要做到對看到的文章交叉驗證,如果大多數渠道都表示該信息正確那么該信息的可信度就是靠譜的。

NO2.不迷信、不盲從

即便是對于那些可靠的知識,也要做到不迷信、不盲從,因為每個寶孩子都存在著個體差異。父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在獲得一些育兒方法后,還要根據孩子實際進行調整,才能達到完美效果。

NO3.相信直覺

很多家長過于在乎所謂的標準,而忘記了作為父母本能的直覺,這是本末倒置。放輕松,不要這么焦慮,寶寶其實沒有想象的那么脆弱。放下手機,和孩子多擁抱、做做游戲,多關注真實的他們吧。

數據來源:遼寧優點大數據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這是一本很好的書。 特意摘錄下來。 第一部分第1節:序言 培養了不起男孩的100個細節 序言 與養育女孩相比,養育...
    吼少說閱讀 10,157評論 1 70
  • 親子日記第1天 4月24日,星期一,小雨 今天開始寫親子日記,記錄孩子成長的點滴,希望自己可以堅持下去,每天至少一...
    月兒貝貝閱讀 7,639評論 2 22
  • 第二部分第30節:男孩一生,最重要的13個引導(1) 第三章 男孩一生,最重要的13個引導 父母最大的教育責任,就...
    吼少說閱讀 3,787評論 0 52
  • 今天在分行呆了一天 晚上出來散步 差點忘了寫日記 這樣的年紀,說來說去都是愛情,婚姻! 我把一...
    慧娜閱讀 94評論 0 0
  • 如果說寫作有什么目的,或者我的想法是最簡單的,就是為了“填空”,填補各種空白! 女兒本月開始了她的大學生活,在離我...
    三月江花閱讀 189評論 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