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2.26
【姓名】田甜
【圖書介紹】
書名:《伯恩斯新情緒療法》
作者:戴維伯恩斯
【拆頁內容】《伯恩斯新情緒療法》P117
【R:原文片段】
要求:掃描原文,或者打出原文內容。需標注書名及頁碼。
別人批評你的話有可能是對的,也有可能是不對的。如果批評的不對,你完全沒有必要煩惱。把我的話好好想想,想一分鐘也好!許多患者來找我的時候眼淚汪汪的,又氣又急,因為他們所愛的人批評他們,其實這些批評的話失之準確欠考慮,他們沒有必要這么傷心。如果批評你的時候,犯下了不公平的錯誤,你為什么要心煩?你為什么要難過?你以為別人都是完美無缺的嗎?再說了,如果批評是準確的,你也沒理由感覺到崩潰,你本來就就是不完美的,只要承認錯誤想辦法改正就行了,聽起來是不是很簡單(事實上也是)?不過,要想將這種情緒感知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理智情緒,可能還得費點心思。
現在,我要教你一種語言技巧,雖然它們很簡單,但可能需要相當多的練習,如果有人攻擊你,你該說什么呢?想要提高掌控感和自信心,你應該如何應對這種困難的局面?
步驟一:移情
如果有人批評你或攻擊你,他(或她)可能是想幫助你,也可能是想傷害你。所以,批評你的人說的話可能是對的,也可能是錯的,或者在對錯之間。不過,一開始就糾結對錯是不明智的。你得問這個人一系列特定問題,以了解他(或她)的真正意圖。提問時不要輕易下結論,也不要急辯護。相反,你應該不斷的提問,問的越細越好,想辦法從批評你的人的角度來看問題。如果這個人只是用含糊不清,亂貼標簽侮辱人的方式攻擊你,你應該讓他(或她)說詳細點,要對方指出他(或她)到底反感你哪一點。執行這一步,你需要花點精力才能擺脫批評者的無理糾纏,不過這樣可以將“攻擊—防守”型的交流轉化為相互尊重的合作關系。
步驟二:消除批評者的敵意
如果有人用槍指著你,你有三個選擇:第一,站起來用槍指著對方,這通常會同歸于盡;第二,你也可以跑,也可以躲避子彈,這一般會讓你感到屈辱,自尊全失;或者第三種方法,你可以原地不動,運用技巧消除對方的敵意。到目前為止,我認為第三種方法是最讓人滿意。只要你能平息對方的怒火,你就是勝利者;而且在一般的情況下,對方會認為自己勝利了。如何做到這一點呢?很簡單。不管批評者說的話是對還是錯,一開始都想方法認可他。如果對方說的完全是胡說八道,你可以在原則上認同批評者;或者你可以在批評中發現一些真實的成分,然后予以認可;或者你可以承認,從對方的角度來看,他(或她)的憤怒是可以理解的。
步驟三:反饋和協商
遭到批評時,只要使用移情法認真傾聽,然后再想辦法認同對方,消除對方的敵意,你就需要以機智又不失堅定的方式,解釋你的立場和感受,同時還要探討雙方之間的任何認知差異。
【I:用自己的話重述原文】(必選)
要求:符合I便簽的標準——詮釋、清晰、準確、致用
我們每天難免會遇到來自領導的挑剔、父母的責備……,被批評是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場景,當面對來自別人的批評甚至攻擊時,不論對方是否公平客觀,我們內心總會有或大或小的情緒——對方有失偏頗,雖然人難免犯錯,但是我們總想著必須反駁回去;對方說得對,我也承認這些意見讓人進步,可是有誰天生喜歡喜歡被人批評呢?
(what)如何讓我們在面對批評時將這些感性情緒轉化為理智控制下的語言呢?有三個步驟。
(why)這三個步驟可以讓我們更加客觀地看待來自對方的批評甚至攻擊;可以改善被批評的被動局面,提升談話時的主動權及自信心;可以有效避免因為受到批評后受情緒控制引發的沖動反擊使得矛盾升級;能夠有效消除對方的敵意,甚至使溝通雙方達成一致,升華情感。
(why not)面對粗暴的批評指責時,如果不能做到有技巧地溝通——
若對方無端指責,一種情景是內心翻江倒海表面忍氣吞聲,另一種是觸發爭吵。
若對方有理有據,我們表面心服口服,但內心難免不痛快。
于人,不利于團結;于己,不利于情緒疏導。
(how)
移情換位:旨在理清對方思路和目的。不要急于給對方和自己下論斷,問對方自己哪里有問題、哪里讓對方反感、對方眼中的客觀事實是什么、對方的感受如何……邊提問邊揣摩對方,以弄清楚其真正意圖。
消除敵意:旨在平復對方情緒。弄清楚對方目的后,設法給與認可。
三個思路——站在對方立場,肯定批評可以理解;肯定對方指責正確的部分;若對方是胡扯,為了大團結,需要暫且將肯定作為手段。
反饋協商:旨在解釋自己。根據對方所思所想,反饋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使溝通升級。
(where)適用于工作及生活中受到別人的批評和攻擊時,但不適用于來自陌生人的故意找茬及詆毀。
【A1:描述自己的相關經驗】(必選)
要求:符合A1便簽的標準——鮮活、故事、對應、反思
工作性質原因,各項要求非常嚴格,直接領導A對我十分嚴厲。六年前,有一項極其重要的任務,現場作業里我遺忘了一個小細節,A當下告訴了我。忙了一陣,我感覺手頭的活都忙完了,所以放松下來接了一杯水,他看到后沖著我大聲吼:“還有工夫喝水!你XXX工作完成了沒有!”我當時憤怒到極點,心想“難道水都不能喝了?”,但是什么都沒說,把杯子里的水當著他的面倒掉,沉著臉離開。后來兩個人一周沒有互相說話。雖然他后來主動找我說開,現在想來當時應該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反思:在面對別人指責和批評時我格外喜歡冷暴力應對,內心不快嘴上不說,干脆不做任何回應,若對方明白自己也有問題,會理解我的感受,若對方不明白,會莫名其妙,導致關系逐漸疏遠。
例子里的(移情換位)任務十分重要,他作為負責人,肯定很緊張。我第一次出問題他克制自己沒有指責,定然壓下很大的情緒,看到我去接水的時候忽然爆發,大概是看到手下還有其他問題或者任務進展不順,情緒轉移給了我。(消除敵意)何況我剛有過失誤,他還頂著巨大壓力沒訓我,這個時候突然發泄能理解。(反饋協商)在現場我哪怕稍微活潑一點安撫一下老大的情緒,等到工作結束后專門找他利用三個步驟溝通,都不至于僵持一周,還有可能讓關系升級。
【A2:我的應用(目標與行動)】(必選)
要求:符合A2便簽的標準——目標、行動、關聯、可控
目標:未來兩個月內,工作生活中利用應對批評三個步驟增進父母和我的感情、拉近我和領導的關系。
行動:在受到批評時,
移情換位:發生了什么事情呢?我哪里做的不好呢?您覺得我怎么做更好呢?……
消除敵意:您說的對、您說的有道理、我能理解您的心情。
反饋協商:我明白您的想法了,您能聽我說幾句話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