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本不是他所作,世人卻把“著作權”強加在他身上!

(一)

倉央嘉措,在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一直存儲在大腦深處的記憶,驀地復活了。

我確確實實地記得,我在一個公眾號上看到過這個富有詩意的名字。
圖片發自優美圖

先前看到的時候,還以為他是日本人,便也沒太在意,直到聽語文老師說他是清朝人時,我便吃了一驚。

老師讓我們抄寫并背誦他的《那一天》,我便打開百度,搜索倉央嘉措的《那一天》。還真是“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看來這事還不簡單……

(二)

介紹上說倉央嘉措是藏族人,這我倒沒什么好驚訝的,清朝人難道必須是滿族的嗎?

往下看看,這首《那一天》竟然有三個版本!也不知道哪個是準確的。

我猶豫著,不知該抄哪個。百無聊賴中,我又看了看別的網頁是怎么說這首詩的。

這回我只能用“厲害了,我的哥”來形容我的收獲!竟然又有人說《那一天》不是倉央嘉措寫的!原文如下:

事實上,《那一天》干脆就不是倉央嘉措的作品,許是因為風格很像,便被世人誤以為是他所作了。

(三)

關于這件事,倉央嘉措知道嗎?如若他知道,一定會站出來澄清事實。但凡一個有血有肉的人都不會不聲不響的。

只可惜世人眼拙,竟把這首詩誤認為是倉央嘉措的,硬生生地把“著作權”塞給了倉央嘉措,怕是已經埋沒了一個文學天才。

我也不知道《那一天》究竟是何人所作,也就不去追究了。這“著作權”一事暫且放下,還是來幾句《那一天》中的佳句養養眼吧。

(四)

那一天,閉目在經殿香霧中,驀然聽見,你誦經中的真言。
圖片發自優美圖

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經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夜,我聽了一宿的梵歌,不為參悟,只為尋你的一絲氣息。

那一日,我壘起瑪尼堆,不為修德,只為投下心湖的石子。

我忘卻了所有,拋卻了信仰,舍棄了輪回

只為,那曾在佛前哭泣的玫瑰,早已失去舊日的光澤


圖片發自長歌霧后

(五)

這是一首詩。不長也不短。作者所忘卻的所有,拋卻的信仰,舍棄的輪回,大概已經與這首詩融為一體了。

不論倉央嘉措是與不是這首詩的作者,都與這首詩毫無關系!我們看的是作品,而不是作者。

這首詩穿越了歷史的塵埃,落在這紅塵陌上。盡管這首詩的作者沒有像這首詩一樣,但是他的才華也經受住了歲月的考驗。

圖片發自優美圖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嗨,寫這個 其實內心挺期待的 能像某位大師一樣體現出高逼格 可這時偏偏又一個聲音在我耳邊提醒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意義...
    Addict上癮閱讀 218評論 1 0
  • 老朋友深夜寫出的郵件 我就著酸奶下咽 看早晨藍天白云中混著厚厚的烏云 年輕時的茫然 十八歲,二十歲,二十五歲 熱情...
    五人王閱讀 335評論 1 1
  • 一次為期6天的日本大阪之行。 和服、千本鳥居、京都清水寺、民宿 神鹿公園 自由行 在梅田藍天大廈,跑了n個角落,用...
    林灣村龍貓閱讀 1,026評論 5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