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版,一直是一個對于從業者揮之不去的噩夢,盜版和山寨不同,山寨起碼還有自己的品牌,但盜版的本質,是完完全全的復制,用極低的成本,極低的定價,去獲得利潤。
早年間,盜版書猖獗一時,流動的書販載著滿滿的盜版書,走街串巷的去販賣。
后來音像制品大量豐富,盜版商也聞風而動,差點讓這個行業瀕臨倒閉。
有人說因為互聯網的出現和普及,才讓盜版成燎原之勢,一發不可收拾。其實,這只是結果,而非原因。
真正的原因,其實還是因為價值這個概念,并沒有完全的深入人心。
愛占小便宜無可厚非,這是人性中內嵌的一部分,是絕對不可能輕易抹去的,也無關道德。
但對于每個人來說,愛占小便宜往往是沒有認清價值的意義,有無數的諺語說明了這一點,比如:揀了芝麻丟了西瓜。
問題是,諺語說的很生動,很形象,但在具體的情境里,我們往往分不清哪個是芝麻哪個是西瓜,或者,西瓜離我們太遠,而芝麻離我們太近。
賺錢固然艱難,但懂得花錢其實更難,因為一個精通于花錢的個人或者企業,才能在一次次花錢的過程中,形成清晰的價值觀,從而能在更長的時間內,持續的賺錢。
我曾經去拜訪過朋友開的一家做軟件開發的公司,去了之后,我注意到,他們公司所有員工用的軟件全是盜版的,從操作系統到具體軟件。
那么,這些員工自己開發的軟件,他們又該怎么面對?
他們也希望,別人用同樣的方式,去使用他們開發的軟件嗎?
他們心中總會有個想法:我開發的軟件是廉價的。
這樣下去,當初節省的那些錢,往往釀成以后巨大的損失,甚至是公司的倒閉。
錢的最大作用,其實是幫助我們節省時間,讓我們的時間,用到產出最大的地方去。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錢在這里,是一種很好的工具,起到了一個篩選機制的作用。
在美國,有各種類似團購的網站,你可以通過在這些網站上操作,來獲取各種優惠券,而且優惠的力度還不小。但前提是,這一系列流程極其耗費時間,一個人必須完成注冊、搜索、篩選、打印,還要時刻留心截止日期。并且每個商品的詳細情況千差萬別,統計下來,平均獲得一個優惠券的時間,大約是半個多小時。
于是,那些收入不高的人把大量的時間花在獲得這些優惠券上,每天下班甚至上班時間,都在折騰這個。
那么,通過這些優惠券節省的錢讓他們的經濟狀況得到改善了嗎?
答案是沒有,相反,他們弄來的優惠券越多,似乎收入反而下降。久而久之,對這類網站形成了更強的依賴性,惡性循環就此開始。
任何一本經濟學著作,都不會告訴你如何賺錢,因為賺錢只是個結果,甚至連目標都不是。
不信你可以想想,絕少有人以賺錢為目標,最終真正賺到大錢,實現財務自由。
因為,若僅以賺錢為目標,那你的眼光就會被牢牢鎖定在錢上,而金錢背后的價值機制,卻被完全忽視了。
付費,其實是就是一種加杠桿,讓你用錢這個杠桿,去撬動更大的價值,更大的價值,帶來更大的財富。
付費也說明了我們對待這個產品的態度,比如買了盜版書,自然就沒有買正版那么珍惜,自然就不會像買正版書一樣去仔細閱讀,因為得來便宜,所以不夠珍視。
信息量越高的社會,比如當今時代,金錢對我們篩選信息的幫助就越來越大。本質上看,錢,就是這種工具,它讓我們把最寶貴的專注力,聚焦在真正有價值的地方,而不是散落在浩瀚的信息當中不能自拔。
在傳統工商業時代,人其實并不那么重要,機器化大生產的重點在于機器,人更像是整個系統的一個個零件,在這個時候,資本就變得十分重要,可以說有絕對的話語權。
而在互聯網時代,連接和協作變得從未有過的高效,僅靠資本,難以形成競爭壁壘,這個時候,人的價值慢慢開始浮現出來,我們今天知道阿里巴巴,更知道馬云。知道Facebook,更知道扎克伯格。
但是曾經無比輝煌的東印度公司,能讓你想到這個公司的哪個人嗎?
過去傳統的電視媒體,它的收看對象就是電視機前的所有人,這樣,他的服務本質上就是面對一個集體,面對一個共同人格體。
而今天的自媒體,本質上是為了每一個用戶服務,需要不斷地和用戶進行互動,在創立之初,就認清了個人的價值已經超越了集體的價值,雖然一個自媒體可能有數百萬的訂閱用戶,但實際上,它是服務于每一個具體的人格。
鮑勃迪倫在今年的諾獎獲獎感言中說過:“作為一個表演者,我為五萬人表演過,也為五十人表演過,我可以告訴你的是,給五十個人表演要更難。因為五萬人會有單一的人格,而五十個人不會。每一個人都會是一個個體,有獨立的身份和對世界的不同看法,他們會更清晰地感知事物,會檢閱你的真誠,以及你如何用自己的才華將其表達”。
在今天,五十個人比五萬個人更加重要,因為他們的個體價值,前所未有清晰地呈現在我們面前。
當每個人的價值都開始凸顯出來的時候,大部分商品都在經歷從服務1000萬個人到服務1個人的轉變,這,就是消費升級的核心。
過去,你喝的是諸如青島雪花等超市販賣的大眾啤酒,精釀啤酒可能只是一個非常小眾的商品,但今天,就連青島和雪花也推出了他們自己的精釀啤酒,曾經的小眾,漸漸變成主流。
今天在北京,你甚至從早到晚不用離開床,就能享受餐飲、按摩、美甲等一系列服務,過去的帝王也不過如此。
其實,盜版最大的害處,就是對我們價值觀養成的傷害,讓我們漸漸忽視了很多東西本該有的價值,然后自己,按照這個想法去生活,最終,自身的價值也得不到提高。
很多人都是因為某種生活方式,而形成了自己的想法,這種想法又反過來作用于每天的生活之上。
不按照你想的方式去生活,遲早得按照生活的方式去想問題。
有的時候,我們容易被沉沒成本,也就是被存量所綁架;但有的時候,我們需要利用這個沉沒成本,去形成勢能,完成積累,幫助我們更好的成長。
金錢,可能就是最深入人心的沉沒成本,也是對存量的一種量化。
很少有人想過一個問題:花錢也可以是一種投資,或者說的直白一點,你花掉的錢其實是為了賺到更多的錢。
畢竟,投資聽起來很高大上,好像非精英富豪不可為一樣,如果你這么想,那就大錯特錯了,投資是一種態度,而不局限于一種行為。
不是非得買基金、炒股票,在二級市場玩的風生水起才叫投資。
投資,是你每天都可以進行的,是行動之前的預設態度,想清楚了這一點,你就會發現,原來很多以前看起來那么困難、那么糾結、那么令人沮喪的事情,只不過是因為我們沒有想到而已。
正如我們前面分析過的,這個時代個人的價值開始崛起,不信你可以問下那些互聯網從業者,今天買流量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情。因為個人價值的增長,對個人的投資就顯的十分重要也十分緊迫。
最近,我正在看一部美劇《硅谷》,其中,第二季第五集里有句臺詞,我覺得十分有啟發意義,這段臺詞正是說明了人的價值所在。
這段臺詞的背景是一群硅谷的年輕創業者們,因為資金窘迫,只好在居民區而不是商業區里辦公,而他們的鄰居,一個固執的老頭,因為看不慣這一點,所以準備向有關部門舉報他們,將他們趕走,根據當地法律,如果在居民區辦公是要被趕出去并沒收全部設備的,下面這段對話,就是創業者對那個鄰居說的:
我們今天就待在這了,而你,就收起你那張長滿疙瘩和胡須的老臉吧,你一直不厭其煩地說這片街區有多好,你知道為什么這片街區很好嗎? 你知道為什么你這破房子的價值比你在70年代買的時候漲了20倍嗎?是因為這里住進了一些跟我們一樣的人,在車庫里做一些暫不合法的生意,所有的頂尖企業:蘋果、谷歌、惠普,它們都在不處于商業區的車庫中起家,所以硅谷,會成為全世界最熱門的區域之一,就是因為這里有許多我們這樣的人,而不是你這樣的人。
那么,究竟怎么樣利用好金錢這個沉沒成本,怎么樣讓投資成為一種態度呢?我們明天接著聊。
這是公子在野陪伴您的第13天,感謝您的閱讀,如果感覺本文對您有所幫助,請幫忙推薦給您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