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書-《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這是一本能讓你發現生活的快樂的一本書

百書-《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這是一本能讓你發現生活的快樂的一本書


是不是一想到學習就渾身頭痛?

是不是覺得自己一天過的渾渾噩噩?

是不是覺得上班如上墳?

想不想充實的過完這一生?

想不想讓你的生活變得充實且快樂?


在你心中的理想生活是什么樣子?不用上班還有錢花?沒有工作的壓力?有足夠的錢想買什么買什么?然而物質和欲望上的滿足并不會讓人真正的幸福,人的欲望會隨著人的財富的增長而增長,即便你擁有了花不完的財富你依舊會被憂慮、恐懼和無聊這樣那樣的負面情緒左右。那么理想中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樣的呢?


今天給大家推薦《心流》這本書,在這本書中很可能找到你要的答案。


這本書全名:《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作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作者在書中提到了一個重要概念--心流


那什么是心流呢?心流即一個人完全沉浸在某種活動當中,無視其他事物存在的狀態。這種體驗本身帶來莫大的喜悅,使人愿意付出巨大的代價。簡單的講心流就是進入了一個忘我的專注狀態,忘記了時間,忘記了周圍的其他事物,同時人在這個過程中內心會產生極大的滿足。


聽起來很高大上,其實你一定體驗過心流體驗。比如在上學的時候,自己喜歡的科目和自己不喜歡的科目,每個科目的課堂時間是一樣的,可是主觀上感覺喜歡的科目的時間就是會比不喜歡的科目過得更快些。特別是體育課,當你專注在喜歡的體育項目上,你會覺得時間過的飛快。


現在回想那種忘記時間的感覺是不是還是會產生一種幸福感呢?忘我的投入,忘記時間和空間的存在從中獲得極大的滿足感。這就是心流。而這本書會告訴你如何利用心流體驗讓自己的人生變得充實且幸福。


在我們了解:如何利用心流體驗之前我們還應該知道一個重要概念,那就是“精神熵”。


“熵”是一個物理概念,在自發過程中,濃度趨于擴散,結構趨于消失,有序趨于無序。無序的量度被稱作“熵”。一切自發的物理過程,都是熵增加的過程。


簡單的說就是,事物都在向越來越雜亂的方向發展。比如房間不收拾就會越來越亂。而本書里提出的精神熵,可以理解為心流的反面,簡單說就是你的注意力不集中的狀態。比如你在學自己不喜歡或者不擅長的科目時,你會覺得心煩意亂,覺得一節課的時間特別漫長。一個人在漫無目的,無事可做的時候的體驗是最差的,人在這種狀態時精神會渙散,俗話說沒有精氣神,更會陷入憂慮、恐懼和無聊這些負面情緒。這其實就是精神熵高的狀態。


精神熵和心流是兩個相反的概念,如果想要把日子變得充實而快樂就要增加生活中的心流體驗,減少精神熵高的狀態。


那么如何進入心流狀態呢?


我們人類有一個偉大的發明可以說是心流體驗的最好應用,那就是游戲,人們常說的沉迷游戲無法自拔。其實就是在游戲時進入了心流狀態。不管是電子游戲,還是棋牌類游戲,還是其他任何形式的游戲其實都有共同的幾個因素:明確清晰的目標、及時的反饋機制和適合的難度。


如果你覺得自己手上的工作讓你感到痛苦,你可以從這三個方面去找原因。看看能否改變工作模式或者流程。


比如很多人都覺得背單詞很難,覺得背單詞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我們用目標,反饋和難度把背單詞分解一下。目標可能是背下考研的全部單詞,或者四級的全部單詞。這看似是很明確的目標但其實這個目標的難度過大,應當根據自己的能力把大目標分解成小目標。比如每天背多少個單詞。而背單詞的反饋機制就很清晰,可以通過自我測驗進行及時反饋。而背單詞的能力則需要根據自己的能力進行調整。應當由簡變難。如果每天背五個單詞堅持不下來就改成四個單詞,四個不行就三個。直到你能堅持下來為止。然后等到你適應這個強度以后根據自己的能力增加單詞。


其實在這本書中對如何進入心流狀態的篇幅還是比較少的。但是作者關于心流的書一共出了三本,這是第一本,也許在后面書籍會有詳細介紹。在我閱讀完以后也會第一時間和大家分享的。


看完《心流》這本書,想到了另外一本對我影響同樣很大的書《刻意練習》,在《刻意練習》里面有一個重要觀點,那就是各行各業的高手都是花了大量時間在自己從事的事業上,廣為人知的說法就是“一萬小時定律”,如果想要精通某個事情必須需要大約一萬個小時的刻意練習,我第一次看完這本書時,覺得一萬小時,這個過程應該是多么乏味痛苦的過程,什么樣的毅力才能堅持那么長的時間。可是當我看完這本《心流》以后我才明白。他們的一萬小時大多時間應該是在心流狀態下的。這個過程對于他們并不是痛苦的,反而是快樂的。同樣如果我們想要成為某個行業的高手同樣需要刻意練習,但是更需要把這件事情變成一種心流體驗。


《心流》這本書雖然聽過幾個版本的音頻講解,也被各種大佬安利過,但是這一次是我第一次閱讀原著。書中的許多觀念還沒有完全消化。后續還會再次閱讀,到時候還是會繼續分享讀這本書的心得體會。強烈建議你去閱讀原書哦,很可能你的人生就此改變。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