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 1:這本書我最想問的一個問題
書名:《內向談判力》 威廉·尤里 著 陳柳 譯
我最想要在書中得到的一個解答:自己真正想的是什么?
問題的動機:了解自己?
Step 2:30分鐘內摘出16個關鍵字
16個關鍵字:自己、立場、說服、不完美、接納
Step 3:最大的障礙是我們自己
兄弟你知道生活中阻礙我們想要得到的東西是誰嗎?是我們自己。
我們工作中與同事、老板、客戶為了一個目標達成一致意見,不停的談判、取舍,甚至會放棄一些自己的原則。
想過沒有,我們說服過自己嗎?我們是否和“自己”達成了一致。你對自己說“每天要早起”,“自己”真正同意嗎?你對自己說“要努力”工作,自己真心愿意嗎?你看,自己才是真正阻礙我們得到想要的東西最大的障礙。
反過來講,如果我們能夠搞定自己,就可以得到想要的東西了。
我們總是在試圖說明別人,而什么時候想過要說服自己呢?試著說服自己試試,真的不容易啊。她會找各種各樣的借口,讓人感覺無法拒絕的借口來與我們對抗,我們總是在與自己的談判中敗下陣來。我們總是在這種彼此間“非贏即輸”的局面下搞砸,你想過沒有要和自己成為盟友,我們才可能抱團戰斗取得勝利。
我這兒有和自己談判取得勝利的小工具,只要需要六個步驟,咱們一起試試吧。當然我也覺得,既然是工具,一開始用的時候會不熟練,這不要緊,我們多多練習幾次就好。只要我們能練習到可以像開車一樣自如,它一定可以使我們工作更高效,人際關系更健康。
第一步:
Step 4: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考慮問題
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考慮問題。什么?我們不是經常講要換位思考嗎?為什么又要如此自私了呢?這里講的站在自己的立場,即務必真實的了解我們自己。因為有時我們會陷入不斷的自責和批評自己當中,我們從未對自己滿意過,我們總是指責她的。總之一句話,我們根本就不了解自己。
問“自己”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這時你或許會給我一個清單,比如房子、車子、出國旅游等等的明確目標。這個我理解,也是我想要的。我再次問你,這些東西能夠給你帶來什么?你目前生命中最想要的是什么?你說這就是我想要的幸福,我又問“那幸福又能帶給你什么?”你停頓了一下對我講:“是自由,我想獲得真正意義上的自由”。是啊,這才是你“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當然我也想要。
你看,我們總是想當然的認為了解“自己”,其實并不是這樣,我們對于“自己”的了解雖然還遠遠不夠與她成為朋友的地步。
最典型的例子是,“自己”發脾氣的時候,事后會發現我們所有舉動與自己的利益是背道而馳的,那一刻自相矛盾。
但,有一點好處,可以試著觀察一下“自己”。我們可以去分析“自己”當時的感受,是那一點觸動了她,弄清楚她的想法。通過觀察“自己”來了解自己,并在關鍵時刻想辦法說服自己,做出與我們有利的行動。
當然“自己”每天會有各種各樣的想法,有些是負面的情緒,低劣的批評如:真是沒有腦子,又把事情搞砸了。又說錯話了。這些想法都是對“自己”的否定。沒有人會喜歡天天批評“自己”的朋友。與想和“自己”成為朋友最好的辦法就是,少用消極的批評去指責她,而是多用尊重和積極的態度去傾聽她內心的聲音。不要批評她,而是去接受那個并不完美的“自己”。
總結一下:想要得到想要的東西,和“自己”成為朋友才能戰勝困難。要想和她成為朋友:首先知道“自己”最想的是什么,什么最重要。其次,學會觀察“自己”,最后,要像真正的朋友一樣去接納并不完美的“自己。
未完待續……
明天主題---為“自己”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