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子你好,水平有限,第一次寫長文,盡可能寫的清楚明白,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還請你多多指教。
10月23號那天,一個人趕到了復旦大學的車享劇院,在那里,第一次見到了活生生的簡書紅人彭小六,當然還有秦陽等人,刷了半年多的簡書,第一次看到真人,免不了有些驚嘆,這個世界真的很奇妙,能通過互聯網把兩個不相干的人連接在一起,突然好想去聽喜歡歌星的演唱會,嗚嗚。
分享開始,betterme大本營創始人敏媽開始分享她的社群經驗建設經驗,講了一大堆,在我這個小屁孩看來就像隔壁鄰居在嘮嗑,沒什么干貨,就沒聽進去。
第二個上來分享的是網黑老秦,這個分享可真的是令我耳目一新,所以聽完之后我想復盤一下,結果就和你說了一下,結果拖到現在。。。。(美女不要打我)
前方高能-----------
栗子,先介紹一下他的背景,秋葉團隊營銷總監,華藝百創傳媒科技有限公司講師,,,,(前面的都不重要)印刷專業(居然還有這個專業)
重點說一下他的專業以后可以做什么好了,做的好的可以去印人民幣,就是這樣的專業,他通過互聯網看到一些不一樣的東西,最后實現了人生的一次重大轉折
正文
羅胖在邏輯思維里面提高過一個詞叫做國民總時間,他說現代人最寶貴的東西就是注意力了,的確是這樣,互聯網時代,我們的時間變得極度碎片化,成了一盤散珠子,在這種背景下,老秦告訴了我們知識域的概念----擴大知識點的儲藏個數
舉例來說,現在人要學的東西太多了,窮盡一生都無法學完,我們也沒有必要學完,因為很多東西是相通的,不必從0到1,比如我學的ppt,當我學到一定的程度之后,我可以不斷地向其他的領域遷移,說個故事:我當初在華藝工作的時候,培訓師那時候堵車`來晚了,所以我只能硬著頭皮先講半個小時,一群底下的店家要學的是和管理方面相關的,我沒有相關的任何經驗,那怎么辦?給他們講ppt制作,我剛一上場很多人就叫我下去,我直接問他,你們的店鋪平時在網上宣傳做的ppt頁面一面多少錢?他們說至少五百,我就告訴他們這節課你們聽了之后完全可以自己回家弄,一下子節約好幾萬塊,結果這個事就這么解決了。所以你如果只是把ppt當作一個圖片制作工具就太浪費了。ppt學好了,那你相關的ps等等軟件其實是差不多的,而且你可以比別人上手快
知識是沒有邊界的,你可以通過打爆一個點來進行遷移,其實我們的大學教育也是一樣,他的要求其實是希望我們能對一個領域有足夠的了解,形成知識遷移的能力,那出了大學以后我們才能成為真正的社會人
上面這個圖片講的是通過ppt我們可以延展學習結構化思考,ps,視覺化表達等,那如果我們學習微博的話可以接觸到文案,配圖,微信等,那如果我們把他們結合起來呢,那我們能夠學習的東西是不是又多了一些呢
也許有時候我們會覺得知識太多了吸收不了,或者說效率很低,這里有一個概念,叫做知識坑,比如我看完一本ppt的新書,只花了不到一個小時時間,盡管書的設計比較新穎,但是里面的內容我都差不多學過,如果你知道知識坑的概念的話,比如很多說自己現在處于碎片化閱讀時代,很多時候沒辦法集中注意力,真的是這樣嗎,那以前在地鐵上看報紙的人不也是隨便讀一個豆腐塊嗎,有些時候我們讀一會書就去做別的不也是這樣嗎?關鍵在于現在的知識量大了,我們沒有學會整理而已。怎么整理呢?給自己挖坑。前面說到的看完ppt的書感覺沒學到太多東西。那是因為我一開始只挖了ppt技巧,ppt操作,ppt理念的書,對其他的東西一概視而不見,比如書籍設計的風格,文案的寫法等,我有了這樣的意識之后呢就可以挖“坑“,下次再讀類似的書籍的時候我們就能夠學到更多的東西啦
其實這個說白了就是建立知識結構,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信我給你講個故事,說是有一天和一個姑娘一起去逛街,逛到美術館的時候,姑娘對一幅畫很喜歡,覺得美,但是又不知道怎么欣賞,就眨著大眼睛問你,這個時候你能說不知道嗎?當然就趕緊走到一邊拿出手機來查----怎么欣賞一幅畫,唉,知乎里面得票率最高的答案說的是從色彩,光影等幾個方面來說的,那這樣的話你就知道從哪切入了,也就是你的1.0版本。等回去你翻閱相關書籍的時候知道了除了之前那幾點還有別的方面遺漏了,比如創作背景,于是就迭代自己的知識體系,像這樣不斷的完善,你的這個2.0版本的知識框架就出來了。
其實我們平時學習一門知識也是一樣,先建立自己的一個框架,在不斷地往里面填知識,這樣才更加高效,想象一下我們家里的書柜,為什么我們要把書籍分門別類放在一起,就是為了好找。這樣做其實還有個原因,因為閱讀是學習的第一步,但是不是最后一步,中間的很多步都省略了,但是那幾步非常重要,比如寫文章,分享這樣的方式來輸出總結,和別人討論來發現自己的遺漏之處,這是比閱讀本身還重要的事情。想象一下,你不斷往家里搬東西,但是從來不整理,等你想用的時候卻發現找不到了,所以這樣真的得不償失,你只是看了那個東西一眼,都沒好好復盤,所以,栗子,我做了個決定,這段時間起,我不再往我的云盤里面搬任何干貨了,我要先把之前的都消化掉。
栗子,關于知識框架,它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學習知識更加高效,還能讓我們的思考變得更加嚴謹,比如怎么樣策劃一場活動,可能有人會說需要互動,官方平臺支持,朋友圈宣傳等等
大家都說的沒錯,但是,如果這樣來思考是不是更好
通過這樣一種方式,我們不但更加有條理,而且還能監控到一場活動的方方面面,哪個環節有問題,下次怎么改正,這樣不就會避免手忙腳亂了嗎?所以有知識結構的人和我們是不同世界的人。這里也有一個啟示,那就是很多人都會做經驗總結,但是下次還會犯錯,因為他所能想到的就是他所能想到的點,下次還會有其他的沒想到的地方犯錯,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總結失敗也沒用的原因,所以我們要學會結構化思考(關于這方面書籍,我知道的就是結構思考力和金字塔原理,這兩本比較淺顯易懂)
所以要成為一個牛逼的人,那就要先建立自己的知識框架,然后不斷地挖坑,再擴大自己的知識域。
栗子小姐(感覺這樣叫好怪),要是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來問我,需要你的反饋,我也是花了幾個小時寫噠,人生中的第一篇就獻給你啦,想想有些小激動呢。
為什么會選擇你呢,因為你是同齡人,看你的日常生活覺得自己白活了一樣(美食,打工,留學),所以,你給我的是精神上面的力量,希望我們未來會有更多的交集,希望以后能彼此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