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9 禾木,喀納斯距離禾木不遠,自駕游3個小時的車程,所以離開喀納斯景區(qū),下午就到了禾木村了,到達禾木村景區(qū)的買票口,期間有區(qū)間車可以乘坐,不得不說,才九月中旬,這里的天氣差不多像是冬天一般的冷。一定要記得帶上羽絨服,做好防寒保暖的工作。
到達目的地,禾木村很多人客棧,在這里由保持著最完整民族傳統(tǒng)的圖瓦人集中生活居住,是著名的圖瓦人村莊之一。
到禾木村,首先進入我們視野的就是那一棟棟的小木屋和成群結(jié)隊的牧群,與雪峰、森林、草地、藍天白云構(gòu)成了獨特的自然與文化景觀。
禾木河自東北向西南流淌,原始落村與大草原和諧自然的融為一體。來坐在河邊,溪水清澈冰涼,是雪山上冰雪融化的水,小河邊有很多大小不一的鵝卵石。
路邊的小水灘也是那般的清澈,倒映出遠處的雪山,藍天,白云,公路,還有壓馬路的游人,分不清哪個是現(xiàn)實,哪個是倒影,仿佛進入了兩個世界一般。
在周圍的小山坡上可俯視禾木村以及禾木河的全景,遠觀日出、雪峰與涓涓溪流 近覽圖瓦人家,是拍攝日出、晨霧、木屋、禾木河的絕佳取景地。
雪山山腳,坐在農(nóng)家樂的秋千里面曬太陽,遠處傳來悠遠綿長的民謠歌聲,愜意,風輕輕吹。這是一種何等淡然的人生態(tài)度啊,人生如夢便是如此吧
又是一個悠閑的下午,坐在當?shù)厝说脑鹤永锏那锴希а郾闶且煌麩o際的雪山和那未融化的終年積雪,到了晚上,品嘗了一道主人珍藏已久的魚。
次日清晨七點鐘出發(fā),天還沒有亮就開始爬山 ,還有天上的一群又一群早起的鳥兒的叫聲,寒鴉四起,看一看這中國最美的日出,爬了一個多小時,在零下三度的氣溫里,還是凍得瑟瑟發(fā)抖,太陽升起的時刻,西邊的雪山山頂開始變成了金色,山間云霧繚繞,如同玉帶一般輕盈。
不得不提的是這滿地的霜,當踏上禾木河上的木橋時,腳下的喀咔聲,清脆響亮。那是因為腳底下的那層厚厚的冰霜。低頭看時,沒被踩上腳印的兩側(cè),白白的一層,閃著光澤,同時寒氣直冒。心里也隨之降溫了幾度,感覺更冷了。腳下也開始有點打滑,步履艱難的走過小石子路,爬過上山的木棧道。
帶刺的玫瑰花葉子也開始泛紅,包裹著著秋霜,正應(yīng)了那句霜葉紅于二月花。
清晨的陽光灑在窗邊,睜開朦朧的雙眼,舉目眺望這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禮物,仿佛誤入仙境一般,這景色如詩如畫、如癡如醉,讓人流連忘返。
當太陽一躍出山的時候,光芒萬丈,散落四周,睜不開眼,遠處的一片金黃的白樺林,還有染著夜里的秋霜的草地,散發(fā)著晶瑩剔透的光芒,一切都太美好了,站在晨光暈圈里面的女孩。
看完日出下山,山間的木制棧道上鋪滿了霜,堪稱最魔性的棧道,一大早晨,一個接著一個滑倒,撲通撲通的聲音,霜雪地難行。
周邊的村落,在清晨的云霧里,買早餐騰起的霧氣,當?shù)厝诉汉荣I早點的聲音。小村的人們勤勞得體,生活愜意自在,住在童話里所描述的小木屋子里,這是多少都市人羨而不得的生活啊。
最為著名的就是晨曦風光和白樺林了,許多人來禾木就是為了一睹太陽升起的時刻。
最喜歡的還是這片白樺林,木制的板凳,成片成片的白樺林,讓人忍不住想起白樺林的歌詞,唯美動聽,馬兒在林間自由自在的散步,陽光透過樹葉搖曳著晨風,細細碎碎的鋪在了地上,灑在了馬蹄邊。
陽光落在了白樺樹葉上,松松散散的灑在林間,溪水之間,一兩只早起的馬兒在林間漫步,呼吸這大自然給予的新鮮氣息。
溪流清澈見底,波光嶙峋,時而湍急時而緩慢。
遇到了一個美麗的小姐姐,舉手投足之間都美麗自信,淡定優(yōu)雅,穿著得體,她是一個人來新疆玩的
秋來風景如畫,能見此美景,當不辜負青春年少了。
離開禾木的時候,天格外的藍,有些不舍,這里的慢節(jié)奏的生活,洗盡鉛華,處變不驚,笑看風云變化,有時候,笑看庭前花開花落,漫觀天外云卷云舒,又何嘗不是一種淡定的人生態(tài)度
暮色漸沉,又見到了一次大漠落日,火紅火紅的太陽,慢慢的降到了地平線,一層半圓形的日暈隨著光的折射,環(huán)繞在夕陽旁邊,沙漠,公路,地平線,渾然一體,如詩如畫
荒漠的平原上,太陽緩緩下落,一點一點地從眼前逐漸消失。我們駐足欣賞著大自然這千變?nèi)f化的美景,遲遲不肯離去,直到遠處的山巔金紅亮點完全消失。
夜晚時分,開車出發(fā),前往可可托海的路上,山路十八彎,第一次坐夜車,還是在這極盡荒涼之地,前不著村后不著店,連一路同行的車輛都沒有,不禁膽顫心驚,一路陪伴的,唯有灑落一地的皎潔月光和滿天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