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人的眼睛只能看到你的心靈愿意接納的內容,這大概就是我們口中的一千個哈姆雷特吧。
同一部電影,有的人看見愛情,有的人明白信仰,有的人思慮執(zhí)念與放下,也有人說,這不過是個無厘頭沒意思的商業(yè)玄幻爛片,并表示對此失望不已。
無非是見仁見智的問題了,編劇和導演把一部影片創(chuàng)作出來,自然有著自己的想法與觀念,但萬千看客看在眼里,想在心里,用自己的閱歷與經驗消化掉,再悟出的,就是你自己的東西了。
所以,在輕易否定一個作品前,請二刷,請三思。如果,你真的還是什么都沒看出來,甚至連爛在哪都說不出個所以然的話,我只能表示,非常遺憾。
我問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佛曰∶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
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在這部頗有意味的片子里,每個妖怪都顛覆了它們的傳統(tǒng)形象和看官們的固有認知,陰險殺戮的水妖,丑陋不堪的豬剛鬣,嗜血殘暴的孫猴子,完全不同于兒時記憶里86版的《西游記》,豬八戒如此的憨厚可愛,孫悟空那么的古靈精怪。
事實上,看過原著的人應該清楚,豬八戒絕不是粉嫩可愛的家豬形象,而是看起來非常兇狠,類似于降魔篇里豬剛鬣的野豬頭,而我們眼中可愛精靈的孫悟空,更是尖嘴獠牙,又兇又丑,殺人吃肉是家常便飯,可見,這樣的一個顛覆反而更接近了原著形象。
然而,星爺沒有讓這部片子就這樣殘忍下去。
在這些殘忍甚至有些血腥的表象背后,令人意外的,居然是那樣的美好又純真,像玄奘那首兒歌里唱的:“本來人性,都是善良像小孩”,盡管有調侃的意味,可我并不覺得,這樣的想法,是過于天真了。
在片子的情節(jié)設定里,每只嗜血殺戮的妖,背后都藏著不為人知的心酸往事。水妖曾經善良救人,卻被誤會繼而慘死,因此怨懟難平;豬剛鬣原本是對妻子情深意重的有情郎,卻遭背叛離棄,終變得暴虐不堪........一樁樁,一件件,令人不忍責備。
原來,魔之所以成為魔,是人的心被魔所侵,所謂除掉魔性,保留善性,無非是告訴你,勿忘初心,哪怕生活再難,也別被丑陋掩埋了純真的自我。
畢竟,就連佛,也不過是個過來人。
這大概是我所見過的世間最美的錯過
當我還是個少不更事的小女孩,曾醉心于俠骨柔情的武俠世界,“情之過,誰之過,可憐半生終蹉跎;十六年,空辜負,一夜白頭難自顧”,如此這般,纏綿悱惻,足以令人為之唏噓,為之動容。
后,年歲漸長,也曾像每個青蔥年紀的少女一般,藏過些不為人知的心事,再讀到“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時,日日與君好”,竟也被戳中要害似的,自以為深得我心,仿佛這世間娑婆再無出其右者。
直到后來,二度遇見西游降魔。方才明白,原來并非所有的愛情故事都要百轉回腸,并非所有的錯過都令人遺憾嘆惋。
或許,還有種感情,叫懂得,叫慈悲,也叫做——成全。
遇見他之前,她是瀟灑快活的段姑娘,驕傲跋扈的一方寨主,帶著一身毫不含糊的驅魔本領,奉行著自己驅魔準則,快意江湖,了無掛礙。
大大咧咧的她,善解人意,貌美如花,不缺人愛。
直到遇見了河邊那個拿著《兒歌三百首》企圖感化妖魔的傻子,一切都變了。
他說:我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驅魔人,我有自己的理想,我就是為了人間的大愛而活的,男女之間的小情小愛我是不會去想的。
她答:我也是驅魔人,我可以理解的。但是我還有一個小理想,就是找個如意郎君,組織個小家庭,生個小寶貝,過著簡單的日子,那個人就是你。
說這話的時候,她兩眼放光,千嬌百媚,一副小女人傾慕又渴望的情態(tài)。
多么簡單的心愿啊,這又何嘗不是每個女孩子的心聲。童話故事里的愛情太過浪漫美好,坊間傳說中的愛情又多半哀婉悲傷,無論哪一種,都不是生活的常態(tài)。事實上,每個女孩子終其一生,不過希望找個情投意合、知冷道熱的另一半,成家,生子,細水長流,歲月靜好。
女俠又如何?也不過如此罷了。
結果呢,只換來不領情的一句:神經病。
是啊,我就是個神經病,打遇見你起,就病入膏肓。
從此,她用生命在踐行著這三個字,成了個眼里只有伊人的神經病,跟著他,纏著他,護著他。
那一晚,月光清冽如水,段姑娘一襲白衣,青絲如瀑,輕舞,回旋,水蓮花般不勝涼風的嬌羞。一低頭,一回眸,溫婉嫵媚,美得驚才絕艷,不可方物,勝過了當晚的月光。
下面的傻小子看的目瞪口呆,眼中帶淚。原來一直以來對自己死纏爛打的逗比,居然是個女神啊。他一定被迷死了,可就是非要拗著那口氣,我是要干大事的人,怎么能沉迷于男女私情。
曲罷,夢終,他依舊是那個木訥固執(zhí)不知情為何物的石傻子。
五指山下,蓮花洞內,她拿著被收服的河妖和豬妖標本,放到他手里,眼眸如星,莞爾道:“我知道你有自己的驅魔理念,這兩只妖就交給你處理了。”
原本,那是可以留著七七四十九天后煉化的。現(xiàn)在,都是你的,心早就歸了你,還有什么不能給你的呢。
實在想象不出比這更純粹、更動人的愛情了。
因為懂得,所以感同身受,所以信奉你的信仰,尊重你的理想,包容你的偶爾的幼稚和極端。
因為懂得,所以格外慈悲,哪怕是一次次被傷害,也相信你骨子里是一顆溫柔可愛的心。
你呵護的,我拼了命也要護個周全;你追尋的,我劈波斬浪也要為你開路。
萬句我愛你,還不如一句我懂得。兩個人的靈魂若是在同一高度,從我身邊路過,你必然看見火花,又何須多言呢?
多好的愛情,可偏偏有個傻小子,后知后覺。直到美人兒在懷里閉上了眼,才想起來,女孩子閉上眼睛就是讓你親她啦!
死在你的懷里,一句我愛你,再加上一個深吻,段姑娘的魂兒估計也樂開了花吧。她終于,用生命的代價,讓這個愣頭青頓悟了,原來,這就是師父口中差的“那一點點”。
有過牽掛,方了無牽掛
能被佛祖當作西天取經、普渡眾生人選的驅魔人陳玄奘,自然是有慧根的。他慈悲、善良,手無縛雞之力卻百折不撓,堅持理想,憐憫眾生,但最最與眾不同的,是他那顆純粹無暇的拳拳赤子之心,里面裝著對生命的信仰與熱誠以及對萬物生靈發(fā)自內心的無限憐愛。
你可以說他傻,說他癡,可真正能成大事的人,必然有著常人所無法理解的固執(zhí)之處。
換做旁人,當一次次驅魔失敗、被他人嘲笑唾棄之后,早就拋棄所謂的“驅魔大典”和師父口口聲聲的感化眾生了,但他沒有。
他能看到假象背后的血腥與殺戮,也能感受他人的痛苦和恐懼,他一次次被妖魔挫敗,仍然愿意唱著兒歌,道一聲“乖乖,你快回來”。
對于自己一貫遵循的驅魔理念,更是堅信不疑。即便時而受傷,也不懷疑心中的信念,頂多說一句,我怕自己能力不夠。然后咬咬牙,繼續(xù)上路。
這么好的天資與慧根,一切似乎水到渠成,可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魔障,他也不例外,為了差的這一點點,我們都要付出代價。
他的魔障,無非一個情字。他愛眾生,卻唯獨容不下一個她。
師父說,你爽不爽,你泡妞了。
他卻擦干剛剛流過的鼻血,自欺欺人,我是要追求世間大愛的人,怎么可能去泡妞。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一個沒體驗過眾生之苦的人,憑什么大言不慚普渡蒼生?一個沒入過紅塵之門的人,又談何看破紅塵?一個不敢面對自己內心最真摯的情感和最強烈的渴求的人,如何超脫?
后來,他終于明白:
眾生之愛皆是愛,沒有大小之分
有過痛苦才知道眾生真正的痛苦
有過執(zhí)著才能放下執(zhí)著
有過牽掛 了無牽掛
于是,師父說,已經領悟一點點了,你,可以上路了。
是啊,有什么可逃避的呢?
就連佛也曰∶
留人間多少愛,迎浮世千重變;
和有情人,做快樂事,別問是劫是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