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以今昔昨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你站在我面前,卻不知道我愛你;
世界上最近的距離是——你我各自奔天涯,心卻相依在一處;
翻開初中時的語文作業本,上邊寫著一行紅字——路可天涯,心可咫尺。這是我的語文老師給我的作文批語。
那年秋天,我成為一名初中生,從農村的小學來到市里的一所中學讀書,初到城市的我有點孤獨、有點不安、又有一點害怕。那年我才14歲,在學校寄讀意味著我要自己照顧自己,包括吃飯、睡覺、洗衣服,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學習。
清楚地記得,當時我小心翼翼地跟所有人接觸,生怕漏出自己的膽怯,偷偷地注視別人的一舉一動,認真地學習眼前這一切,想快速融入到這個集體。
然而,這種急切的心情全被姜老師看在眼里,我向她提問,她會耐心地解答并且鼓勵我,而且還提拔我作她的課代表,這對于我來說是一種巨大的鼓舞,讓我放下戒備,讓我從心里覺得我不比城里的孩子差。
也許姜老師并不知道她對我的人生起了多大的作用,但我知道,是她開啟了一個農村孩子大膽擁抱世界的心,是她改變了一個農村孩子的命運。正是當初她的鼓勵,讓我不再自卑,讓我有勇氣面對陌生的環境還能好好學習。有那么一瞬間,在我的心里,她就是我的媽媽,她給我巨大的安慰和安全感,讓我感受到溫暖,是她讓一個獨自在外的小孩子不再恐懼周遭的一切。
周末,去姜老師的補習班是我最開心的時候,我能感覺到,她不只傳授知識,還用心呵護每一個幼小的心靈,讓我們更加渴望學習。每次補習班結束后,姜老師會給我很多她的書,還會留住我去她家里吃飯,因為她知道我是住宿生,想給我改善伙食。雖然我會找理由拒絕,但我內心是萬分感激,我能感受到那是老師對我的愛、對我的關心。我從未想過,這個世界上,除了父母和親人之外,還會有其他人關心我。至此,我重新認知了這個世界上的感情,感受到被愛,學會了愛別人。
有一天,姜老師突然說她要走了,希望我們都能好好學習,成為棟梁之才。我懵了,我在這座城市唯一的港灣不見了,我又成了漂泊的孩子。于是就有了那篇作文“寫給我摯愛的姜老師”,作業本發下來那一刻,我看見一行字——路可天涯,心可咫尺。我瞬間豁然了,我知道,姜老師不會忘記我,我也永遠都會記得她,我心里的媽媽。
離別來的總是很急促,來不及說聲再見,她就走了,那天的天空飄著雪花,我望著窗外,對雪花許著愿:“請你飄到姜老師身邊,跟她說一聲,你的學生永遠愛您,永遠感激您?!?/p>
那個冬天過得很快,我的思念隨著冬季的結束深深地埋在心里,我把姜老師送給我的書看了一遍又一遍,我在想這幾本書意味著什么?終于,多年以后,我明白了,是文學素養,是強大的信心,是滿滿的愛與希望。至今,我仍然保留著那幾本書,也熱愛著讀書。學會了寫文章,學會了表達和傳遞愛。
時間飛逝,轉眼13年過去了,我不知道您現在身在何處,不知道您是否還從事教師的職業,不知道您可還記得有一個學生被您寵愛。可是我還可以清楚地記得您的模樣,記得您慈母般的微笑,記得您傳道、授業、解惑時洪亮的聲音。我的心里永遠點燃那束希望之光,永遠存有前進的動力,永遠被您溫暖著。
學生不曾報答您,以后也不會報答您,但是我會帶著您的厚愛和希望,把自己變得更好,以此回報您付出的愛。
如今,你我各奔天涯路,互不交集,但兩顆心仍咫尺可觸,對嗎,我親愛的姜老師?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