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一本具有日本現場感的讀物???---《在日本·島國88元素》書評

當我們想深入了解一件事物、一個人甚至一個國家的時候,你必須要像一枚釘子釘在那里,變換成蟲子的眼睛,盯住一顆塵埃一樣去觀察它,方能一葉知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題記

圖片發自簡書App

百科式:旅行書+文學書+歷史書

主編毛丹青教授的這句話應該可以作為這本書的一個窺探口,《在日本》中提到的形形總總結根于生活,借著有生活經歷的人們之口眼耳鼻舌身意下的日本印象,向讀者傳遞了最具現場感的文化解讀。本書列舉了島國的88個元素,把日本的細節文化凸顯于紙上,加之圖畫渲染,更加貼切和直觀的還原了日本景象。這里既有村上春樹的文學記憶,也有哆啦A夢的童年集體,還有富有日本特色的思想流露。用筆清散自由,在如水流淌的文字中釋解著生活與禪的味道。旅行愛好者可以從中看到日本的特色景點,文學愛好者可以從中捕捉到村上的小說印記,歷史愛好者可以從中探索到日本歷史傳統的發展脈絡。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綱式:路線圖+采訪圖+實物圖

這本書的配圖幾乎是一頁一圖搭,結合文字表達和視頻指引,讀者的閱讀有視覺、聽覺的綜合沖擊,尤其是在觀看同步視頻時,會比較現場性的感受到日本的景與物、人與事。從神戶小景到《且聽風吟》里的酒吧,如睹實景。

時空間的轉換依物景而移動,在大阪路線中,作者采訪的一為普通的伴爺,以此突出民間的力量,讀到這里,我們會隱隱感到生活中的哲學況味。如伴爺的那句話“把茶推給別人,最終會回到我們這邊,拿過來時,經常要想到對方。”這是全篇的一個文化印痕,在其他分散的篇落中,會不斷有類似的文化感滲透。

圖片發自簡書App()

全景式:吃穿住行+義理傳統+其他

本書構筑了日本生活的一個較完整的全景式呈現。如起源于明治時期的和服,做工精致的點心,與現代生活融合的榻榻米、茶道、櫻花、酒文化等等。細碎囊括了日本角角落落里的文化現象,但這種文化現象不是居于一個文化的角度,去標榜和提拔。而是平民日常觀,生活細體驗。讀者不用擔心文化的“隔”,而是在聊天式的輕松氛圍中認識到日本的真實。

圖片發自簡書App原創

這是一本具有現場感的讀物,如果你打算去旅行,如果你想了解日本文化,如果你對細節精致感興趣,不妨買來一讀。建議便讀便把內心沖突出來的感悟做批注。就個人的體會,因為不同文化的差異性存在,在閱讀中的思考和比較可以幫助你更深刻的認識到中日之間的文化不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