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行走設計行業多年
位置越來越高
黑鍋背的也越來越多
慢慢的,有就一些心得和體會……
成都的冬天,不如北方凜冽,也不如沿海濕冷。它是霧蒙蒙的。哦不,霾萌萌的。
在這么惡劣的環境下,我竟然不得不陪同建筑專業的某位領導,參觀一處工地。
(瞬間覺得自己真是熱愛這個行業、熱愛自己的公司。)
我們走到公司最滿意的一個景觀節點,我剛開始準備大肆贊美景觀專業是如何完美處理變態高差,建筑領導發話了:
“我來過這個工地,你們弄的這個觀景平臺,平白無故只做一步臺階,我每次在這里都會絆一跤。”
說著,其他建筑同行紛紛表示:
怎么會在室外就做一步臺階啊。
你們就是故意要做一個高差效果嘛。
一步能有什么效果,嘩眾取寵!
我其實很想說,這TM又不是我設計的!老子莫名其妙簽了個負責人的字,好不容易熟悉了項目, 跑過來給你們當導游,還沒開始說重點呢,就被你們扣這么大一頂帽子。
嘩眾取寵?你當我不知道室外最好不要做一步臺階啊,你當我會這么任性的處理高差關系嗎?
但當時,我是這么說的:“這里最難處理的,是整個場地的高差,而不是這一步臺階……可以將一處坡度大于25%的異形場地,利用高差關系,做成花池、跌水、小品、臺階等景觀化的觀景場所,才是景觀的優勢所在。”
這次考察,就在類似這樣的,“輕松愉快”的討論下,完美結束。
霾深深的成都冬天,少了很多室外活動,也讓更多的設計師,容易在一些地方偶遇。比如某屋頂花園的酒吧。
講真,我是聽說這個酒吧的空間做的不錯,特意來考察學習的,你們不要誤會。
就在我拿著酒瓶,假晃悠,真體驗的過程中,偶遇了上次導游的那位建筑專業領導。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和我一樣來這里考察的。但我知道今天的酒錢,指不定就省了。
他跟我說:
“上次那個設計,其實不是你做的吧。”
知音啊!
我笑著說:
“的確。但那是我們公司的作品,我終究也簽了負責人的字,怎么說也是有責任的。”
他好奇的問我:
“當時那么多人針對這個項目,最后甚至變成認定是你設計的,都跑過來針對你,你就不覺得委屈、不覺得冤枉嗎?”
你當老子是圣人啊,老子能不冤嗎?平白無故被這么多人指著鼻子挖苦,你牛你試試。
我笑了笑,舉著酒瓶,看著遠方霧霾籠罩下的點點燈火,迎著風,瀟灑的說:
“因為這是團隊的項目,沒什么冤不冤,我需要解釋的是場地處理方式,而不是到底是誰設計的。”
五小姐,是什么情懷讓你可以說出如此大義凜然、絲毫不計個人得失的話語?
你傻啊,我當時本就沒承認是我做的,不過是換了個話題,讓他們把重點關注到項目上罷了。
再者說,我對一個同行這樣說,可以顯得我大氣、有范兒啊。既保留了自己的名聲,又讓同行覺得我心態積極、態度端正,有什么不好的。
不好意思,碼子太快,心里話說出來了。接下來,我要說下大實話。
怎么在面對別人的質疑時,巧妙的避開責任,并讓人覺得自己心胸闊達有正能量。
1.不要正面回答問題
尤其是我們這個建筑行業,動不動就是簽字、負責。你說的一句話,被有心人聽見,真的有可能在某次撕逼大會上,讓你下不了臺。
你可以說:“當時設計師這樣做是因為……”也可以說:“我認為,他是這樣考慮的……”這樣既可以把話題轉到問題本身,也可以變相說明此事與我無關,我是來解決問題,不是來當問題的。
2.當你解釋項目上遇到的問題時,最好從大的角度來出發,不要糾結細節。
多提一些與其他專業有碰撞的地方,轉移大家的注意力。
比如你可以說:“這里景觀效果不好,其實有很多限制因素,比如工藝不到位、土質沉降、材料不好、時間太緊……等等。”
這樣其他專業就可以開始陪著你“訴苦”,你就變成一個有責任心的苦主了。大家也都會理性的看待有問題的地方。
說到底都是成年人,一個項目的好壞牽扯的人太多了,故意說是你的問題,不過就是找個機會,批評下別人,過過嘴癮罷了。不要放心上。誰工作中沒遇到過事啊。
套路玩的深,別把誰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