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悅,一位來自安徽阜陽的小伙,是坪地六聯一家公司的員工,初識王悅是在龍崗區薈萃義工藝術團在南聯頤養院的一次演出服務上,英俊蕭灑的大個頭,筆者見到他時,他正用輪椅小心翼翼的把頤養院的爺爺奶奶們推到演出現場。他于2012年3月加入義工,到現在已整整5個年頭了,5年里他參加了U站、書香義工、禮儀義工和國際賽試志愿服務已達上千次。厚厚的一袋榮譽證書記錄了他的愛心奉獻里程,2015年12.5國際義工日會議當天,作為龍崗區五星義工代表,接受了市領導頒發的五星級志愿者資質證書,2016年評為深圳市第五屆百優義工,贈人玫瑰,手留余香,是一種高尚的美德, 其實無論是做義工還是公益都貴在堅持,王悅能以 “義工”重在奉獻、忘我,在當今大愛之城,深圳,默默認真履行自己義工之路,志愿服務的精神和思想無價!王悅說:“在我獻出愛心的同時,得到的是滿足和幸福,快樂和感動,我沒有豐厚的錢,做不到驚天動地的慈善事業,但我有無私的愛和不懈的堅持,用我的小愛付出行動溫暖這座城市,我會用積極、快樂的心態去感染別人。”“世界的改變不是少數人做了許多,而是每個人都來做一點點。在今后的人生和生活中,我會堅定信念,義無反顧的沿著這條路一直走下去.”他業余時間加入多個志愿者團隊,敬業每一個志愿服務崗位,并一直堅持到現在。生活讓王悅學會了感恩,他說:“愿意盡自己的一份余力去幫助所有需要幫助的人。”
志愿獻血是王悅為社會出一份力的責任感,從小王悅就懂得了血是生命的源泉,從老師和書本上了解獻血不僅不會對人體造成壞的影響,而且可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還會刺激人體骨髓造血器官,使其始終保持青春時期一樣旺盛的造血狀態,并能防止動脈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血液不是勞動產品,它只能依靠廣大健康、適齡的公民獻血來獲取。而且現代科學技術尚不能人工合成和大規模體外培養血液,獻血就成為了臨床醫療機構提供血液或其成分的主要來源。獻血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共濟行為。我國每年有數百萬人次無償獻血,使百萬傷病員解除了病痛的折磨,使數十萬人挽回了生命和家人重新團聚。獻血是人道、博愛精神的崇高體現。宣傳最多的語言和文字就是:獻血是一種救死扶傷,無私奉獻的高尚行為,也是人與人之間愛心的交流,相互扶助的文明體現,2009年11月,他第一次走進獻血車,參與無償獻血。在王悅看來,獻的不僅是血,更是愛心。
在過去的五年里,王悅注重個人能力培養,他總是積極向上,熱忱的投身于義工行動中!在區義工聯組織的每一個志愿服務活動中幾乎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五年時間雖短,但在這五年的時間里,作為一名志愿者,王悅成長了,成熟了。 “奉獻、友愛、互助、進步”志愿者的精神引領,王悅一步一個腳印,在獻出愛心的同時,得到的是滿足和幸福,快樂與感動。義路雖漫漫,吾將上下而求索!王悅說:“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會把志愿者服務當作事業來做,力求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