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己者容
《明朝那些事兒》第一部早在三年前就很火了,不過一直沒有關注過。直到最近它的第七部也就是終結篇出來后,發現它每出一部在榜位上的排名都相當高,便特地在網上查了一下大家的評論,發現它的人氣非常驚人,用“好評如潮”四字都不能確切的說出它的市場。作為一個喜歡買書、藏書和看書的人,發現一本好書是很興奮的,而錯過一本好書是很不是滋味的,于是帶著激動、澎湃的心情,希望在五一小長假期間一讀為快,在五一節前四天冒著不能如期收貨的風險在網上定了一套。
而這次當當網沒有讓我失望,只用了2天就連夜把書送來了。我興奮的啊,連媽媽都很驚訝。“喜新厭舊”的放下看了一半的巴菲特,迫不及待的懷著激動與期待的心情開始了我的明朝之旅。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從1344年-1644年三百年間明朝的事情,以正史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加入了小說的筆法,以作者幽默而現代的白話表述方式講述了明朝的故事。而它的第一部,自然從開國皇帝朱元璋說起。
朱元璋確實是個奇人,作為開國皇帝,造反稱帝需要極大的能耐,開國后的治國也是相當考人的事情,而朱元璋在這兩面都做得很優秀,是他開啟了大明王朝繁榮時代。朱元璋,元末時期的一個放牛娃,爹娘兄弟在潦倒的元朝統治時期被活活的餓死,十四歲出家當和尚,在機緣巧合中加入起義,通過自身的聰慧努力不斷的招兵買馬打勝仗,每一次戰場的交鋒都是非勝即亡,最終打敗了陳友諒、張士誠、元政府,建立大明王朝。朱元璋當上皇帝后,廢寢忘食勵精治國,不僅在他統治時期將國家打造成太平盛世,更是對內建立強國的制度、對外消除侵擾,努力的為子孫搭建一個強盛國家體制,為大明三百年的強盛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當然,關于歷史就不需多說了,主要來說說讀后的總結心得:
一、人都是逼出來的。造反這種事實屬成功率低、死亡率高的事情,一般人都不會輕易去做。朱元璋最后決定造反,以及在造反中消滅元軍的決心,都和家人被餓死的經歷息息相關。父母兄弟被餓死,給幼年的朱元璋極大的打擊,以及他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中長大,不幸的童年讓他從小經歷了一般人沒有的磨難,忍受了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他的內心被磨礪的越來越強大,這也成就了他后來在無數困難的起義過程中以及擔當皇帝角色時超強的能力。這樣的環境和磨難,造就了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歷史再次證明,人都是逼出來了。怎樣的磨礪、忍耐和決心,會決定一個人的意志和能力,從而決定一個人的未來和成就。前段時間,我在一些事情中領悟到一個道理:人最大的強大是心的強大。而很高興在這本書中看到了同樣的一句話,我相信這是一個真理,有了不被打倒的意志、有了不被磨滅的希望、有了相信自己的信心、有了創造未來的決心,也就不會輕易被打敗,不管現在沒有財富、沒有權利甚至沒有能力去改變現在的苦難,但只要戰勝了自己,命運終將會向堅強的人低頭的。而從這個歷史中也學會,人不要太隨心所欲的將就著自己,多給自己一點要求和磨礪對自己會更好一些。
二、軍事中的勝利更多的是靠智慧。經常在電視里面看到朝廷的文將足智多謀,武將卻更多的是一介武夫似乎武將遠沒有文將的智慧。看了《明1》,書中對朱元璋起義中多次戰爭的敘述、對朱元璋及其手下名將常遇春、徐達、李文忠、藍玉等在每一次軍事行動前的精妙布局、出奇不意,思考的必須是后面好幾步的問題,步步為營。軍事中任何一個錯誤的決定,都會造成整個大軍的消亡,容不得半點失誤,而大將在軍事行動中保持的沉穩、冷靜、智慧、決斷,是多么厲害的本領。文中作者對“名將是怎么煉成的”六個階段:軍事兵法、實戰經驗、冷酷、理性、判斷、堅強,看得讓人目瞪口呆,真的如作者所說,可能很多人都有當將軍的夢想,但這活確實不是一般人能夠當的,知道了練就成名將需要這樣,真的還是要慶幸自己是個普通人。看了《明1》,真的覺得看名將們的用兵布陣相當過癮,多想有時間的時候學習學習孫子兵法,相當具有智慧。
三、皇帝是不好當的。皇帝似乎是一個最舒服最高權利的職位,但看了這本書,原來當皇帝也不容易啊。首先所有人都對你虎視眈眈,外敵一心想把你滅了,反賊一心想把你反了,就連兄弟姐妹叔叔兒子,都在想憑什么是你當皇帝。皇帝成了所有人的目標,天天活在提心吊膽中。其次皇帝每天的工作量大的驚人,有點責任心的皇帝都是起早貪黑、忙的死去活來,據歷史學家吳晗統計,朱元璋最多的時候8天收到了1666個文件,近4000件事情,也就是一天要處理200多個文件、400多件事情。真是強人啊,用作者的話說朱元璋這樣的精力不僅僅是鐵人賽冠軍級別,而且耐力長跑也是一等一。當皇帝不僅精力要好,心態更要好。第三皇帝也不是想干嘛就干嘛,需要極強的忍耐力。每一個決定不是所有人都支持的,頂著的壓力也是非常大,需要忍受太多人背后的議論,想要成為一個流芳百世、被世人稱頌的好皇帝,是非常不容易的。就算皇帝有眼中釘看不慣的人,也不是想讓他消失就消失的,很多時候依然需要忍耐。第四,皇帝需要冷酷無情、心狠手辣。好皇帝一定不會是好人。就如朱元璋,他是一個對世人有著很大貢獻的好皇帝,但因為要做到穩固朝野,殺掉所有為他打天下的人,剪除一切對自己現在、甚至后代有影響的一切人和事。皇帝真的是不好當的。
四、深謀遠慮的智慧。朱元璋作為開國皇帝,他對局勢的判斷、對未來的思考、對一切存在并難以解決的問題的處理,無不顯示著高人的智慧。皇帝不能一勞永逸,不是當上了皇帝就可以盡情享樂天下太平。就如雖然打敗了北元,但仍然要考慮到他以后會不會同樣殺回來,幾十年的時間多次安排大軍殲滅北元。皇帝這個中國最高職位的CEO,必須懂管理、懂軍事、懂用人、懂人情世故、懂文化建設、懂法律、甚至懂天文地理、懂工程、懂水利、懂自然科學……這些的要求,需要從小到大的學習。深謀遠慮,也是皇帝必須具有的本領。
五、韜光養晦。多少一等一的開國功臣,到最后都逃不了滅九族的結局。而有沒有韜光養晦的智慧,也決定了人生的結果。千萬不能居功自傲啊,不懂事的人,就沒什么好的結果。現今社會,雖然沒有掉腦袋的擔心,但做人最好還是要懂事一點,這樣少點不利,多點機會,也是一種做人的智慧。
六、歷史很精彩,現在很美好。看《明1》,真的覺得歷史很精彩。一直都很喜歡讀歷史,歷史中很多驚天動地驚心動魄的故事、很多智慧勇敢的傳奇、很多勵精圖治奮發圖強的榜樣、很多讓人深思的前車之鑒,讓人發現原來古人很早的時候就這么聰明,很多很多的案例都指引著現在的我們。在歷史中學會智慧、在歷史中學會面對現在,現在的社會沒有這么多的苦難,我們有更太平和諧的社會去創造美好生活。
《明1》確實如這么多的評價一樣,相當好看,強烈推薦。在看的過程中,“拍案叫絕”、“精彩絕倫”、“愛不釋手”是經常縈繞在我腦子里的詞匯。作者當年明月豐富的的歷史知識、深厚的文學功底、精辟的觀點、一針見血的人物評價、以及非常有個性的幽默詼諧,讓一個人在床上看得笑開了懷。并且以此創新了一個新的讀書筆記方法:畫笑臉。很多精辟幽默的語言讓我不知不覺在旁邊畫上了笑臉,大的小的,單的雙的。對這本書的喜愛,不言而喻。
花了5個晚上讀完了第一部,第二部已經看了不少了,我想《明朝那些事兒》總共七本,我都會讀完的。第一部看完距現在已經有些時間了,現在還是抽出時間來寫心得,因為好書的心得,值得一記。當然,下次應該盡可能寫少一點。
歷史真的很好看,期待明朝之旅下一站的精彩。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