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在大人們不愿過年的感嘆中,在孩子們歡天喜地的迎接中,又一次如期而至。過年仿佛成了一種儀式,以前的過年模板就是:除夕以前接年,各種打掃、預備食材、添置物品……準備的一應俱全。除夕以后過年,在家吃各種好吃的,一家人在一起不是吃就是打撲克、摸麻將,然后是從初二開始開始輪流串門、走親戚,開啟吃吃吃的模式。而如今,卻有了另一種過年方式——旅游。
在初一拜完年后,大多數家庭開車去附近的景點逛逛、走走,一家子扶老攜幼宛如一個小旅游團。而經濟條件更好的家庭也趁著春節這個時機全家老少來個遠途游或出國游,去體驗另一種全新的過年方式,把年過出了另一種高度。
旅游,是一種改變心情、提高眼界的方式,平時工作的勞累、和家人的疏離,都希望在過年時得到放松及彌補。可是在家過年,卻是另一種勞累,天天應酬不同的聚會:同學聚、朋友聚、同事聚、親戚聚……天天不是喝酒就是在去喝酒的路上,,每天醉醺醺的回家,除了睡覺,已經沒多少時間了。而所應諾的陪孩子、陪老人呢?都在一次次聚會中消失。過年純粹成了一種負累。
而過年去旅游這種方式,無疑是一種可以兩全其美的方法,既不用因為陪不了老人孩子而后悔,也不用應酬諸多的聚會,帶著老人孩子出去旅游,既讓他們開拓了視野,又使的一家人其樂融融,也可以以這個借口拒絕掉名目繁多的各種聚會。自古孝道就是結交朋友最重要的因素,和孝者相交,是很多人最看重的。因為陪伴孩子、孝順老人,朋友也不會因為你聚會不到場對你滋生別的看法。
特別是在孩子們面對親情都比較淡漠的現在,過年了一大家子出去玩玩,可以拉進孩子們之間的距離,更讓他們從電子產品中解放出來,感受一下真實的生活場景,通過旅游,讓他們感受一種不一樣的相處模式。而旅游中的不確定性,也讓孩子們學會應對發生的突發狀況。去年我們過年時去外地旅游,由于不熟悉路況,100里的路程兜兜轉轉走了3個多小時,其間還遇到因修路不通的一段路,大人孩子一起推車的經歷,讓我們現在回憶起來也是美好的!孩子們都沒有抱怨,而是出謀劃策應對難關。還有去爬黃山時,山路堵的水泄不通,做索道上山的路挪動了兩個多小時才排上,大家也沒有因為擁擠不堪的現實而心情不快。因為旅游中有很多的意想不到,也有很多的不如意,但更多的卻是心情的徹底放松,是面對一個新的景點時收獲的驚喜。
過年時,別再抱怨沒年味,也別再說什么過年沒意思,你完全可以改變一下思路,讓年變得有意義起來,那就是過年去旅游。在旅游中感受不同的年俗,在旅游中感受別樣的親情,讓年過得與眾不同,讓每一年的新年都給家人帶來不一樣的體驗,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