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提不起勁頭來寫東京,是因為我對于大城市作為旅游目的地,一向是很不感冒。
大城市在現代文明的沖擊下,越來越變得高度同質化:鋼化玻璃表面的摩天大樓,夜晚閃瞎眼的霓虹燈和廣告招牌,穿著差不多的現代人群神色匆匆,沒完沒了的人流、車流、嘈雜……置身東京街頭,除了身旁人說著日語,光是看街道景色,很難和洛杉磯、上海這些大城市區別開來。
如非逼不得已要去大城市,例如轉機,我會把寶貴的時間更多的留給充滿地方特色和風土人情的中小城市。但是旅行和書單一樣,是一個很Personal的事情,我的不喜歡對于別人的來說也許是摯愛。
因為時間問題舍棄了我一直想要去的伊豆,取道東京返回。喜歡伊豆是因為很小的時候看過一部山口百惠主演的片子《伊豆舞娘》,這個地名耳熟能詳。作為日本行的happy ending,怎么也要去看一下富士山吧?
1. 箱根
東京周圍是觀看富士山的最佳地方,例如溫泉之鄉箱根、河口湖等地。乘坐新干線到東京小田原車站,再轉車就便捷的到達日本著名的溫泉之鄉-箱根了。
在飛馳的新干線上,可以遠遠望到山頂還有一些積雪的富士山。箱根是一個坐落在山谷里的小鎮,因為處于火山活躍地帶,這里的溫泉十分豐富,并且都是以家庭旅館的形式經營,和式溫泉自有其特色。來日本,不看富士山、不泡湯似乎都不夠完整。
箱根天是碧藍的,空氣也有一股透明的味道。除了車站附近有人流涌動之外,漫步在山間小道上,偶爾有幾輛雅馬哈或者KAWASAKI的重型機車沿著山路呼嘯而過,幾乎難以看到行人。
沿著高高低低的山路的信步漫游,偶爾有幾個剛洗完溫泉浴,穿著夏日浴衣的年輕情侶從旁邊經過。男兒節即將來到,一些旅館門口掛出了鯉魚旗,充滿節日氛圍。傳說是在古代的日本,只有武士家每到男孩節才有資格掛鯉魚旗,取了中國“鯉魚躍龍門”的吉祥寓意,希望家中的男孩可以出人頭地、光耀門楣。后來漸漸成為遍布全日本的風俗習慣。
日本的家庭溫泉旅館,雖然規模不大,但非常的干凈。我們居住的和室雖然不新,但處處收拾打掃的整潔。我們居住的旅館在山上,店主帶我們在頂樓觀看他引以為豪的山間景色,山間的風沁人心脾。
小時候看漫畫《亂馬1/2》,亂馬以男兒身淋到熱水就會變成女生。我一直就想不明白為什么有男生會冒冒失失的闖進女生的溫泉池,到了日本了解他們有互換湯池的風俗才算明白。
家庭旅館的“男湯”和“女湯”是分開的,一般是到了一定時間男湯和女湯互換,這樣可以讓游客感受不同的湯泉。湯池的門口掛了個小旗子,寫著男湯、女湯。千萬不要走錯門哦!
日本的和式溫泉非常有特色,其中最有特色的是洗浴間。小時候在漫畫里面才看見過的:每個人都坐著一個木頭小板凳洗澡,拿著個小木桶淋水,洗完澡才開始泡溫泉。家庭溫泉池雖然不大但是非常的干凈。當然,也沒有穿著泳衣泡溫泉這種說法。
泡泡溫泉,趕走滿身的疲憊,再喝一罐冰鎮的Asahi(朝日)啤酒,在露臺上吹吹山里清新的風,枕著星光一夜好眠。
箱根最出名的景點是蘆之湖,天氣好的時候可以遠眺美麗的富士山。據說箱根是日本人的避暑勝地,這里的氣溫比起東京來要低上好幾度,蘆之湖畔的風還讓人頗有寒意。
蘆之湖將人工修建的美和野趣自然融為一體,湖水碧藍,清幽寧靜。環蘆之湖徒步的行程是日本之行里最美好的記憶。天氣晴朗,太陽曬得人暖暖的,穿行于蘆之湖畔的樹林間,樹林非常的幽靜,陽光透過樹葉灑下斑駁的光影,而富士山就在湖面的盡頭時隱時現。
走過一片森林公園,大概是本地人熱愛的景點。看不見旅游大巴,也不見游客的蹤影,碧綠的草地上,一家人坐在野餐墊上野餐。
我一直熱衷于探索旅游目的地“景點”之外的地方,不是為了游客而粉飾,而屬于本地人、原生態的地方。而這些地方,通常是攻略不會告訴你的。因為不在計劃里,所以成為旅途中信步探索的最大驚喜。
這些地方也許是路邊一幢不起眼的小建筑,或者一個攻略里沒提到的茶室,或者只是因為你停下來休息時和本地人的三兩句攀談,甚至只是轉角不期然遇到的一棵樹、一叢花……因為徒步去探索目的地,這成了意外之美。
一直記得在加德滿都和幾個朋友徒步穿城而過,見識了本地人的菜市場、牙醫的石頭、街角的燈燭;和先生在越南騎著摩托車爬到山頂,遇到了一座非常巍峨的教堂……如果沒有“亂竄”的勇氣,可能真的沒法見識到別人看不到的風景。
如果僅僅是按照攻略、景點按圖索驥,只會得到一個和別人眼中一樣的旅途經驗。有時候嘗試一下不走尋常路,也許獲得屬于你自己的旅途見解,這更難能可貴。
所以說旅行是一個很personal的事情。找到一個合適的旅伴非常重要,好的旅伴天不怕地不怕,從來不按常理出牌,不管順境和逆境都泰然處之,把它看為旅途寶貴的收獲。
我喜歡走別人沒走過的路,喜歡探索一般游客不屑于探索的地方,喜歡逛當地的菜市場,敢于吃當地人開的、語言都不通的餐館和路邊攤,永遠都在旅途中尋找新意。這樣的行行萬里路,是真正有了行萬里路的收獲。
2. 東京
寫東京的攻略網上隨便搜搜就是一大把了。從到達到離開,沒有喜歡上東京。從走出東京JR線新宿站開始,就仿佛被投入了巨大的油鍋里面:人群摩肩擦踵,聲音一直嗡嗡嗡。作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第一大都市,人太多,簡直多到令人痛苦的地步。
幾個伙伴一起出門,走過熙熙攘攘的人群,一回頭就有一個同伴不見了。出門一整天我都處在”這個人不見了,快找找“的緊張焦慮情緒中,并不享受這個旅程。逛個店鋪,少看一眼就有一個小伙伴淹沒在了人群里,實在心力交瘁。
東京的地下鐵密集如蛛網,各種出口復雜交錯,我們就坐錯了幾次。更嚴重的是晚上回程的時候因為坐錯線路,還丟失了兩個小伙伴。兩個小伙伴在迷宮似的地鐵里面來回轉悠了幾趟才找回來,虛驚了一場。
東京的地鐵非常復雜,出行的前提是要拿到一份靠譜的地鐵線路圖。我們就發現了至少3個不同版本的地鐵線路圖,出入很大。問其他日本人說法也經常不一,搞得人一頭霧水。
對于吃貨而言東京必到之地是”筑地市場“,全日本最的魚生批發交易市場。凌晨4點就開市交易,在這里,可以買到最新鮮的各種魚類,還有傳統日本食材,老饕們千萬不能錯過。
在這里吃到了最地道、最美味的魚生料理。巨大的吞拿魚凌晨在市場里切割拍賣,立刻就被端上了食客的餐桌。各種知名不知名的魚肉鮮甜肥美,咬進嘴里,一種鮮魚才有的脆韌和甜美充斥口腔。
新鮮明太魚魚籽在口腔里迸開,再配上酸甜味的壽司散飯一起塞進嘴里,搭配鮮甜的海藻味噌湯……吃過筑地市場的魚生之后的胃,大概很難再被別處的日料滿足了。
筑地市場給人最直觀的印象是干凈。國內的菜市場一般我不太愿意去,污水橫流,更不要提魚檔。但整個筑地市場雖然全是市肆和小吃攤,地上不見一片垃圾。新鮮的海鮮被切割、整齊美觀的碼放在市場里,標上價格,整個市場雖然人山人海卻井井有條,聞不到一點異味。“清潔,是一種修行。”
東京可供游覽的地方也不少,例如皇宮。皇宮依然是一個小且精致的盆景式建筑,無法和紫荊城的巍峨雄偉相比。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皇宮門前大片修剪整齊的草地,據說馬拉松愛好者村上春樹也常在這里跑步,不知道是不是在這里構思出了他的那本《當我談跑步時 我談些什么》?
很多檔口都提供試吃的小吃。例如你試吃梅干的時候,伙計會拿一個盛垃圾的小桶在一旁殷勤的等待著你把梅子核吐進去。如果不是在這個檔口產生的垃圾,這個檔口是會謝絕你扔垃圾的。整個市場也找不到幾個垃圾桶,這樣自己產生的垃圾只有老實的帶走。
大部分的街邊店都只有一個座位,好吃的店鋪一座難求。不論男女老少就在街邊大快朵頤,和成都街頭的蒼蠅館子狀況差不多。
東京久負盛名的地方還有高檔品牌扎堆的銀座、文藝小清新的代官山、潮人聚集地涉谷,都是旅行者購物必到之地,攻略很多,就不一一介紹了。我們居住的新宿地區也是著名的購物區。因為比鄰歌舞伎町,有很多五光十色的店鋪可以逛。
日本行的碎碎念結束了。如果選擇再去一次,我會選擇關西的大阪、京都、奈良,還有沒有去到的伊豆,以及我覺得很適合去清清靜靜的住個三五天的箱根。東京毫不猶豫的舍棄。
isa-擁有十多年品牌營銷經驗;
品牌顧問/創業者/自由撰稿人/“在行”認證行家;
在行行家:周亮;
堅持原創,表達觀點、輸出價值。
如果本文對您有幫助,歡迎喜歡、關注我給我更多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