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功而逐利,利從何來?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是司馬遷在兩千多年前對世人追名逐利的感嘆,對名利的向往,古而有之,甚至可以說,它源于人性的本能,不然怎么會有“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呢?

功利心,是指人們對名譽、利益的追逐,亦或可以理解為野心、進取心或者實用主義。這是個亦正亦邪的概念,通常我們認為做事情必須要有進取心,要有明確的目標,以終為始,才是積極的處世態度,才能夠獲得成功,然而,現實是它常常被過分解讀、過分運用,使人誤入歧途,不得善終。


我的身邊有一群不安于現狀的、有進取心的創業朋友,走在創業的路上,有的是懷揣著最初的夢想、有的是想做一份自己喜歡的事業,而更多的是,為了“錢”。他們不滿于自己的工作和待遇,想為自己的生活尋找新的出路,但又苦于沒有經驗,沒有門路,空有一腔創業熱血,每天苦心鉆營,想法太多,毫無頭緒。今天想拉身邊的閨蜜做合伙人,小本經營,投個三五萬,似乎說干就要干,失敗了就當交學費;過兩天認識了一位有實力的商界精英,又迫不及待的貼上去,想沾沾人家的“成功之光”。選擇創業項目,也是三心二意,要看什么項目投入少、來錢快。

這樣的人對生活、對自我極度缺乏安全感,不滿足于現狀,迫切想要改變。而這種迫切欲望誘使他們產生投機心理,無視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和必經過程,妄圖釣魚不用餌,天上掉餡餅。他們沉浸在給自己編織的進取心的迷藥里,殊不知這進取心已經演變成了一種急不可耐的欲望,讓他們不能清醒理智的思考,就像熱鍋上的螞蟻,急于逃命,卻已方寸大亂,不知逃往何處。


這個世界奔跑得太快,社會對成功的評價體系也出現了偏差,在這樣的體系中,人們都過早的想要功成名就,為了達到目的,甚至不擇手段、不惜一切代價。所以,我們看到親情、愛情、友情在很多時候也都變成了攫取成功的工具,人們犧牲掉陪伴親人的時間、犧牲掉愛情和婚姻、犧牲掉真正意義上的朋友,每天游弋于聲色犬馬、蠅營狗茍之地,忘了自己是誰,有一天,驀然回首,才發現自己追逐的其實毫無意義,真正重要的,愛、快樂和幸福早已一去不返。

不能享受過程,才是人生最大的缺憾。成功并不是名利,而是對人、對事的熱愛,是每天一點進步的樂趣,是內心的安寧和豐富,是你能立于人間,健康的呼吸空氣和享受陽光,是這一切一切美好的過程,它們才是你人生最豐盛的成功。

對于”功利心“,我們應當有不同的理解,”功”,是你在過程中所做的付出;“利”,就是這些付出回饋給你的美好感受。我們應當有這樣的“功利心”,舍得付出,自然會有回報,有功利自來,無功利何來?

我們終其一生追求“到達彼岸”的境界,“彼岸”難道真的在對岸嗎,或許它早已在這里,在我們每個人心里。


——無戒寫作訓練營第三期第3天,學號35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人因夢想而偉大,不分男人,給孩子更好的教育,給父母更好的晚年,不是全部要讓男人來承擔的。你呢?有夢想的人在翱翔,沒...
    芊潤閱讀 262評論 0 2
  • author Lucas 目錄 序言 第一部分 演講與傾聽 第一章 公共演講 公共演講的力量 將自己的觀點通過與他...
    夏國斌閱讀 429評論 0 0
  • 付說
    真男神閱讀 85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