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8 善于撕碎虛偽假面的毛姆

一本好書的共性之一便是能引起讀者共鳴。

但凡一本不錯的書,書中總能找到一些共鳴點,不同的人共鳴點不同,但一定會有一些。要說哪個共鳴更佳更深,卻不好說。

但要說印象深刻些的,大概要數毛姆了。

之前一直聽說毛姆的筆鋒尖銳,言辭冷峻,對人性的揭露異常不留情面。近來接觸一些他的書,果然不虛。

讀他的文字,總有一種撕碎人虛偽假面的暢快感。他太真實了,既不搞什么反諷會意那一套,也不扭扭捏捏粉飾事實,只坦坦白白清清楚楚痛痛快快將一切都交代出來。

對于不承認自己“惡”的人而言,他是冒犯無理胡說八道,對于開放寬容的人,他是一枚絕好的認識人性的工具。

在他的故事里,大部分都是丑陋的虛偽的惺惺作態的,但也有一些閃光和正義,純善和熱心,可以說非常寫實了。

附上一段其在舞廳時對臺上人群的描述:

“對享樂的追求是促使人類盲目前行的唯一動力,但也正是這種放肆的欲望剝奪了所有快樂。人們像是被大風裹挾著,無可奈何、四處飄渺,不知道這陣風從哪而來,也不知道它要帶人到哪里去。”

“命運之神仿佛凌駕于舞池的人群之上,而他們還在狂妄瘋癲地跳著,似要將死亡的永恒黑暗踩在腳下。”

“他們的眼神兇狠而冷酷,盡管可怕的獸欲讓他們沒了人樣,盡管他們的臉上寫滿暴虐和卑劣,盡管除了所有的惡劣品行之外,他們還愚蠢得讓人無法容忍,他們眼底的痛苦卻一覽無余。”

這種上帝視角實在有些傲慢,可是說得卻一點不差。

這些可憐可悲的被“大風”裹挾著推拉著擠作一團的人們,無可奈何,耽于癲狂享樂的人們,他們多么驕傲自得,又多么卑微可悲,并且是如何地對他們所身處的和未來要面對的一切一無所知啊!


Ps. 倘若不怕被打臉,不會惱羞成怒,沒有玻璃心圣母心,還是可以讀一讀他的作品。可以按寫作時間順序讀幾本其具代表性的書:1915年《人性的枷鎖》、1919年《月亮與六便士》、1925年《面紗》、1930年《尋歡作樂》、1944年《刀鋒》等。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