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也感到不幸福,那么請聽一聽《畢淑敏的幸福課》

“即使一個人的世界正遭遇著罕見的嚴寒,但當這本書從天而降時,便如那和煦的春風、溫暖的懷抱、有力的臂彎一樣,瞬間融化了這堅硬的冰雪,也溫暖了一顆尚存一念希望的人兒。”

上面這句話是我對《畢淑敏的幸福課》這本書的評價。


很慶幸自己能讀到畢淑敏老師的這本書,也很感謝這本書帶給我的力量,那是一種對之前的人生觀、價值觀、幸福觀強有力的沖擊。這股力量會把我帶到一種不斷向上的高度和境界,讓我不斷去感受幸福。

閱讀這本書時,我總想要一口氣把它讀完,這種感覺來自于畢淑敏老師語言文字的真誠,才華學識的淵博,更來自于本書將醫學、心理學、哲學天衣無縫的融合,因此我把本書強烈推薦給大家。

《畢淑敏的幸福課》這本書有一個宏觀的主題——幸福。在這個主題之下,又分別用六章的內容來闡釋和深化主題。

第一章的標題為:定義幸福。也就是告訴我們什么是幸福?幸福有哪些類型?

揭示幸福的本質之后,緊接著進入第二章:量化幸福。任何事物都有尺度,即使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幸福也有它獨特的量化標準。當我們學會用特定的標桿去更清晰的量化它時,我們就會更進一步去接近它、感受它,甚至握住它。

緊隨其后的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都是在說影響幸福的、最常見的三大因素,它們分別為自卑、悲傷和焦慮。

這三大因素雖然很讓人頭痛,但通心理咨詢師畢淑敏老師的一番開導,我的心中如醍醐灌頂,瞬間清明了起來。

最后,經過前五章的鋪墊,畢淑敏老師已經為我們掃清了追求幸福的障礙,于是她發出號召:打開枷鎖,勇敢去追求幸福!

如何去追求幸福?

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那就是對自己的人生制定一個有意義的目標,然后去奮斗。

在整本書中都有畢淑敏


老師循循教導的痕跡,她不斷用溫暖的話語和溫馨的文字在啟迪我們的心靈。

如果非要讓我談談影響我最深刻的地方,那就選取第三章吧。

我的自卑來源于我現在已經成為一位家庭主婦,一位賢妻良母,一位二胎媽媽,這些在別人看來似乎沒有什么值得自卑的,但是我的工作圈整天就是圍繞著鍋臺轉,圍繞著孩子,圍繞著丈夫而生活,我沒有收入來源,我的一切吃穿用度,都要伸手向丈夫去要。

久而久之,我發現我的消費觀念在降低和滯后,永遠把孩子的需求、家庭的需求計算在前,然后再來滿足我個人需求。

而我也只是滿足自己的日常需要,不會再為自己添置一些身外的裝飾品,包括價格昂貴的首飾、衣服等。當然出去旅游,偶爾去和朋友一起聚會、唱歌等等,這些計劃更是不在我的需求范圍之內。

于是我似乎變得越來越保守,越來越不想出門,也越來越自卑。

我自卑的認為自己是個一無是處的人,自己只能就是一個家庭主婦,永遠不可能提升自己的地位。我必須做好我自己現在的職責,必須做好飯,必須帶好孩子,才有可能換來丈夫的尊敬。當然,這只是我的心里的想法,表面上我的丈夫是很尊敬我的,他的脾氣還是很溫和的。但從內心深處我是很自卑的。

當我讀到“你的技能也許是炒一手好菜”這句話時,我發覺我有這方面的優點。我現在是家庭主婦沒有錯,因此我幾乎拿得下廚房里的任何一道家常菜,任何一道家常飯,我可以把孩子和丈夫的胃照顧的妥妥帖帖。

想到這里,忽然覺得我的技能、我的優點不止這一點!我還經常看一些書,看書的速度特別快;偶爾寫寫文章,質量也不算太差;天生就喜歡畫畫的我也偶爾拿起畫筆去描摹幾幅畫作,相似度可以達到百分之90;我手工做的也很好,可以剪紙、辦報、布貼、花朵貼……我勤勞、誠實、勇敢、口才好……

仔細算下來,我會的技能和優點竟然有這么多?我的嘴角不斷在往上翹,一下子內心充滿了陽光,仿佛蓄積了數月的壓抑瞬間煙消云散了。

突然覺得這是一本心理解壓書,不僅解決了我的心理問題,而且讓我的內心在不斷升華,不斷給我提供一種向上的力量。


我特別想借用一句話來評價一下本書:“有病治病,無病防身!”當然,我所說的這個病,是心理疾病,也就是本書中提到的比較普遍的“自卑”“悲傷”和“焦慮”。

如果你也感到不幸福,那么請聽一聽《畢淑敏的幸福課》!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