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為近日整理的P2P常識文章中《宏觀篇》的一篇文章。
要正確理解P2P,就得首先理解民間借貸,就得了解民間借貸的歷史、好、壞,如此才能真正理解P2P。
=======================正文==========================
P2P的金融本質是民間借貸,一些平臺不愿意將P2P與民間借貸扯上關系是覺得民間借貸名聲過差,但只有投資者了解民間借貸,了解P2P與民間借貸的關系,才能真正理解P2P的風險與收益、法律與監管,才能在自行承擔投資風險的前提下敢于投資。
P2P的金融屬性與互聯網屬性
P2P既有民間借貸的金融屬性,又有透明、無地域/國界障礙、傳播力大的互聯網屬性。
從金融層面看,P2P是公民之間、公民與企業法人之間的借貸,無疑屬于民間借貸。
從互聯網層面看,P2P又是一個交易性質的網站,其傳播力、影響力巨大。對于壞平臺,互聯網會放大其壞的影響,而對于好平臺,互聯網也會加速其成長。
可以說,P2P是互聯網化的、升級版的民間借貸。
P2P與民間借貸相比強在哪里?
1、民間借貸高管都是非金融人士,P2P都是金融人士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出事的民間借貸行業的老板均是土老板出身,毫無金融背景,對金融風險與法律缺乏敬畏,即使經濟形式下滑、國家經濟政策調整卻心存僥幸繼續隨意放貸,風險越滾越大,出事后只會一跑了之。
而正規的P2P從業高管均為學歷高的金融人士,對金融風險具有一定敬畏之心。
這些金融人士過去不從事傳統的民間借貸的原因是傳統的民間借貸的想象空間太窄了,而放到互聯網上做借貸,企業會得到飛速發展和關注,只有在廣大的財富市場面前,才能吸引到素質較高的金融行業人士加入到這個領域來。
2、民間借貸無法資金監管,P2P可以
傳統民間借貸交易只在線下以面談后簽訂合同的方式實現,不可能實現資金監管。而P2P可在線上通過資金托管系統保證賬戶資金絕對不經過平臺,這能解決傳統民間借貸的資金池問題,杜絕平臺插手交易。
注意,當前與銀行合作推行資金托管系統的平臺幾乎沒有,但監管政策出臺后,應會有一批平臺開始在銀行實現資金托管,能大大提升P2P投資者的信心。
3、民間借貸僅針對當地,開拓其他地區業務無比艱難,P2P至少可以在理財端輕松面向全國
傳統民間借貸只能在當地開展借款、理財業務。如欲開拓其他地區業務只能到其他城市開辟分支機構,成本極其高昂。
而P2P網站一上線理財端即面向全國投資者,可快速聚集理財資金。
在借款方面,部分優秀平臺P2P也可以利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的效率低成本搜集全國有需求的借款人。
4、民間借貸投資者往往以老人為主,P2P投資者相對更理性、學習能力更強
傳統民間借貸由于無法面向全國,從效率出發,只能吸引有錢、耳根軟的老人。而P2P平臺的投資者以青中年為主,這類用戶對互聯網工具熟悉,熱衷投資者交流,擅長不斷學習,是相對理性的投資者。
5、民間借貸往往附加高利貸、暴力催收的丑聞,監管后的P2P可有效杜絕
傳統民間借貸由于無明確法律保護收益,往往為減少風險而增加利息、服務費,并在借款人違約后施加暴力催收,社會影響較大。而P2P理論上可做到信息極致透明、資金完全監管,從業人員道德與法律意識較高,發生暴力催收的幾率極低。
6、民間借貸媒體僅報道崩盤新聞,P2P媒體報道更多元化
財經媒體對傳統民間借貸僅限于崩盤后的盤點,以至于一般人對民間借貸畏之如猛虎。而P2P有不少第三方網站跟隨行業成長,全方面記錄、整理了行業的各類事件和知識,對投資者教育和行業呵護起到了巨大作用。此外,本屆政府對互聯網金融的重視也推動了媒體報道的多元視角。
總的說來,P2P是將民間借貸規范化、透明化的大好機會。過去民間借貸存在的從業人員金融素質低、無法監管、無法規模化、投資者素質低、暴力催收、媒體環境差的重大行業隱患,如今都可以借著互聯網的屬性被優化甚至被徹底根治,從而實現將民間借貸納入正規金融體系的目的,發揮正規金融機構較難實現的普惠金融的作用。
專業的理財知識、第一手的投資資訊、有深度的行業分析,
這里不僅有高質量的原創內容,還有業內公認的理財大牛。
更多投資者服務,請關注我們的公眾號:P2PCN
P2PCN -----和投資者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