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的眾多觀點中,“言傳身教”可謂是深入人心。只不過在以往,它僅僅被看做教育能否成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然而在現在,它卻成了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金科玉律,著實讓老吶有些看不懂了。
老吶并不反對其中蘊含的道理,然而,無論是是如何有道理的道理,我們都不能忘記其原本依托的本質。如果這些道理逐漸開始代替其原來的本質的時候,就變得有點面目猙獰了;如果這些道理完全代替了其原來的本質的時候,那么它也就徹底走火入魔,無藥可救了。
當你忙碌了一天終于得閑,坐在沙發上看會兒電視,躺在床上玩會兒手機,或者打開電腦來幾局”擼啊擼“,想必這是現在許多人都經常在做的事兒。然而問題來了,熊孩子也開始看電視、玩手機了和玩游戲了,而且還沒完沒了。
”你都可以,我為啥不可以?“
在被妖魔化的”言傳身教“觀點的熏陶之下,面對熊孩子的如此質問,我們的內心是慚愧的,情感是崩潰的。作為”講道理“的一派,我們此時則只好默默地關掉電視、放下手機,退出游戲。
”孩子,你說得對,咱們都不這樣做了好嗎?“
于是,貌似問題被完美的解決了。然而,我們依然想要看電視、玩手機、打游戲,只不過不再當著孩子的面做了;然而,熊孩子們依然想要看電視、玩手機、打游戲,只不過不再當著我們的面做了。
我們,到底教會了孩子什么???
”你都可以,我為啥不可以?“
面對兒子的質問,老吶默默地摘下眼鏡,露出一雙因為高度近視而變形嚴重的”金魚泡“問小家伙:“爸爸的眼睛好看嗎?”
“不好看。”隨著小家伙的搖頭,老吶等待了許久的演講機會也就出現了。
“不但不好看,現在摘掉眼鏡之后,爸爸都看不清楚你有沒有鼻子……”老吶從自己得了近視眼之后的種種苦惱開始,滔滔不絕地危言聳聽近視眼的種種壞處。然后,又從自己小時候躲在被窩里偷看小說開始,引出看電視、玩手機、打游戲危害更大的道理;再然后,從青少年正處于身體快速成長期的基本常識開始,解答他心中一直存在的“為什大人可以,小孩子不可以”的終極疑問。最后,面對已然作醍醐灌頂狀的小家伙,心中竊笑著拋出準備了許久的解決方案:電視可以看,游戲也可以玩。但是,必須是學習任務完成之后,嗯嗯,我們大人就是這樣做的;但是,一次不能太長時間,一個小時好了,不能再長了。玩手機?堅決不允許!那東西對視力傷害巨大,等你長大了,眼鏡就長定型了,就可以玩兒了……
老吶此時的方法不一定是最好,但一定要強過那些虛情假意、逃避現實的”以身作則“的方法。在我們這個世界中,我們自身并不完美,我們的學校并不完美,我們的社會也不完美。那么,我們為什么要強行給孩子們虛擬出一個完美的世界呢?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