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我來了!

西塘,與烏鎮、周莊、南潯、同里、甪直一并稱為江南六大古鎮。

今天,來西塘,再次感受“小橋、流水、人家”的浪漫詩意,再次感受如畫中的世外桃源,仍如十多年前去烏鎮一樣的滿懷激動與期盼。

先不說柔波蕩漾、沁人心扉的西塘河,不說穿越時空的烏蓬船,不說青磚黛瓦白墻的小橋小家……,只是那延綿數里,串起整座小鎮記憶的煙雨長廊就足以引起我的震撼。

臨河而建、傍橋而市,這是大多江南水鄉古鎮的建筑風格。可依河搭建長達兩千多米的長廊,今天的我還是第一次見到。

進景區,沿著這幾公里的廊棚,移步異景,眼觀的六路,無不讓人如走進歷史,穿越時空里。

一條條狹窄的弄堂,像是西塘的一條條脈管,即流淌著古鎮千百年來斑駁陸離的歷史,又不斷補充著新鮮的細胞元素。給予古鎮不變之中長青,變化之中不退色,上接遠古、下連未來,不斷刷新著西塘古往今來的滴滴點點。

一扇扇斑駁陸離的木板門,在主人們早上一塊塊拿下,晚上又一塊快安上的周而復始、循環往復中,黑色門漆已被風雨侵蝕的露出一片片原木紋理,刻畫著千百年來的風霜與雪雨。

一座座古老的弓橋、石板橋,多少年來,一直默默地駐扎在這里。橋上的游客人來人往,橋下的烏蓬船川流不息。二十七橋波心蕩,記憶著西塘的繁華盛景,也影像著西塘千百年的多事之秋。

那幾處人去樓空的西園、王宅等,雖然亭臺樓閣,雕欄玉砌,流水潺潺,花開正艷,沒有了煙火的熏染,只留下只言片語的時間符號在里面,多了些許一一劃過腦海的紛亂雜念。

一棵棵聳入云霄的參天古樟樹,遮天蔽日。盤根錯節的枝根向外向下伸展的綿延悠長。一朵朵樟樹花如仙女散花,不時落入頭頂脖頸。挨著它坐下來,聽到如點點滴滴的雨點聲。它曾為古老的西塘遮風避雨,也為現在的西塘搖曳生姿。記憶著西塘的記憶,成長著西塘的成長。

著漢服的一位位小姑娘,婀娜多姿。高高的鬢髻,粉黛過的面頰,婆娑飄逸的衣裙,穿梭在熙熙攘攘的游人之中,如仙女下凡,如出水芙蓉,不由自主的被勾走雙眼,隨其移動好遠好遠。

而漢服店內還不乏美女正在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過把癮的欲念時刻占據人心。如時光倒退二十年,說不定我也會走進漢服店,來一次時光穿越,來一次走進歷史的感覺。

就在這天上不時掉下位林妹妹,不時穿行歷史的游覽之中,今天的西塘又多了幾分朝氣,幾分蓬勃,幾分如初升的太陽,把整個西塘映照的青春四射。

幾百名曉滄集團陳店小學六年級的小學生正在進行“探尋千年水鄉,品味傳統文化”的研學活動。在這兩三米寬度的煙雨長廊里,龍騰虎躍的莘莘學子們與柔橈輕曼、嫵媚纖弱的古裝女子,發生著歷史的碰撞,迸濺出時光的火花。如歷經千年的西塘,古樸與現代交融,歷史與浪漫融合,給人一種眼球的震懾,心靈的震憾。

就在接近中午飯點的時間,各種小吃的吆喝聲,各種飯館招攬客人的此起彼伏聲,各種芳香四溢的肉菜香……,充盈著耳畔及鼻腔。游走一晌的肚子也漸漸地表露出不滿的意見——咕嚕咕嚕,一直在叫喚。恰巧這時的“管老太臭豆腐”店就在眼前。

記得昨天下高鐵乘坐的出租車師傅就有提到,說嘉興的“管老太臭豆腐”很好吃: 一點不臭,味道清香,外酥里嫩。

對于臭豆腐一向嗤之以鼻,不屑一顧的我從未對其產生過興趣。只因它的臭味實在讓我難以接受,不敢恭維。去長沙多次,面對一個個排起長隊出售臭豆腐的檔口,面對那一塊塊方方正正堪比墨色的臭豆腐,我總是避而遠之,好怕它的臭味“玷污”了我的嗅覺。

今天面對這臭豆腐的原色,沒有聞到刺鼻的臭味,我有點心動,有點想品嘗一口的小沖動。

大份十塊二十元,小份七塊十五元。我只是想買一塊嘗嘗,即使小碗的七塊對于我來說也著實太多。

恰在這時,一對中年夫婦也只想買半小份,我們合伙要了小份裝。支付七元拿了三塊。

看著這三塊臭豆腐,還挺有食欲。由于不敢吃太辣,只用勺子淋了一點點放在豆腐上。

小小的咬上一口,稍稍透出的一點點臭味瞬間被其香味所包裹。外酥里嫩,味道獨特,還真好吃。

今天讓我開了從未吃臭豆腐的戒,這種感覺,真好。

…………

西塘,這座擁有千年歷史的江南古鎮,窄而幽深的小巷、弓平不一的石橋、碧綠清澈的河水以及依水而建的古樸宅院,皆以樸實靈動的魅力,將自然與人文完美結合。無論是漫步煙雨長廊、乘船徜徉曲折蜿蜒的西塘河,還是品嘗地道美食、欣賞古典民俗,都能為你帶來一段難忘的時光。

一半詩意,一半煙火,一座古鎮,一條老街。在西塘,從長廊到蓬船,從小橋到流水,從漢服到西裝,從手繪到手機的咔嚓聲響,都猶如夢境一般,讓每一位來訪者仿佛穿越時光,回到那個充滿詩意的江南水鄉。這是一場與江南的詩意邂逅,這是一次時光的穿越,再會一段屬于自己的江南詩意時光!

西塘,我來了,戀戀不舍。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