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寫完第三件事,感受到兒子的成就感,我以為那件事算是最終結果了,然而事情沒我想像那么順利。
晚上,那時我正在看《課程摘要十》,兒子也湊過來看,剛好看到姚烈拼的那些玩具兒子眼睛都直了,嘖嘖贊嘆姚烈的厲害:那么復雜的圖都能拼岀來,然后指著那個圖片高興地和我說:“知道吧,媽媽,這就是樂高。”(因為有次他跟我說他買的玩具叫樂高,那時我跟本沒耐心聽,直接就回了:什么樂高,我不懂什么是樂高。)
之后他離開了會兒后又再來到我身邊,站了下后跟我說:“媽媽,我真的很想要那個玩具……買了那個以后我都不買了……”我聽后愣了下,原來他還是惦念著那個心儀的玩具。看著他可憐兮兮的樣子,心想算了吧,干脆給他買了吧。但轉念一想,這不就前功盡棄了嗎?還是不行。
于是我看著兒子說:“等你錢夠了再買也不遲”
兒子焦急道:“等我夠那么多錢時,那個卡車都被人買走了。”
我繼續堅持:“那也是沒法的事,在你沒那個能力的時候要學會等待。”
兒子有些無奈的走開了。一會后拿著一打疊得整整齊齊的錢交給我,很失落的和我說:“媽媽,這些錢都不是我的,給你吧,我先睡了~”
夜,安靜。
我,一顆媽媽的心卻開始不平靜了:畢竟他還只是個快九歲的孩子,我這樣堅持會不會打消了他的積極心呢?……
今早,和子走完路后,我繼續和他聊玩具的事,知道兒子是確確實實很想要。于是我告訴兒子媽媽還有個方法:就是先幫你付錢,但是你這個錢還是要你自己去勞動的,可以分期還給媽媽,你自己想想憑自己的能力,每個月可以還多少……,還有就是多看幾家玩具店比較下后再買。(因為菜市的兒子常光顧的那家價格與產品太不匹配)
兒子很開心,滿口說這個方法好。
下午我帶兒子來到批發城。逛了幾家玩具店后,兒子開始懂得價格和產品之間做下比較。最終卻是選了個50元的但比較復雜的樂高。兒子承諾他可以完成50元的還款,他相信自己有那個能力。看著兒子手舞足蹈拿著樂高又蹦又跳的高興樣子,我選擇了相信兒子的能力。但同時也明白這后面還有我很長的堅持,包括幫助兒子最終積累夠50元,估計還有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