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旅行,有什么了不起

從2016.5.4在米蘭看完當爺的VVIP演唱會之后我就暗暗發誓,一定要把米蘭當做這輩子我最愛的城市。


說這話的我,當時,還沒遇見威尼斯。

清晨的威尼斯


1.威尼斯初印象

意大利境內的交通我都選擇了火車。憑良心講,意鐵大概在歐洲范圍內真的屬于很實惠的價格。從米蘭(milano)到威尼斯(venezia)耗時2個多小時,30多歐搞定。


初到威尼斯,不得不提一件要命的事。在歐洲一路浪過來。我的習慣從來都是到達之后隨手車站或者機場拿份城市地圖+一張嘴大膽問就基本可以暢通無阻(前提是能聽得懂西意兩國彈著大舌頭的口音=3=)。


唯獨就威尼斯因為沒有流量去谷歌吃了很多的虧!!!(敲黑板,血的教訓)


威尼斯在意鐵網上有兩個火車站,我選的市中心那個。出站就是威尼斯最大的碼頭船站。

市中心火車站


單次坐船7.5歐,買的兩天通票30歐(但事實證明還是沒必要買,因為兩天里沒遇到一次查票,為此我還心疼好幾天我的幾頓飯錢就這樣沒了TAT)


本來谷歌到定的旅館要在Accademia(學院橋)下船,但我太相信直覺了,記得之前看的另一個站距離差不多就提前下了船。然后,悲劇就這樣開始了。


旅館位置特別好,圣馬可廣場,最市中心的市中心。怪只怪威尼斯的門牌號設置太蛋疼了。


一個人拎著行李箱穿行在小巷子里,時不時還要爬樓梯上橋下橋,從主干道的5000多號門牌我要找我住的1919號,內心是完全絕望的。

而且更絕望的是當地人也完全搞不清他們門牌號是怎么排的。后來碰到一個老大媽彈著舌頭給我指路,顫巍巍的給我使勁兒畫圈圈,憑著驚人的語言(xia)天賦(meng)我才猜到這個鬼地方門牌號是按環排的。


沒錯,不知道啥時候被淹的屁大點地兒,搞得跟環線似的。(微笑臉)也就是說我完全有可能在這種四通八達的雞腸小巷里,發現5000多號旁邊是3000多號,下一家可能又到1000多號,完全沒有邏輯性,可能找一輩子也找不到。


然而最后還是找到了(????ε???)在我轉了兩個半小時之后。


只因為在第一個分叉路口就有個賣東西大叔給我指路指反了。不知道他是不是故意的,反正我會一輩子記得他。

2.海邊,海邊,海邊

到旅館給麻麻微信報平安已經是下午兩點了,又累又餓,問前臺好吃的餐廳就馬不停蹄覓食了。


這是旅行的第二站,已經養成了一個人吃大餐必點酒的壞習慣。陽光特別好,大家都坐在遮陽傘外的庭院就餐。周圍都是三三兩兩,當地人的餐館更是沒有常見的亞洲游客的面孔。點了海鮮意面配冰啤酒,拿了配餐的面包和邊上的鴿子玩得開心。

超滿足的海鮮意面


他們眼中會如何看待我這樣一個落單的亞洲女孩呢?不去在意,雖然有些羨慕可以喝著酒聊著天的男男女女,可是我可以給我的鴿子們取名,撕每一塊面包扔向它們的時候,我也是心有偏愛的。


最喜歡的莫過于不用考慮時間,不用知道目的地,只憑著心頭所好,眼睛去的地方腳就跟上。

學院橋一瞥


過了橋才發現學院橋就在五分鐘的路程里。橋頭的夏日,有小女孩拉著爸爸的手蕩著秋千下臺階,有安然的藝人在風里飄散手風琴的音符,有攜手的戀人在橋頭和身后的教堂合影。


鼻子嗅到海風的咸腥,一直走就看到了威尼斯本島的最外圍。兩岸擁擠排列的房子一瞬間就全敞開了來,任由一片開闊的海水沖擊著視野。


除了發現海邊的浮標,木樁下都系著長長密密的海帶外,還發現了一個人的休閑方式,偷著樂。

美好卻脆弱的木樁小棧


延伸到海邊的有一座座小木橋,有離得近的,坐滿了人。也有偏一點的岸邊,遠到天邊般的獨木小橋,一個人跑過去躺著曬了很久,起風地時候走回來才發現下面的木頭早就腐朽脆弱,完全是靠鐵鏈拴著邊上的鐵皮小屋,風大了都能和水一起晃動,后怕了很久。

靠花接客


各家餐廳都使出渾身解數,艷目的花兒真的都開在心尖上。


一路見到了這種小巷子。繞個彎抬頭驚鴻一瞥,陽光下閃著光的就是最美的教堂。

像圣光降臨般


在歐洲,在教堂前,免不了俗的,要坐臺階,要曬太陽,要聽鴿子在身邊咕咕咕咕。

3.出門就等于迷路

回去休息了一下再想出門買水果買酸奶,還是不記事不看谷歌,又是一次大冒險。


可是就在我無頭蒼蠅亂轉圈的時候,看到了夕陽下的圣馬可廣場,看到了夕陽下的教堂,看到了華燈初上,海風中小店鋪從招徠生意到匆忙收業,看到了最美的嘆息橋。

天際初顯淡粉的光暈


也算一種驚喜吧。

貢多拉在沉眠嗎?


說是做攻略,可是去到的每一個城市,都對著名的旅游景點心生恐懼,怕人多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想像這樣,不期然地兜兜轉轉到達,不帶目的性的發掘,反而喜悅更勝。


趕在貢多拉船夫的歌聲消盡之前,回到旅館,本來可以發生的一段小羅曼蒂克,被我不經意扼殺在搖籃里。

船夫的歌聲悠揚在每一個曲折小巷里


3.邂逅失敗

出門在外,青旅是最佳選擇。然而又不是每一個都可以訂到女生間,而淡季的時候,房間里就只有我和另一個英國小帥哥。


一起坐在庭院里乘涼,小帥哥給我講白天去到的彩色島和玻璃島,正好第二天沒有安排的我就順意笑納了這份完整攻略..(?ω?)


一邊聽著倫敦腔耳朵懷孕一邊默默感慨歐洲人自帶的語言buff..混血家庭出生,所以英德法意西都說的特別溜。愉快地聊完之后還互加了臉書約著第二天一起吃早飯...


然后,就沒有然后了...第二天在路上啃雞蛋沙拉三明治才想起這碼事...腸子都悔青了...


4.玻璃島和彩色島

從本島去到彩色島和玻璃島需要轉船,從穿梭市區的小小船變成載客量很大的大大船。


玻璃島,顧名思義,威尼斯盛產三寶,蕾絲、面具和玻璃。一下船繞著海邊走就找到了一家展示做玻璃的加工工廠。

亂逛發現的精美店鋪

加工作坊的觀摩


看著一小團軟軟的玻璃被環在鋼架上在掌間細細雕磨的過程是很有意思的。因為可以看到玻璃的初心,它清脆多彩質地下隱藏的,原來是這樣一個柔軟如面團的靈魂。

橋頭的小花都是玻璃的


彩色島承包了票圈裝逼的大部分顏值照片,因為實在太美了。

彩色島

彩色島

還是彩色島


島上每一座房子都刷成五顏六色,據傳說是等待丈夫回家的妻子們為了讓自家的房子更容易被丈夫記起,可是傳說對我而言,只是冷冰冰的傳說。和Angelo的相識,才是難忘的一段經歷。


或許獨自旅行的人有種吸引人的特質。當我在他的小店里逛到第五圈的時候,他終于放下手里畫著的那個瓶子,開口了“你或許想要買點什么嗎...”

帥帥的angelo大叔


索性就大大方方地說想看著他畫畫。看著他窩在柜臺后面的第一眼就被迷住了,滿墻雜亂的未完成品,裝飾的小木板,石頭,空瓶子,都有他隨手畫過得草稿痕跡,而上面都始終如一的畫著島上的彩色房子。

他和他的小房子們


我喜歡這樣一個島,可是我不能想象這樣一個小小島上原居民的生活。


它是美麗的,絢爛多彩的,屬于游客的,可是又是隔離的,落后的,不屬于生活的。


而這個可愛的小大叔卻用著生活的熱情在經營,在驕傲地畫著生長的地方,畫著夢里的每一片色彩。


不是傳說給彩色島帶來了色彩,是島上可愛的居民,他們本身就是最美麗的顏色。

島上出沒的喵星人在太陽下,全軟軟地攤在地上,化成一團團丸子,任情撫(蹂)摸(躪),貓奴表示一本滿足=3=

''瞅啥瞅,沒見過睡午覺嘛''


ti amo,venezia


第三天的清晨,在晨曦中,告別了威尼斯。

別了,威尼斯,讓我再看你一眼。


Ciao,firenze.


(下期預告:佛羅倫薩)

?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