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月滿中秋
? ? ? 自古以來,明月便是中國詩歌中的常客,古往今來,多少詩人曾發出對月的追問與贊美:李太白曾道:“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蘇東坡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币灿兄惽ぶ睢W蠲啦贿^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中的“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中國人對月有著一種特殊的情感,也正是圓月使得中秋節多了一絲溫暖,使得人們對中秋多了一份向往。
? ? ? ? 皎潔的月亮是孩童口中的玉盤,寓意著美好與祥瑞。而圓月不僅是家人團圓的象征,也是遠方游子對家人思念的源頭。正如蘇軾:“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钡母锌汀暗溉碎L久,千里共嬋娟。”的期盼。
? ? ? ? 中秋月明中,我們讀到的可能是一份在外惆悵。是白居易《中秋月》中“萬里清光不可思,天仇遺恨繞天涯。誰人隴外久征戍?何處庭前新別離?!蓖姷目稍乔Ю镏夤枢l的月亮,我頭頂天空中的月亮是否將月光灑向故鄉?身在異鄉,戍守邊疆數年不得歸,心中是有多少失意與思念,便怨這月亮“照他幾許人斷腸,玉兔銀蟾遠不知?!敝星镌乱怪泄闯隽硕嗌偃说男氖?。
? ? ? 《采桑子》中“恨君卻似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團圓離去,反反復復,正如月亮的盈虧,沒有長時的圓滿。
? ? ? ?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無恨月長圓?!比耸篱g沒有長久的美好,正如朔、望的交替,若是月亮一直充盈的掛在夜空,何來人們對滿月的向往與期待;若是家人從不曾分離,何來團圓之 說。
? ? ? ? 于丹曾寫道:“中秋的明月是天心的圖騰。千古中秋月夜,不變的是中國人的心靈?!笔堑?,我們自始至終懷著古人傳下來的情節,懷著對團圓的向往,懷著對月亮得喜愛。
? ? ? ? 月滿中秋夜,團圓亦此時。
文心與新聞傳播學院? 馬長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