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之謙在真人秀節目《明日之子》里拂袖而去,贏得了一片叫好。
在叫好的人那里,這件事是這樣的:二次元選手荷茲和趙天宇PK之后,原本投票給荷茲的星推官薛之謙突然爆發了,說自己并不愿意投票給荷茲,是在節目組授意之下投票的,本來為的是“不讓荷茲輸得太難看”,但沒想到,荷茲卻因為他投的票晉級了。薛之謙憤然離席,導致直播中斷,盡管半個小時后他重新坐回星推官的席位,但一個非常轟動的事件,就此造成了。
人們認為,薛之謙揭開了選秀節目最大的黑幕——所謂的評委,其實都是裝裝樣子,主辦方想讓誰勝出,誰就能勝出。薛之謙拂袖而去的新聞和視頻片段流傳開之后,他贏得了“耿直”“真性情”的贊美,在微博上獲得了人們的一致擁護。
但“娛樂資本論”對整個片子進行認真觀看之后,卻得出了相反的結論。在之前的節目里,薛之謙對荷茲的態度反反復復,讓人非常迷惑,“娛樂資本論”認為,薛之謙場上的表現,是和劇組合謀的結果,但也不排除玩脫了的嫌疑。
那么,人們為什么一邊倒地站在薛之謙這邊呢?“娛樂資本論”給出的解釋是,第一,人們不喜歡虛擬偶像勝出;第二,選秀比賽的黑幕傳說,讓人們渴望揭黑英雄的出現。
這樣的例子并不少見。2009年,“快女”20強比賽中,包小柏因選手晉級問題憤然離席后新浪網放出調查:“快女評委包小柏與沈黎暉你支持誰”,92.1%的人選擇支持包小柏,搜狐網有類似的調查,58.9%的人選了“包老師太帥了,很有個性”。后來的10強賽中,巫啟賢等評委,在沈黎暉、高曉松和場外的小柯力挺曾軼可的同時,依舊揪住她的唱功不放,認真地表示:“你的唱功還有表演方式不夠系統”,給曾軼可的晉級帶來了阻力,于是,在直播進行的同時,網友已經瘋狂發帖,稱巫啟賢才是“真漢子”。
同樣的情景發生在2006年的《夢想中國》上海海選中,23歲的沈陽選手閻浩出盡百寶要評委讓他晉級,身為評委的伍思凱終于忍無可忍,拍案離席,全場嘩然,同樣身為評委的李詠卻主動找到閻浩,與他傾談近20分鐘,令閻浩道歉認錯。但網友一邊倒地支持伍思凱,認為他真性情,認為李詠固然會做人,但也很虛偽很會裝。
十分意外。這還是我熟悉的同胞嗎,這個人群,和那個盛行中庸之道、動輒以“顧大局”為由壓制個性訴求的,是同一個人群嗎?這種意見,是女人捂著被丈夫打出來的青眼窩去離婚,也會被語重心長的和事老進行勸誡的土壤里培養出來的意見嗎?人們當真這么熱愛不合作者嗎?
看起來,人們擁護的都是那些不合作者,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中國人都是活給別人看的,在種種有形無形的框架里,在利益的秤砣前,在文化的民族性格約定俗成的為人處世方式里,小心翼翼地改變自己的形狀,把自己放置進去。 所以,每次遇到這樣的測試題:“林黛玉與薛寶釵兩人,你愿意作哪一位?你愿意娶哪一位?”被測者多半即刻回答:“薛寶釵!”生怕略有猶豫,都會沾上林黛玉的晦氣。
但在內心的最深處,我們總在為那些不合作、不按排理出牌、敢于表現自己真實想法的人叫好,網絡空間正好提供了這個可能性,薛之謙憤然離席的片刻,觀眾精神為之一振,身心得到釋放,他做了人們不敢做的事,給每個人出了一口氣。人人心中都有一個林黛玉,都有一個憤然離席的伍思凱、包小柏、薛之謙,都有一個蔑視權貴的李白、為情拋卻江山的愛德華八世,盡管在現實中,他們從來都不是我們行為的標桿。
所以,不論薛之謙為什么要拂袖而去,人們都不會深究,人們看到的只是自己愿意看到的,就算事情看上去不是那樣,也會得出符合自己心意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