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幾歲的你需要明白:生活不易,想放棄

成年后,讓自己覺得難的事情太多了,想放棄。

2012年,我住的地方,離公司差不多20幾公里,來回坐車需要兩個多小時,其中包括等公交車,騎單車,等地鐵的時間。去公司的路走的多了,我練就了一項能力--總能準時到公司,只要有任何一環出了點錯就有可能遲到,于是一路上都提心吊膽,緊張的像打仗。

今天我像往常一樣,站在公交車站等車,78路、41路...一輛輛從我眼前經過,唯獨不見我想要的170路,心里一萬個草泥馬飄過。旁邊的人都一個個上車了,我等的車卻遲遲不來,猶豫半天掏出手機叫了個拼車,剛打到車沒過多久,170公交來了。瞬間,我被混合的復雜情緒占據,前一秒心有抱怨:“經過那么多車,路過那么多人,我還停在原地。”后一秒暗自神傷:“是坐在滴滴車上心疼打車費,還是坐上公交哭它慢,”

生活貧困潦倒的我,糾結再三,還是決定上了公交車,心情稍微放松了點,當我準備取消拼車的時候,卻發現已經過時了,需要支付3元責任費,我恨不得一個電話飆到滴滴北京總部,電話沒好意思打,到公司搶了個同事發的兩塊錢紅包,算是平衡掉了。

3元錢是不多,也不差這點錢,但對于當時我的來說,我省個錢容易么,大太陽下等了二十分鐘車,都已經這么難了,生活還總是戲謔我。

我也曾經擁有那樣簡單而奢侈的日子,不知道什么時候,一切都變成了Hard模式,一切黑暗預言似乎都靈驗了。

人生不易,有的時候真想放棄。

比如上班這事,當面對每天來回四個小時上班路程的我,再加上路途上的突發情況,我時常想放棄。更何況認為時間就是金錢的我,是一分一秒都不敢耽擱的,現在卻因為生活,要在路上浪費四個小時,還可能會為了幾塊錢心里不痛快。

住得遠了,房租便宜了,似乎就等于一個月省了幾百塊錢。然而,真相是只有上班路途艱辛,和生活中有意義時間的浪費。

這幾乎是每個剛步入社會不久的人都煩惱的事。我們總是被生活奔波的疲勞和對金錢的算計包圍。掙扎變成焦慮,反復怨恨、厭惡,又無法逃脫。

算來算去,忙來忙去,還是時長敵不過苦難的歲月,太難了。

當你在朋友圈曬著自己早起的天空,寫著:“一定會越來越棒的,加油哦”,你心里其實知道--

“一定會越來越難的”

“加油哦”

生活中,乏力感帶來的不止上班這一項。我們控制不了的,還有和我漸行漸遠的家人。

2012年,我離開家鄉,只身一人來到北京,北京很大,大到分好多好多環,上班在第一環,住在倒數第一環,后來經過幾年打拼,慢慢從倒數第一住到倒數第二、第三...

我開始賺到很多錢的時候,我以為我會開心。但是我卻怎么也開心不起來,來到這個城市,多少錢都沒有存在感。一個人的時候,站在200米高的360度玻璃包圍的寫字樓,端著咖啡,遙望遠處的家鄉,什么都看不見,我真的懷疑這些獨自奮斗的意義何在,該不該繼續。

當我下定決心去追夢的同時,我也同時決心和父母梳離。我離北京中心越近了,離家鄉父母卻越遠了。我不愿意留在落后的鄉鎮,最終我也失去了它。

我希望永遠給父母最好的,無論是物質還是精神,但兩者兼顧實在太難。

很多時候,我們為了自己的夢想,為了自己能獲得更多更優質的資源不得不離開。隨著我們見到的認知能力的提升,有時候,你真的跟爸媽沒話說,你真的克制不了發脾氣,你真的沒法接受他們的某些觀念,你也說服不了她們,她們也說服不了你。

選擇追夢,還是孝順?太難了。

我們被這個功力的世界捆綁死死的,動彈不得。

年少的時候,世界對你來說就是追夢的地方,你可以心懷夢想,無所畏懼。長大后發現,世界哪是追夢,簡直就是噩夢。你看清了現實中職場是殘酷的,創業是艱辛的,生活是不易的。夢想對你來說已經變成了追求物質的現實。

于是大家開始歌頌過去的簡單,現在幾乎任何事情你都需要精心計算投入時間和產出比。你越來越覺得,你的人生是一座精確無比的大樓,不允許有1厘米的誤差。

但是,你還必須得承認,你認真做的事情,你累死了付出的事情,結果還不如你所愿。

工作上,你對領導掏心掏肺的進行一些建議,你以為你是為公司好。結果領導認為你閑著沒事做,完全不聽你這一套。

友情上,你把心里的哭悶都向對方傾訴,有事沒事請人家吃飯,以為找到了真朋友,就該時刻真心相待。結果在別處聽到你的八卦,看錯人了。

愛情上,你拼命賺錢,努力工作,你想給愛人更多的面包,以后不至于為生活發愁。結果,人家根本不在乎你的面包,是你多慮了。

現實就是這么沒良心,但你還是要對它有良心,你還是渴望遇到一個好領導,交到一個好朋友,談一個好愛人,不然你有什么辦法,不能不過了吧。

我們都從單純的dreamer,變成了生活的slaver。身份轉變后,才發現上船容易,下船難。

人生在世,都不容易,想要放棄,卻發現除了修行,別無他路。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梁啟超說過,人生有四趣。 勞動,游戲,藝術,學問,但我認為這是因。 四因得四果。 我來說說果。 既要有提刀立馬定乾...
    貓黍閱讀 439評論 0 1
  • 蛙叫蟲鳴不成夢, 依欄把盞問晴空: 廣寒宮里桂花樹, 老枝可有新芽萌。
    見文成行閱讀 222評論 0 1
  • 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一個人的日常活動,90%都在不斷重復原來的動作,習慣動作是潛意識,無需大腦思考,無需用意志去控...
    苗月紅閱讀 167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