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設計師的開悟書——《視覺鏈》讀書筆記

4月15日參加了一個設計分享的線下活動,其中一位分享的老師是攜程UED高級視覺經理吳佳敏老師,講了視覺設計層面的一些技巧和方法,作為小白的我感覺受益匪淺,于是回家便下單了她寫的書《視覺鏈》。

今天剛剛看完一遍,感覺內容分類細致,干貨滿滿,能為剛入行的視覺設計師打下一個比較好的基礎。不過也有些一帶而過的內容,大概是因為書中的內容太多不便于詳細講解,不過也是給閱讀者打開了一扇大門,不是都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嘛。

下面是對本書中對我最有幫助的內容的一個記錄,這樣也算有輸入有輸出啦。

一、視覺信息層級

當用戶在瀏覽一個頁面時,設計師的理想狀態是讓用戶按照頁面設計的順序來讀取內容信息。而對用戶來說,讀取內容的方式和順序只會按照他個人的喜好,如閱讀新聞、看美圖或者查找他需要的信息等。在這種情況下,就要求界面能抓住主流用戶特征,將重點“推送”給他。而這也就是視覺設計師要建立良好的視覺層級給用戶的原因。

界面的層級布置是由功能、操作、內容等按照需要的優先級進行排列組合的。

建立信息層級的方法

位置:當眼睛偏離中心時,在偏離距離相等的情況下,人眼對左上的觀察最優,依次為右上、左下、右下,因此左上部和上中部被稱為“最佳區域”。

眼睛沿水平方向運動比垂直方向運動快且不易疲勞。 因此如果想要體現并列關系,左右排列更合適。

大小:重要的元素大一些,并且要與不重要的信息的大小拉開差距。

距離:降低背景透明度,拉開視覺距離,產生空間層次感。或增加投影,使重要元素好像與其他內容不在同一個平面。

內容形式:圖片比文字更易吸引人的視線。

色彩:暖色比冷色給人距離更近的感覺。高反差的顏色比低反差的顏色更吸引人的視線。

界面層級示例

二、視覺稿的自我審查方法

將設計稿在PS中進行去色-反相-高斯模糊可以制作一個簡單的界面熱點效果,從而檢查界面的層次是否合適,布局是否平衡,從而改進設計。

將設計稿進行去色-反相
將設計稿進行高斯模糊處理


三、圖標

1.圖標類型分為表意功能性icon和標志性icon。

表意功能性多用于標簽、標題、按鈕、導航、信息提示等。以線性圖標和面性圖標為主。

線性圖標的層級稍弱,不會搶了其他內容的風頭,且用在導航上能讓用戶快速識別內容。

面性圖標層級較高,能讓用戶一眼看到每個功能的不同。

層級:彩色面性圖標>單色面性圖標>線性圖標

標志性icon多用于手機桌面、電腦桌面、移動應用的標志。

2.圖標的繪制需要統一體量感

即在同樣寬高的情況下,在這個面積里占有的比重大的icon會比比重小的icon在感覺上更大,因此為了感官一致則需要稍微縮小比重大的icon。

我繪制的線性圖標


四、競品分析的方法

1.選擇核心功能相同的目標作為競品

2.從界面層級分析競品,通過對比以及前面提到的設計自審方法改進界面。

3、從界面風格分析競品。從色彩數量、色彩占比分布、層級、字體、字號數量、icon和按鈕風格,整體視覺設計風格分析。取長補短。

最終目的是通過競品分析提高產品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而核心競爭力往往體現在差異性。


以上就是今天的筆記,更多內容請閱讀《視覺鏈》~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