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還記得第一次寫@蕭秋水老師《這一生,靜待時光檢驗》的書評的時候和教主在微博上的那段對話。
當時教主問我是喜歡在手機上還是電腦上記錄文字,我告訴她現在更喜歡用手機去記錄些事情,甚至一部分書評都是在手機上完成的。
“那么,你都習慣用那些工具來做記錄呢?”
我脫口而出:“小米便簽和印象筆記。”
彼時我還沒有用有道云筆記,對小米便簽和印象筆記的運用也僅限于記錄一些雜事和生活靈感。后來慢慢接觸到時間管理和知識管理的相關知識以后,才想著應該把一個工具運用到極致。秋水老師的書正好讓我在合適的時間接觸到了合適的工具。
我最早用有道云筆記是來記錄時間的。說句實話以前手機里裝的時間管理的軟件真不少,口袋助理、時間表、番茄土豆、Mr Time,它們都各有自己的優缺點,問題的關鍵是我從來沒有把一個工具的運用鉆研到極致,總是隔一段時間換一種工具,自己的時間管理并沒有得到一個實質的提升。
秋水老師說:“想要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并協同好他人的時間,既需要好的理念,又需要好的方法和好的工具。”我最開始用有道云筆記制訂的是每日計劃,每天晚上在臨睡前都會在云筆記里面寫下自己第二天自己將要完成和必須完成的事情,后來這變成了我每天的必須要完成的一個日程。慢慢我開始用云筆記做自己的周計劃,再后來就是結合excel做月計劃。在這個運用工具的過程中,我對時間管理有了更深的理解,非常認同教主時間管理五個層次的劃分。現在我開始借助云筆記把自己的時間管理擴大到半年規劃以及全年規劃,這個過程中自己全局思考和把握能力,目標的拆分和任務的分解能力,時間的預估能力等都有了一個明顯的提升。我想有道云筆記不僅見證了我的成長,也更加讓我明白了:記錄,真的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
再后來我自己的讀書計劃、書單、觀影記錄、技能學習、工作計劃等都放在有道云筆記里來進行,生活開始變得越來越有條理。我曾經借助云筆記列出自己2016年自己要讀的書,每讀完一本就用紅色標紅,加上一條刪除線,自己也變得越來越有成就感。
教主的書,從云筆記的使用開始,到如何讓工作更高效,如何高效實現個人知識管理,如何管理自己的時間,從而實現擁有高品質生活的目的,體系嚴密,干貨居多。
現在我們每天花費在網絡上的時間越來越多,時間更加碎片化,我們接觸到的知識也更加碎片,如果我們不嘗試借助相應的工具來學會記錄,那么我們注定還是會處于低效率工作和雜亂無章的生活當中。還好,我們有了這本書來作為參考,入門將變得更加簡單。
寫到這里,突然想起@老秦在TED演講上說過的一句話:所有的工具用到極致就是神器。借助于這本書,借助于有道云筆記這個工具,我相信這句話會變成現實。
現在在手機端完成這篇書評的同時,我也翻看了自己的讀書計劃、讀書筆記、日程表、運動情況等記錄,我發現,有序、合理、有計劃、有總結的生活都是從記錄開始的。
生活,始于記錄,成長,從《記錄,成為更好的自己》開始,從有道云筆記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