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下最近小孩子越來越多。38℃的下午,都有孩子在追著跑。
昨天下午吃了晚飯,下樓去超市。
剛出門,一個四五歲的熊孩子騎著四個輪子的自行車,就飛奔上來,想撞我。
好在我反應夠快,擦身而過。
今天下午下班回來,路過車庫(設計的原因,平時很多人從這里進出)。又看見那個熊孩子,就在車庫門口,騎著他那四個字輪子的自行車,在車庫門口轉圈圈。
后面跟著位大爺,應該是熊孩子的爺爺。他在給那孩子扇扇子趕蚊子。
那熊孩子看見我,估計是昨天沒撞上,記著了,又想來撞我。
“我說大叔,別讓孩子在這兒騎車,大馬路口的多不合適。”
“沒事,他就騎一會兒,我這看著呢,不怕。小區上面熱,他要騎,只好讓他這兒玩會兒。”
……沒事?你當然沒事了。這些過路的人進出的車有事,好吧?
“那也別這兒騎呀,多妨礙人啊。”
“嘿,你這年輕人,這地兒又不是你家的,那么多人進進出出都沒說什么,就你有話說礙著你了?”
我靠,居然懟我。我這是好心提醒好不好。
想了想,算了,這好像確實不是什么大事,車庫保安,以及那么多進進出出的人都沒說什么呢,何必多嘴。
晚上跟一個朋友聊天說起這事。然后他就講了一個故事。
他說之前也遇到過這樣的熊孩子,注意不是一個,是一群,一群熊孩子天天在他們小區花園里撒野。
大人在旁邊跟著,看著孩子們撒野撒得歡,笑得可高興了。
有好幾次遇到,發現孩子玩得實在不像話太缺素質,朋友就說了幾次,每次都差點就跟旁邊的大人吵起來。
小孩子不懂事嘛。玩玩能有什么事。
“以后我遇到這類的情況,我就再也不說了。”
“我改變方法了,我夸他們,我鼓勵熊孩子努力熊更加熊,我還要當著大人的面夸。”
“有孩子看見草地上的兔子小雕像,就坐到兔子舉著的蘑菇傘上面去比姿勢,爸爸很高興在旁邊拍照。”
“我就看,跟孩子爸搭訕,你們家孩子真漂亮,這照片拍得真有創意,小孩子這么小就會拍照擺姿勢,長大了一定會很了不起。”
孩子和大人,聽得都很高興。
有個五六歲的熊孩子,天天騎四輪自行車,花園里各種亂竄。大人后面護航。
“每次見到,我就夸他,這么小年紀自行車就騎的這么好,真厲害,以后可以當專業賽車手。你們家孩子這么聰明,平衡力這么好,可以給他換個成比較矮的那種折疊單車嘛。”
“上個月,聽說那孩子偷偷開了一輛小黃車,在他媽媽的笑聲中,摔斷了胳膊。”
“我還夸過很多熊孩子,花園里偷花的,超市偷零嘴的,在電梯里打鬧的,墻上亂畫的……能給你舉一堆。”
有點像之前網上傳的那個可樂洗鋼琴那事兒。
……
感覺有點黑暗。
我說這樣做,不好吧?這可是暗中使壞?
“哪里暗中使壞了,我絕不偷偷背后教唆孩子,我是當著大人的面。不當大人面,我還懶得說。我也絕不夸那些聽話的乖孩子,那就是真壞了!”
“那些大人既然他自己都沒覺得我那是惡意,還把惡意當好意,那么他又有什么資格,怨別人壞。”
想想也是,面對熊孩子,其實有很多種善意的方法幫助他們改正成長。
可是有些當大人的,他自己不教,也不許別人教,自己蠻不講理,也要小孩子變得蠻不講理,那還能有什么辦法?
世界向你發出了那么多善意,都被你成功的全部躲過了。
當世界的善意用完,只剩下惡意變成報復的時候,那么你就不要怪這個世界太壞。
畢竟先前給的善意,是你自己拒絕了的。這一切都是你自己的選擇。
而這個世界的善和惡,都很難揣度。尤其是那些好聽的話,往往需要當心,并不是真的那么好。一切都看你自己。
感覺哪里不妥。好像又沒毛病。
所以我現在在考慮,下次再遇到那個有爺爺護著的熊孩子,要不要也夸夸他騎車真會選地方?鼓勵他選更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