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源于網絡
世界是個整體,尤其是網絡如此發達多的年代,我們總是容易受著外界的影響。
這影響,常常源于“對比”,而這份對比出于一種心理,我無法說是嫉妒、或是羨慕、或是喜愛,或者學習、或者一種競爭,或者一種規定。也許都有,從這個比較開始,我們去做了很多其他的事情,也許這些事情,基于你自己,你從來都不會思考到的范疇,更不會去做,但是就是這種外界的刺激,所以你去做了。
這種脫離制度與規則下的開始,沒有本心的加持,真的是很難走到最后。
我在前兩年看到中國好聲音的時候,受刺激,就自己買了把吉他折騰,結果格子都還沒有爬會,隨著好聲音的結束,這個想法就告一段落了。至今那把琴都只是孤零零的呆在我家的某個角落里,它的主人怕是都不會拿起它。
那什么是我至今都還在堅持的呢,只能說,應該算是跟文字先關的吧。從小就是語文成績好一點,十幾年來就也在這個方面積攢了小小的信心,收獲一些些的鼓勵。從而發現自己遨游在這個文字世界的時候,是比較快樂的,哪怕有困難,哪怕有痛苦。但都是痛并快樂著。
如果說,沒有從以往一路走來積攢的信心,我不會有勇氣選擇并上路;如果沒有這一路上很多人的鼓勵,我不會憑借一點喜愛,放棄過還再回來。
這世界總有對你相輔相成的一面,但前提是得你先有那顆種子。而不是別人夢,移植在你的心中。這兩者,對于堅持的意念驅使,實在是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