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8月10日,我們一行乘車80公里到浙江省嘉興市的烏鎮游玩,早就聽說這里是電視劇《似水年華》和奔跑吧兄弟的拍攝場地,2016年馬云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也在烏鎮召開。
? ? ? 第一眼看到烏鎮給我的感覺,這是一個很古老而又蘊含著濃郁的文化氣息小鎮。烏鎮距今已有1300年的建鎮歷史。除了擁有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風情和精巧雅致的民居建筑之外,烏鎮更多地飄逸著一股濃郁的歷史和文化氣息。
? ? ? 進入烏鎮我們都被眼前這份清秀的江南水鄉畫所吸引。心情也感覺格外的清晰,仿佛置身于一個世外桃源。此時我早就將煩惱的事情拋之九霄云外。印入眼簾的確是一卷清秀的江南水鄉的畫。如此古樸、幽靜,那些只能在書卷中體會到的煙雨巷、油紙傘,如今一一映入眼簾。
? ? ? 走進烏鎮大門,眼前是一條狹長的石板小路,彎彎曲曲、古樸而又典雅。路的兩旁是一個個店鋪,大大小小的排列著,給這個清秀的古鎮增添了幾分喧鬧。
? ? ? 漫步在烏鎮的小街上,欣賞著兩旁的街巷和工藝品,古香古色的物品蘊含烏鎮人智慧與勤勞。沿途走著,贊嘆著,我們幾個不約而同的在一架紡風車前停下了腳步。一位老者坐在紡車前,操作這架原始的織布機。手勢如此嫻熟猶如一位少年,讓眾多圍觀人贊嘆不已。紡車對面是間大院,從擺設可以看出,這是一間染房。大院里面掛滿了染好的布料以及染布用的所有設備。這可是烏鎮的一大特色,據一位導游介紹這里的女孩子出嫁時都要用藍印花布的窗簾、枕套、拖鞋以及物什。我順手撩起一塊藍印花布,看著這塊做工精良染布,眼前浮現出穿著藍印花衣服的烏鎮少女,即古樸又自然。
? ? ? 出了染房,幾步間便聞到一股香味,這和烏鎮外面桂花香味不同,香味中有股酸氣,直入鼻孔,經常喝酒的人知道,這是酒香。順著香味追去,一個大院內是一間釀酒廠,這里是傳統的釀酒工藝。這里釀出的就是烏鎮非常有名的“三白酒”。這是現僅存的高公生糟坊,始建于明朝初年,院子里擺著一個古老的磨盤、釀酒大缸等,石磨下面順了一條管子正在往酒缸中淌酒,游客們可以拿起酒杯接上一杯品嘗一下酒香。此情、此景、此味真是令入陶醉……
? ? ? 來到烏鎮,不去“矛盾先生”的故居,可算是白來!因此我在前往烏鎮的車上就幻想著矛盾先生的故居應該是氣派,還是典雅?!來到矛盾故居,院子看上去并不是很大,進門是一個大堂,上面寫著“文學巨匠矛盾故居”幾個大字,這足足能證明矛盾先生的偉大和在文學上的貢獻。對面是矛盾筆下的林家鋪子,這是一個老字號的店鋪,店鋪還保持這原有的擺設,我走進林家鋪子,仿佛置身于矛盾先生的筆墨間。
? ? ? 站在橋上向遠處眺望是拂動的楊柳,輕盈飄拂,此時一條載滿游客的小船從橋下劃過,幾位游客坐在小船上邊滑行,邊欣賞著河邊古樸簡陋的民居。我們也花了90元大洋登上了小船,搖擼在船公的手中緩緩的擺動,激起了層層漣漪,在水中悠悠地蕩漾著,夾帶著“嘩嘩”的細聲,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美景引入眼簾,我深深沉醉在此景之中,也讓我流連忘返。
? ? ? 我真的不舍,舍不下烏鎮,舍不下烏鎮的美,更舍不下這多情多彩、如詩如畫的夢里水鄉!
? ? ? 同烏鎮相比較,西塘離的并不遠,但也不近,二者之間的地理位置還是有一定的距離的。或許正因為這位置的差異,導致成這西塘的建筑風格有區別于其他江南水鄉古鎮。烏鎮具有馬家濱文化,而西塘卻是古代吳越文化發祥地之一(據說烏鎮也在其中),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是吳越兩國的相交之地,故有“吳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稱,到元代初步形成市集,開始生息,繁衍,形成一個獨具的文化時期。西塘與其他水鄉古鎮最大的不同在于古鎮中臨河的街道都有廊棚,總長近千米。這也就我初到西塘的時候,感覺與烏鎮有著不少區別,盡管都是河道頻繁,但其人文文化還是有所兩樣。這廊棚的作用甚大,雨天不淋雨,晴天也不怕太陽曬。
? ? ? 西塘地勢平坦,同烏鎮一樣,都是河流密布,自然環境十分幽靜。置身此地,彷如脫離了凡塵喧囂,在夢中,尋得一世外桃源。西塘也是被河道的區分為八個板塊,但河道上的眾多古橋又把水鄉連在一起,古稱“九龍捧珠”“八面來風”。看著錯綜交雜的橋梁在河道之間搭起,想必從上而望,就是一個密布的蜘蛛網。
? ? ? 把西塘千年的歷史與人文深深的接在了在一起。同烏鎮,西塘也具有晚清時期的建筑風格,其風貌尚存完整,具有較高的藝術品賞和研究價值。鳥瞰全鎮,薄霧似紗,如春秋晨霧,必定黃昏夕照,也是另一番景韻。兩岸粉墻高聳,瓦屋倒影,幽幽沉沉,再是夕陽斜照,漁舟唱晚,燈火閃爍,同友人岸邊酒家小酌,看著月色朦朧,輕紗難掩古鎮羞澀。
? ? ? 游完嘉興市桐鄉的烏鎮和嘉善的西塘這2處古鎮,感受2座水鄉古鎮似詩如畫,人處其間,恍然桃源瓊瑤,不知是人在畫中游,還是畫在心中移。正愿了我夢中勾勒的詩畫,坐在水岸,廊棚燈火點點,翻閱著古詩詞,我想我必是游離在現實與畫當中,不能自拔。
2017年8月10日記于浙江嘉興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