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高質量的愛情,會是什么樣子?
詩經里家喻戶曉的那句“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讓我一直以為,高質量的愛情就是攜手一生,白頭到老的樣子。
如今細細一想,卻是不對的。從古至今實現白頭偕老的夫妻不計其數,但要說他們的愛情就是高質量的愛情,實在說不過去。就從我們父母那一輩來看,他們中大多數的愛情,其實早早地就被生活的洪流沖刷得沒了影,之所以能一直走到最后,不過是在長久地忍耐里,湊合著過日子罷了。
因此,“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之所以能成為流傳千古的佳句,就因為愛情,它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奢侈品。所以,人們才借由這句話,來表達自己對美好愛情的向往。
那真正高質量的愛情,到底是什么樣子?
它是兩個有趣的靈魂,碰撞在一起后的樣子。
誠如錢鐘書跟楊絳。
眾所周知,錢鐘書和楊絳,兩個人都特別有趣,他們還是一對人人稱羨的模范夫妻。
如果說,別人的婚姻,過得只是日復一日單調乏味的日子。而他們卻把婚姻,每天都過成了熱戀的模樣。
錢鐘書慣常作怪。在牛津,他趁楊絳午睡時,用筆墨在她臉上畫個花臉。怎知楊絳的臉皮比宣紙還吃墨,等洗凈墨痕,臉皮都快破了。所以不敢再在臉上惡作劇,只得改為給她畫肖像,上面再添上眼睛和胡子,來解頑癮。
而楊絳的有趣,也有趣的十分可愛。
楊絳第一次做蝦,面對活蝦,她很內行地說:“得剪掉須須和腳。”她剛剪得一刀,活蝦便在她手里抽搐,急得她扔下剪子跟蝦,逃出廚房,又走回來。錢鐘書問她怎么了。她說:“蝦,我一剪,痛得抽抽了,以后咱們不吃了吧!”于是錢鐘書就跟她講道理,說蝦不會像人這樣痛,他還是要吃的,以后可由他來剪。
剪個蝦無意間都能給人撒一把狗糧,這恩愛不要秀得太過高級。
楊絳能有趣地把自己小女人的一面毫無保留地呈現在錢鐘書面前,可見,她知道鐘書有多寵她。而作為丈夫的錢鐘書,也絲毫不覺得她矯揉造作,反而應景地兜住妻子拋給他的嬌氣可愛,可見,他知道她有多信任他。這大抵才是夫妻相處間,最該有的樣子。
就連在柴米油鹽里,他們的生活也充滿了小情小趣。
楊絳跟錢鐘書都是烹飪上的白癡。他們第一次做紅燒肉,把肉用大剪子剪成一方一方,加上水,配上生姜醬油等作料,開足電力使勁兒煮。然后兩人就守在電灶旁,給煮干的鍋里一次次加水。可想而知,這樣出來的紅燒肉,肯定不會成功。但他們卻在這一場廚房的兵荒馬亂里,自得其樂。
倘若放在其他夫妻之間,必然會因為對方不會做飯,而彼此心生責怪,又怎會如楊絳跟錢鐘書一般,把尋常的煙火氣都變成了小情小趣。
而他們的相識,也比別人要有趣的多。
楊絳和錢鐘書因為一個朋友而認識。第一次見面,兩個人都沒說話,但彼此都給對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事后,錢鐘書給楊絳寫信,約她見面。見面時,錢鐘書第一句話就說:“我沒有訂婚。”楊絳回答說:“我也沒有男朋友。”
這話一出,兩人便由此認定了對方。坦誠直接又不是風趣的表白方式,在那個時代,想必也只能出現在楊絳跟錢鐘書的對話里了。
說到這里,不禁讓我想起韓劇《太陽的后裔》里,宋仲基跟姜暮煙的表白方式跟錢、楊如出一轍。我不得不懷疑,《太陽的后裔》的編劇金恩淑,她是不是也看過錢鐘書跟楊絳的故事。
錢鐘書跟楊絳的愛情,可以說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他們能把普通的日子過成熱戀的樣子,這得歸于他們有趣的靈魂。而有趣必然是建立在足夠熱愛生活,自身也足夠豐富的條件下,彼此才能產生相互吸引,才能在日復一日的相處里,把尋常的日子都過得饒有趣味。
記得周國平老師曾說過:愛情的質量取決于相愛者的靈魂的質量。真正高質量的愛情只能發生在兩個富有個性的人之間。
所以,彼此之間擁有有趣的靈魂,才是高質量愛情存在的根本原因!
后來,楊絳回憶她與錢鐘書的婚姻時說道:“我已不記得哪位英國傳記作家寫他的美滿婚姻,很實際,很低調。他寫道:‘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結婚;我娶了她十幾年,從未后悔娶她,也從未想要娶別的女人。’
我把這段話讀給鐘書聽,他說:我和他一樣。我說:我也一樣。”
當錢楊二人分別說出“我和他一樣”這句話時,我仿佛看到了,他們看向彼此時,那滿含堅定的目光。這大概就是對另一半,最好的贊賞吧!
最后,愿你們都已找到那個有趣的,讓你從未后悔娶她,從未后悔嫁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