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少≠努力,別輕易感動自己,時刻擁抱覺悟,清醒的做夢。
2019年11月12日晚,我在聽考研英語網課時,其中有這么一個活動叫“詞匯大爆炸”,就是要求我們在11月份選擇五天利用課余時間背完5500個詞匯。
五天?5500個詞匯?
我想很多人聽到這個數據時會覺得很不可思議,甚至立馬給出了“不可能”的判斷,因為他們每天背單詞的數量撐死也就100個,一天背1100個,這是絕對不可能的,所以內心給自己打了個叉。
于我而言,看到這個活動時,我想到的是在前景經歷的“魔鬼日”。前景的魔鬼日要求我們一天瘋狂讀書(不能過于囫圇吞棗的讀,要發音完整),把所給的五篇英語例文各讀100遍,也許你會覺得一天的時間很多,500遍而已,看似簡單,實則不容易。我還記得當時做了一個計算,兩篇短的短文大概各需要30秒,《丘吉爾演講》90秒左右,《早晨激勵》100秒左右,《給爸爸媽媽的一封信》“150秒左右,那么你要每篇都讀100遍下來,至少需要40000秒,也就是11.11個小時。
假設我們從早上八點開始讀,不吃不喝不休息不上廁所,至少也需要讀到晚上七點。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不吃不喝不休息不上廁所呢?而且十幾個小時一直讀書,口干舌燥,讀到后面語速會越來越慢,你會覺得越來越枯燥,看完這個數據,你也許會覺得這不難,但是當你真正去做的時候,你會發現并不簡單。“要么魔鬼,要么地獄”。
參加了兩次魔鬼日,雖然都有進步,但我仍沒有完成任務,也依舊沒有全力以赴。一開始,我并沒有深刻明白這個活動的真正意義,就覺得它只是讓我們讀書,一直讀,一直讀,可以幫助我們發音,更好的學習英語而已。我只覺得一天讀五百遍書很難,因為對我來說,在平常的生活里我是不會一天讀五百遍書的。所以這一次我想挑戰一下自己,從第一次到第二次,每一次我都拼盡全力去讀書,我也想完成任務,可讀著會口渴,口渴了會喝水,喝水了要上廁所,讀到喉嚨啞,讀到不想讀,我開始覺得自己做不到,所以我就得過且過。直到下午五六點的時候,喉嚨已經沙啞得不行,又困又餓又累的我已經接近了放棄的狀態。
可是直到晚上結束活動時聽小天使們總結其他小伙伴的情況時,我才突然發現,原來當我在放棄,在懈怠時,別人都在拼命。印象最深刻的是,思維端著一盆放在旁邊,困了熱了就把臉埋在水里,讓自己清醒,繼續讀書。還有麗君,一直不停的讀啊讀,到晚上我和她說話的時候,她的嗓子已經徹底啞了。這樣的人太多,太多了。所有人都在拿這五百遍當一種信仰為之全力以赴,沒有完成這種信仰時,他們會難過,會痛苦,會遺憾,會責怪自己。而我,卻是無所謂,只要不墊底,我就覺得自己很好了。田赟說:“成哥說了,這個活動其實從側面上可以反映了你們離開前景的狀態。”
我突然就懂得了這個活動的意義,五百遍就像我們現實生活中的目標,也許生活中的目標想要實現遠遠比這五百遍還要難,可是從一開始我們就沒有五百遍的信仰,還沒有努力就覺得不行,不去全力以赴,有點困了就睡覺,有點不順就放棄,找各種理由和借口給自己開脫,不是我害怕,是我不想;不是我不行,是環境的問題。可你忘了,當你不把這些事情當回事的時候,總有人小心翼翼的呵護著,總有人不管多苦多累都咬牙堅持,總有人時時刻刻為之不斷努力,因為害怕完不成而急哭。而你,從來就沒有那樣的覺悟,你缺少一股拼勁,不管是魔鬼日的五百遍,還是每天給自己的目標,你從來沒有把它當做一種信仰,你從來沒有不完成它誓不罷休的信念,你從來沒有把它放在第一位,你覺得你真的會成功嗎?
我從來都沒有這樣的覺悟,包括第一次來前景。現在回想起來,我突然發現當初的自己并沒有完全吸收到前景給我帶來的養分。去年的魔鬼日,我沒有全力以赴,回到學校后,我依舊對自己每天的目標沒有全力以赴。去年前景的課上,因為太困而睡著了,而今年的我依舊如此,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有什么不對,我覺得自己在前景的日子里每天睡得很少,我覺得自己很努力了,那是我在學校里不曾有過的日子,我覺得自己做的非常棒了,我被自己的“努力”感動了。可是我好像忘記了“睡得少≠努力”,我好像忘記了問自己,今天對自己的要求是什么,我忘了問自己,你今天全力以赴了嗎?忘了問自己,你今天把該學會的東西都學會了嗎?忘了問自己,你今天問心無愧了嗎?
當你在抱怨時,你從來都不知道別人正在享受著,當你因為有點困意就呼呼大睡時,你從來不知道有些人為了讓自己不困,用力捏自己的大腿,甚至把臉埋進冰冷的清水里。你那么輕易放棄的東西,總有人在咬牙堅持著,但你背不下來的書,總有人能背下來,你做不出來的題,總有人能做出來,你愿意拖到明天的事,總有人今天努力做完。因為那是他們的信仰,那是他們的覺悟。只要稍微覺得自己努力了,你就沾沾自喜,可是你從來不知道,比你優秀的人,比你更加努力。
如果一開始就銘記這樣的覺悟,那么至少會堅持的更久。關于覺悟,每個人的解釋不一樣。
百度百科是這樣解釋的,所謂覺悟,就是對時間和空間的醒覺。時間的覺醒能讓我們明白人和事都是處在變化之中不斷發展和前進的。因為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一切都在變。很多時候,我們并不相信,因為我覺悟到了奇跡,我們并不相信自己可以從不可能成為可能,當然,基于對自己的不相信,我們也更加不可能相信別人可以做到。造成這些想法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們在時間維度上的不覺醒。人生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過去并不代表未來,否則就不會有“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這樣的說法了。突破時間維度的束縛,可以給我們帶來從“未來看現在”的能力,而這種能力必然會造就我們從容的心境。
而莊子禪,所謂覺悟,就是清醒的做夢。
《影之詩》里也提到,所謂覺悟,就是在黑暗的荒野上,劈出前進的道路。
而我更傾向的是,那天國際CEO李念說的所謂覺悟就是明確使命。
真正的覺悟絕對不是喊著口號,你懂得了什么。而是那些刻骨銘心,堅不可摧的意志,是永遠銘記于心的使命,是一點點的沉淀,從內在到外在。當你的意志堅定到歷經時間和考驗也不會坍塌的時候,我想你已經接近了覺悟。
往后的日子里,請盡力去拼搏,擁抱覺悟。千萬不要感動自己,大部分人看似努力,不過是愚蠢導致的。什么熬夜看書到天亮,連續幾天只睡幾小時。如果這些東西也值得炫耀,那么富士康流水線上任何一個人都比你努力多了。人難免天生有自憐情緒,唯有時刻保持清醒,明確自己的使命,才看得清真正的價值在哪里。希望自己每天早出晚歸是真的在努力,希望每天的努力都有所收獲,希望自己不是看起來很努力的樣子。
請牢記睡得少≠努力,請清醒的做夢。
文:吳興文
部分圖源網絡,所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