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丨那個年代的爆款點心,你有吃過嗎?

八珍糕是浙江省西塘特色傳統特產,早在1920年由西塘老中醫鐘稻蓀按“外科正宗”古方和自己臨床經驗首創制作,選用山藥、茯苓、米仁、麥芽、扁豆、蓮肉、山楂、芡實等八味中藥配以優質糯米粉、白糖精制而成。八珍糕食用口感好,兼備開胃健脾、和中、止瀉、消食等功效。對小兒熱癤、疰夏等癥,療效較為明顯,是一種富有特色的藥膳食品。

曾幾何時,伴隨著我們長大的美好食物,就在我們經歷一次又一次的成長之后,消失殆盡。腦海中關于“味道”的記憶,或許總是那么模糊。我們無法像復制視覺或者聽覺一樣,在腦海中勾勒出味覺的樣子,也正是因為這種無法重塑的記憶,我們才會努力回想和它有關的故事,或者說是尋找味道。

八珍糕,想必很多人都有聽說過。就像雅芝居的大掌柜金梵說的那樣,很多人對于八珍糕的概念只僅限于八珍糕三個字,因為它名氣有點大,總歸是聽說過。

在這之前,你們可能想象不到,在那個物資緊缺的年代,八珍糕一度成為風靡大街小巷的爆款點心。這么多年過去了,曾經那個時代的青年力量們,如今都已變成老人家。但是關于八珍糕的故事,卻歷久彌新。

雖說八珍糕在藥店出售,但是它不歸錄藥材這一類。它不需要醫生的處方,下至3歲,上至80歲,都可以食用。尤其是在改革開放初期,家里有新生的小孩子,長輩們都會用八珍糕調米糊來替代奶粉喂養孩子;年長者則喜歡這種香脆口感,吃了還健康。

拍攝間期,我們很自然的來到八珍糕的誕生地“鐘介福”中藥館踩點。很是可惜,當地人告訴我們原來的藥店老址已經拆除,如今這家沿用了“鐘介福”字號。走進藥店,迎面掛著的兩塊牌匾十分醒目“愿天下無病,寧藥架滿塵”,這足以證明了鐘稻蓀老先生醫者仁心。

就是這款擁有百年歷史的名點心,曾經出現在多少人家的餐桌上,手心里……薄脆酥香,消食和胃。

金梵,一位標準80后。

他現在正在做的事情就是:原汁原味的還原當初的八珍糕同時,研制下一個可以存活百年的點心。

同樣,作為80后的我,初次見面就與他相談甚歡。你可以在他的身上看到對于傳統工藝復興的希望,而且只增不減。對于這類的交談,我們往往會總結出非常多的觀點,比如,如何傳承與創新。

聽金梵說,他母親那會兒還是西塘國營食品廠的工藝師,而且專門負責八珍糕的制作工藝。90年代初,遇上國有企業改制潮,面臨著下崗的父母,毅然決定開一家小作坊,來維持一家人的生活。

大學畢業后的他,放棄了在上海的一份不錯的工作。決定回家繼承這份家業之前,他也糾結了很久,總歸這是一條需要好好思考和布局的路。好在,所有的堅持都是正確的,金梵開拓了一條路,參加展會,讓各地人了解八珍糕,讓它不再是大家回憶中兒時的味道。

對于運營理念,金梵說了一句讓我印象深刻的話“市場萎縮它是有原因的,最關鍵的原因還是口感,然后加上推廣不利,我想做的就是通過產品各方面去迎合現在的一個市場,但是無論怎么變,八珍糕這個配方,傳統東西還是不能丟,我不能說光借八珍糕這個名,然后生產的完全不是八珍糕的東西在賣,這樣做肯定不行的。”他正在研發一些八珍糕的邊緣產品,保持口感的同時,一定要是健康食品。

我想這就是新生力量,我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一些一直以來遺留下來的問題,因為我們有責任。

當我們得到一樣好的事物的時候,非常想要和大家一起分享。如果這是件能夠讓你們感到幸福的事物,那就更加圓滿了。就像你精心準備了一桌可口的飯菜,來你這做客的人,非常喜歡而且將它一掃而空,你內心的那種喜悅感……這種簡單而樸質的希望,就如同這片看似普通卻回味無窮的糕片,溫暖心扉,彌久生香。

“完整的人生應該五味雜陳”。但往往能夠讓我們難以忘懷的卻是那些甜蜜的日子,它會和美食有關,和回憶有關,我們會用“特別親切”來形容這種味道,是家鄉的味道,是兒時的味道,是記憶中的一抹“難忘味道”。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