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秀涕淚聚下地嗚咽著,擦完鼻涕眼淚的面巾紙隨意地扔在垃圾桶里。眼睛哭腫了,布滿血絲。她嘶啞著嗓音說:“為什么家里大事小情都要我出面,為什么我啥都要管,而他跟個甩手掌柜似的不聞不問,這個家像我一個人的家。我也是女人,我不想把自己活成女漢子,我滿腔的付出,誰也看不到,我很痛苦啊?!?/p>
我的朋友曉秀結婚20年來,都是自己處理家里的一切事務,大到買樓,小到買瓶醬油,她的丈夫什么都不管,只是把工資往家拿,仿佛這就已經履行了丈夫的家庭責任。
曉秀是個很挑剔的人,做事情要求完美,剛結婚那會兒丈夫也不是現在這樣。還是有些擔當的。只是曉秀對他做什么都不滿意,比如早晨起來丈夫疊被子,她也認為不立整,嘟囔幾句。丈夫下班回來早做晚飯,她回來對著滿桌的飯菜也是挑剔這個不好吃,那個菜油放多了,湯做咸了。
無論丈夫做什么事情,她都能找出缺點,有時丈夫為自己辯解幾句,她又劈頭蓋臉地嘮叨不停。時間長了,丈夫變得什么也不想做,反正都是不滿意,還不如放手都讓她去操勞。
天長日久,她成為家庭中的“老大”,任何事情都由她去辦,剛開始她感覺日子過得很有奔頭,越來越覺得自己不堪重負,壓力撲面而來。班要上,家務要承擔,煤氣,水電,物業,取暖等雜費,親戚朋友同事人情來往,孩子上學,老人看病,每件事情都得她拿主意??雌饋砻髅魇切∈?,丈夫也要給她打電話問她怎么辦?
漸漸地她有些看不起丈夫,看到了就很生氣,這日子過得發堵。她感覺既委屈又壓抑,精氣神比同齡人要衰老許多。
她對著丈夫哭鬧,覺得自己為家庭付出太多而沒人看見,也不被人理解。看到周圍的小姐妹們業余時間打扮得漂漂亮亮,有自己的愛好,每天都眉開眼笑的,越活越年輕,感嘆自己沒嫁對人,怎么好男人都被別人挑去了。命運對自己太不公了。
上中學的女兒也不懂事,青春期逆反得厲害!媽媽說她幾句,孩子能對付十句,句句犀利,噎得媽媽無法反駁。女兒曾說長大了要逃離這個家,考得遠遠的,再也不回來。
曉秀想不明白這一切到底為什么?難道以家庭為中心的過度付出還換不來丈夫的理解與呵護,換不來女兒的乖巧與心疼媽媽嗎?
在這個婚姻關系中,曉秀最開始就處于主導地位,在家里說一不二,慢慢地剝奪了丈夫的責任感,也讓丈夫在她不斷的否定與不滿意中變得無奈與自卑。她親手培養出一個甩手掌柜似的丈夫,也將家庭氛圍營造成烏云壓陣,讓孩子從小到大都成長得戰戰兢兢,缺乏安全感。在進入青春期后越來越叛逆,越來越不聽話,她不知道孩子已經對父母的婚姻很失望,已經影響到孩子對溫暖家庭與和諧關系的信任,甚至已經影響了孩子的婚姻觀,孩子沒看到過幸福的婚姻模式,在她眼中大概所有人的婚姻都是如此冷淡與痛苦。
曉秀從未想過:這個家庭中委屈的不僅是她一個人。十幾年的“聽媳婦話”也讓丈夫很壓抑,堂堂身高一米八的男人在妻子面前沒有說出真心話的勇氣,再怎么不滿都吞回肚子里,任憋屈發酵,慢慢鼓成氣,再慢慢地承受不了發酵發酸的容積而找個遠離家的地方,喝幾瓶啤酒找到麻木自己的出口。
一個缺少溝通,缺少反省,缺少自我成長,缺少發現對方優點的婚姻;一味的視自己為王,不考慮家庭成員想法,凡事親力親為又有怨言的“主婦”,收獲的是心力交瘁與不甘不愿,想遠離自己的孩子,越來越陌生的丈夫,與一地雞毛,瑣碎而心累的混沌日子。
沒有哪個有血性的男人愿意在躲在媳婦背后乘涼,他是壓抑的,痛苦的,對自己的認同感日漸下降,覺得自己在妻子面前在外人面前都很無能。在這個家里自己不像個頂天立地的男人,害怕和妻子相處,害怕自己在女兒面前沒有爸爸的尊嚴。
有這樣一個強勢的媽媽,女兒覺得自己家和別人家不一樣,爸爸不像爸爸,媽媽不像媽媽,孩子不像孩子。家里沒有應有的秩序感,也沒有家人相親相愛的親密感。她羨慕那些有感情的爸媽生活了幾十年還像初戀一樣,上街手拉手,彼此的關心與愛意表達在充滿煙火氣的每一天。在父母恩愛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做事情更有底氣,也更加陽光樂觀。
婚姻是經濟合伙人,也是命運共同體,更是相攜相伴的人。給彼此信任感,讓對方承擔應該承擔的那部分責任,試著欣賞彼此,看到對方的優點。即使走進婚姻的初衷不是因為自由戀愛,在不想離婚還有意愿將婚姻經營下去的前提下,從改變自己開始。
不要覺得自己是不和諧婚姻里最委屈的人,身在其中的人都不好受。傷了自己又傷別人的婚姻相處模式是有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