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拉——力量舉三大項之一,有著和深蹲、臥推同等的地位,卻在健身房里鮮有問津。
有人愛,愛它的功效——幾乎能練到全身所以的肌肉,然而,也有人恨,恨它的傷痛——傷及下背部,影響訓練計劃。
硬拉練哪?
練背?練腿?告訴你,哪都練!
背:整個過程中,下背部肌群(如豎脊肌)一直收緊,做等長收縮。到頂峰階段鎖定前,上背肌群(如背闊肌)發力收縮。
臀:臀大肌及臀部相關肌群,在提升階段到鎖定前,臀部持續收縮,在頂峰位置時,臀部收緊至極致。
腿部:硬拉和深蹲一樣,幾乎鍛煉到腿部所有肌肉。在提升階段,腿部前側股四頭肌收縮,在到達頂峰前的骨盆后傾,使股二頭肌的長頭得到刺激。
手臂:手握杠鈴,很多做過硬拉的人士都會覺得,最后力竭都是手握不住了,對手臂尤其是前臂屈肌的鍛煉是毋庸置疑的。
肩與斜方肌:在杠鈴的牽引下,三角肌,斜方肌上部也會得到相應刺激,在拉起過程中,肩胛骨的移動斜方肌中下部也會得到相應刺激。
硬拉傷哪?
硬拉同時也是技術要求較高的動作,不正確的動作,會引起下背部疼痛,脊柱脫節、腰背受傷、斜方肌、肱二頭肌拉傷等。所以更多的人談硬拉色變,甚至再也不去碰硬拉。
做好一個標準硬拉!
從下往上說,雙手閉握,正握握緊杠鈴,大重量時可以一手正握,一手反握。
硬拉從某種程度上說就是腳在地上的屈髖,只不過加上了一個重物。所以身體姿態也與屈髖一直,保持腰背挺直,使后腦、胸椎、骶骨保持在一條直線上,這也是我們所說的脊椎自然生理彎曲。
起始位置
雙腳分開站立,以最易發力站距為宜(即原地起跳最舒服的站距),腳尖略向外展,將杠鈴桿置于全腳掌正中間。微微屈膝,大幅屈髖,使脛骨碰到杠鈴,挺胸收腹,腰背挺直,雙臂自然伸直,雙手閉握杠鈴,手肘內側貼住膝蓋,防止膝蓋的內收,目視前方10步左右位置,肩高于髖,髖高于膝,杠鈴桿在肩胛骨正下方,手臂略微傾斜不垂直地面。
站起
硬拉的站起,重要一點不管在硬拉的那個階段都需保持腰背挺直。開始站起前,我們需要調動我們全身肌肉,使它們緊張起來。第一步,伸直膝蓋,使杠鈴沿著我們的脛骨向上拉起,當杠鈴到達我們膝蓋位置時,膝蓋也已基本讓開杠鈴軌跡,第二步,我們的加速伸膝伸髖,使杠鈴拉至身體直立位,第三步,在直立位我們加上挺胸動作,刺激我們的上背部,注意不要上身后仰,以避免造成腰椎損傷。
放下
和站起相反,硬拉的下放過程,需要先屈髖,臀部后移,至杠鈴下放到膝蓋位置時再屈膝下放到地上。下放過程中控制住杠鈴軌跡,避免由于過早膝屈,杠鈴繞膝,是軌跡不呈一條直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