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第一章(一)

各位友友們,今天開始要學習書本內容了。愿大家一起學習,共同進步。

一、會計的作用:

a、為經營管理者提供反映經營情況的信息,提高決策的準確性,提高企業管理的透明度和規范企業的經營行為。

b、根據反映的財務信息和經營成果,找出優缺點,加強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c、根據經營成果,評價管理人員的管理效果,從而達到投資者、企業內部人員、政府機構等考核管理層經濟責任的履行情況的目的。

二、、會計基本假設

a、會計主體假設:明確空間范圍。法律主體必然是會計主體,會計主體不一定是法律主體。例如,母子公司間作為不同的法律主體,為反映企業集團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則需要以企業集團為會計主體編制合并報表;另外,由企業管理的證券投資基金、企業年金基金等雖然不屬于會計主體,但是法律主體。

b、持續經營假設。

c、會計分期假設:主要是分期結算帳目和編制財務報表,反映一段時間的經營成果。如: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

4、貨幣計量假設:在確認、計量的過程中選擇以貨幣作為計量單位。其他如重量、長度等也能作為計量單位,一般只能從一個側面反映企業的經營信息

三、會計基礎

會計的確認、計量和報告應該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即凡是當期發生的收入、費用,無論是否收付款項,均應該計入當期利潤表。

但實際中也往往存在另外一種形式:收付實現制,以貨幣資金的收訖或支出日期確認。目前我國的行政單位會計采用這種形式,事業單位會計除經營業務可以采用權責發生制外,其他大部分業務采用收付實現制。

四、會計信息質量要求:可靠性,相關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實質重于形式、重要性、謹慎性、及時性。

a、可靠性:1】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事項為依據;2】保證資料的完整性;3】財務報告中的會計信息應當是中立、無偏的。

b、相關性:應當與財務報告使用者的經濟決策需求相關,相關性和可靠性不對立,應以可靠性為基礎。

c、可比性:1】同一企業可不同時期對比,要求企業采用的會計政策不得隨意變更,若有變更要在附注中說明。 ?2】不同企業相同會計期間可比。

d、實質重于形式:要以經濟實質作為依據,而不應以法律形式作為確認、計量、報告依據。如融資租賃的固定資產,根據經濟實質是可以列入資產負債表,作為企業的資產的。

e、謹慎性原則:不應高估資產或者收益、不能低估負債或費用。如: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對售出商品可能發生的保修義務確認為預計負債。

f、及時性:1】及時收集,2】及時處理;3】及時傳遞。

時間有點晚了,今天就學習到這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會計學專業畢業論文 如何控制企業的財務風險 [摘要]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財務管理過程諸如籌資及償還過程、資金...
    一六七少女閱讀 2,761評論 0 35
  • 突然發現長大了就不能看青春片了,越看越遺憾。看著劇本里早就寫好的一切,想起來的,全部都是自己再也回不去的青春。我無...
    遙之無忘閱讀 663評論 1 3
  • 在克羅地亞有一對鸛鳥和他們的孩子,每年8月,他們都要飛到南非過冬。有一天,雌鳥的翅膀被獵人打傷了,從此再也無法飛行...
    槳小嗯閱讀 688評論 0 0
  • 朋友應是暖人心的東西,有之則益于身心,增長才智,陶冶情操;缺之則生活失色,精神萎靡,陷入寂寞不可解脫。 ...
    空靈蟋蟀閱讀 638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