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小兵(29)——切糕

上回說到我又羞又怒,怒的是呂布將軍的愚蠢——被司徒王允耍,然后又被李儒利誘;羞的是我自己的愚蠢——竟然相信將軍會去救昌昌,因此,我選擇去求助賈詡。

也許是為了報復司徒把昌昌送給董卓,我想都沒想就把司徒供出去了。

賈詡知道我叛變,啊不,投誠后,很高興,說不急,不急,從長計議,先坐下喝兩杯。

賈詡一邊喝,一邊問我:“此酒如何?是否清洌碧透,醇正甘美?”

要不是剛投你門下有求于你,我才沒心思跟你喝酒,心里說:”什么酒這么難喝”;嘴上說:”好酒,好酒,與大人共飲,幸甚幸甚,不知何酒如此芳香醉人”。

賈詡仿佛快喝高了,興奮起來:“此乃杜康。”

既然喝開了,賈詡一改平日里那種穩重的樣子,搭著我肩膀跟我說話。

“李儒,小人也,人人得而誅之。”

“是是,李儒毒害少帝,人神共憤”。

“馬大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噢?”

“李儒害死少帝,實為太師指使。”

“噫?”雖然這是明擺著的事,但是賈詡身為董卓謀士,親口說出,還是讓我吃驚不小。

后面賈詡的話更多了,像是醉了,什么李儒這小子算老幾不就靠殺皇上替太師背罪名上的位;這事燙手山芋一般太師先暗示我幫他背鍋可我哪下得去這手;李儒用心險惡遲早加害你我不如借機先下手為強;董卓名為太師相國實為漢賊必不能長久可惜我有眼無珠投錯了人遭天下唾罵,若能匡復漢室鏟除董賊定當身先士卒再不助紂為虐……

我聽著聽著都呆了,董卓如此離心離德,倒臺似乎只在旦夕之間。

這樣看來,昌昌的犧牲根本毫無意義。不過,對王司徒來講,意義就不同了吧。

對賈詡仍需警惕,我只是聽,點頭稱是。越聽,越怒;越點頭,牙咬的越緊。

正說至興高采烈時,賈詡突然停了下來,問:

“馬大人助我,事成之后可有所求?”

“為大人效忠,不敢有貪念。”我心里當然有所求,只是其他人這種情況下都這么說。

賈詡一聽,蹭地站起來,”Duang”地把酒杯往桌上一敲。

哎喲干啥呢,嚇我一跳。

“若真無欲無求,詡不敢用大人。”

“這是為何?”

“討董一事兇險非常,詡與大人聯手,需同其甘苦,共享富貴。”

話都說這份上,我還遮遮掩掩什么:”小人愿誓死追隨大人,事成之后,只求賜小人成婚。”

“可有心儀之人?”

“有了有了。”

賈詡大笑:”縱是皇親國戚,詡當全力促成良緣。”

要的就是你這句話,我趕緊拜倒跪謝。

與賈詡共飲長談之后,我的處境有點復雜,連我自己也要花一番功夫才能理順:

我第一個身份是呂布將軍府上的府兵,主要任務是照料赤兔馬、掃地。將軍并不了解我與司徒的關系,只知道我以前認識昌昌。

我第二個身份是王允司徒安排到將軍身邊的線人,主要任務是監視將軍。雖然我想辭職,但司徒還未準許,因此我的任務仍在進行中。只是還不知道我請求將軍救昌昌的事是否被司徒得知,他若是知道了,必不會輕易饒我。

我最新的一個身份是賈詡的屬下,賈大人也因此掌握了司徒利用昌昌離間董卓與呂布的計劃。但賈大人并不想現在就與司徒聯手,讓我保守秘密,先瞞著司徒。

賈大人說,司徒生性多疑,平日獻媚董卓以自保,若董卓身前的一個重要謀臣突然聯系他去反董,反而引起司徒疑心。

看似合理。

不過因為之前經歷過的事,我覺得賈大人的真實想法還沒說出來。

就是于吉神仙謀劃推翻董卓那次,王司徒從頭至尾就沒有現身。于神仙反董的計劃,司徒應是故意回避了,完全沒有參與。

我算是想明白了。

歸根結底。

這種事,還是不愿當配角,都想以自己為中心吧。

賈大人也不例外。

百姓心中的惡魔董卓,在這些仁人志士眼里,就是塊熱騰騰的糕點。

要么都別吃這塊糕,幫別人切那是不可能的,切了以后不好分。

英雄只能自己來當,糕只能自己來切。

不過我也不比這些英雄們更高尚。我也要一塊糕點,最甜的那塊,就是昌昌。

呵呵。

誰也別說誰吧。

賈大人執行力特別強,立馬就要開始行動了。

他也想知道司徒的離間計效果如何。

太好了。

又可以見到昌昌了。





未完待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