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途中間的夢

若實在沒辦法接受現實,就讓自己做場好夢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一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不同以往,今年七月的天空是靜謐的,陽光在白云的陪襯下失去了原有的風范,只是靜靜地,端詳著大地,像一個聽話的小女孩兒,分外文靜。

又迎來了畢業季,可這只是亞于那些畢業生,但女孩軼曦卻并不這么認為,她算是一個多愁善感的女孩。對于離別,她始終難以理解——為什么明明舍不得,還又要各奔東西?離別只是給雙方帶來更多沉思懷念的時間不是嗎?就像她和她的家人:他無時無刻不在思念他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軼曦今年15歲了,是一個初中生,他有個哥哥,叫軼晨,已經上高中了,成績極棒。當然,她自己也不差。

軼曦很喜歡看書,也喜歡買書,家中書柜上擺的書,一排排的、整整齊齊的,大多都是她買的。

每逢假期將至,她都會到書攤去,那是一個坐落于街角、用棚搭起來的牌上寫著“簡約”兩個字的書攤。如果時間許可的話,她會呆上幾個小時,精心挑選自己珍愛又價錢認可的書。

其實說來,軼曦對那個書攤的鐘愛還是有些淵源的。在她剛來城市上學那年,書攤就已經在那里了,而且,與現在一模一樣。只因軼曦剛來這個城市,對一切都很陌生,加上平時在老家又愛看書,于是她便迷上了這個書攤。

當時,她總會一天到晚的不在家,而是來到這書攤,選一個角落,默默地享受著另一個世界——書的世界:身未動,心已遠。她總是看著看著就忘了時間,忘了世界,還忘了自己......

在看書期間,她也并不是每時每刻都專注,時不時還會用那雙水靈的單眼皮雙眼偷偷瞄一下這個書攤的主人。據她觀察,攤主是一對老夫婦,約莫五六十歲,平時守攤總是那個老爺爺,他的個子不算太高,背微駝,腰間掛著一個收錢的小包,走路時總是慢悠悠地極像要摔倒的感覺。快到飯點時,老奶奶才會來,她很瘦,臉上總浮現著一絲淡淡的笑容,頭發銀白,如冬天被雪撫過的松葉一般,臉上的皺紋讓人看到了歲月變遷的象征。每當軼曦看到這位老奶奶時,她總會聯想到自己的奶奶:仍是那般瘦,仍是擁有著笑容,仍是......想著想著,眼角就多了絲液體狀的東西,黏黏糊糊的。

這對老夫婦似乎也早就關注起了這個小姑娘,總是在默默地幫著她。比如天快黑時,他們會悄悄地打開燈;批發了新書,他們會把包裝拆掉并擺在最顯眼的地方;到了收攤時間,可軼曦還沒走,他們也會為此推遲時間,直到她走了才收攤......這種種,軼曦卻并未感受到,直到那一次:

這天是星期五,學校放學較早,于是,軼曦看書就又可以看久一點。但她并沒有刻意去關注天氣,那一整天的天都是灰蒙蒙的,像是在跟人賭氣一樣擺著個臭臉,卻始終沒有下雨。軼曦沒有在意,一放學后就奔著跑著來到書攤,將書包一放,動作極嫻熟的拿起一本書,蹲坐在角落里津津有味地看起來。剛好當時那對老夫婦都在,看到軼曦來了,心中也有種莫名的開心。可能是因為書攤坐落在角落里,來光顧的人很少,兩人總會感到孤寂感,現在好不容易有了一個常客,總會開心的。他們也不多奢求些什么,就只希望軼曦能常來,哪怕一句話也不說,也好。

不一會兒,外面卻又下起了雨,軼曦又不得不將眼睛投向外面:只見大街上滿是奔跑的人,而且都用手臂護住頭,樣子有些滑稽;偶爾一兩個人撐著傘,走路慢悠悠的,似乎是有意欣賞這雨夜。

雨一直在下,天開始由灰蒙蒙逐漸變為灰暗了。軼曦并沒有帶傘,也就打消了回家的念頭。況且,當時也并沒有太晚,還能再看一會書,她打算等雨停了再走。面對不時傳來的淅淅瀝瀝的雨,她權當是插播了一場音樂,而且,這音樂非常動聽......

好奇怪,時間在看書時竟過得如此之快,可是,雨還是在下,且越下越大,一點要停的意圖都沒有。此時,天又從灰暗變為暗了,只是夾在街上的燈火闌珊中還寫的頗有一番美意。書攤上仍舊只有軼曦和兩位老人,而軼曦眼看著街上其他早已收拾好準備回家的書攤,唯獨這家——想著,她心里也有絲過意不去,另一方面,他又怕家人擔心自己,于是,心里就開始焦急起來。而雨,又還是那樣,成千上萬滴雨珠像利劍一般橫沖下來,然后又爭先恐后的跳到地面上,接著就平靜了,成了一潭水。

在這種情況下,兩位老人好像看出了軼曦的不自在,老奶奶便從角落里掏出一把陳舊的卻完好無損的傘,踱步走到軼曦身邊,用極其和緩的語氣說:“小妹妹,你沒帶傘吧,天也不早了,你家人也該擔心了。這傘,先借你,回家吧!”

那聲音動聽極了,軼曦的心震了一下,立即覺得暖暖的:“啊,給......給我嗎?”她有些不相信,畢竟他們互相都不認識,他沒完全沒必要幫她的。在軼曦心里,陌生人不是這樣的——“嗯,我看你經常來這看書,年輕人,多看書是好的。這傘是借你的,下次你再來時,把它還回來不就行了嗎?”那位老奶奶,邊說著,還不時將傘往軼曦手里推。

軼曦不得不說:“那好......好吧!謝謝、謝謝你們!”說完,送去一個微笑,便撐著傘走了。

走到不遠處,回過頭來,只見那對老夫婦正不緊不慢得收拾著書,準備收攤。軼曦抽噎了一聲,心里暖暖的,她第一次,被這個城市中的陌生人所感動以至流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在一陣緊張的復習之后,期末考試終于結束。對于許許多多的學生而言,這該是件值得高興的事,可對于軼曦而言,這只會跟令她感嘆。每到學期結束時,她的心總會空蕩蕩的。卸去了包袱、卸去了壓力之后,又不得不硬著頭去面對社會。

今年暑假,軼曦決定與哥哥回老家。

那是個遙遠的農村,路程最少也要一天一夜。所以,也唯有在放長假的時候,才能回去。但軼曦,卻無時無刻不再思念。

他們的父母并沒有反對,他們心里清楚,孩子們早就想家了,而且在這里又各自忙,不過有個附加條件:回去后要好好照顧家里人。除此之外,他們還要等成績出來后,才能回去。

軼曦和哥哥在家默默等了兩天,才去學校。當他們走時,心里并沒有太期待自己的成績,只想著,不管好與不好,只要讓父母開心,都可以。

他們的父母破例請了假,準備在他們回老家之前好好的讓他們吃一頓,其次,也是為了慶祝他們的考試(他們心里明白,自己的家庭條件不太好,所以孩子們都很努力,總是拿獎學金回來抵學費)。

不一會兒,兄妹倆都回來了,只是,臉上的表情同去的時候是一樣的——既沒有悲傷,也沒有欣喜。兩人都板著一副沉重而嚴肅的面孔,怪嚇人的,一句話也不說。“回來了,考的怎么樣啊!”他們的媽媽從廚房探出頭來,看到他們的表情,就覺得有些不妙,緊接著又補了一句,“啊!那個,沒事,慢慢來,有進步就好!”

此時,軼曦抽噎了一下,接著,眼淚就一滴一滴地往下掉;她哥哥的臉也迅速漲紅,眼發圈中出現了一些濕濕的黏液。他們的父母見狀,搞不清楚狀況,趕忙走出來,本就迷糊的他們如今更不知所措了,只能一人拍一個肩膀,還輕聲安慰道:“沒事。沒事啊,有什么好哭的!......這次沒考好,那我們就下次加油不就完嘍......慢慢來,我們不怪你們......”

過了許久,哭聲才慢慢停下來,待所有人都安靜下來時,軼曦才開始說話:“爸、媽,我們并不是沒考好,只是我們平常太壓抑了,現在覺得好累。我們每天都努力學習,因為我們相信,只要我們有知識,一切都會好的。以后我們就可以養活你們;就可以改善我們的生活水平;就不會讓你們他么辛苦了。可是,比起以前在家鄉生活的日子,雖然條件不是太好,可我們也生活的自在、快樂——那這樣的生活,還能回去嗎?”

說完后,他們一家四口人相擁在一起:哭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自從那次一家人的自省之后,軼曦越發覺得這個暑假自己真該好好放下心中的一切煩惱與憂愁,在老家慢慢回位那曽經的美好。她真的很懷念:

家鄉傍晚是家家戶戶升起的縷縷炊煙的味道;

家門前大鐘一到整點就會“鐺鐺!”響的聲音;

夜晚在睡夢中突然被響起的幾聲狗吠驚醒感覺;

早晨清新透人的霧的氣息;

風吹過田野傳來的稻子的搖曳聲以及空氣中混雜著的香氣;

家鄉熟悉又親切的方言;

總會聽出特殊感覺的摩托中的聲音;

家門前梧桐樹的四季輪回;

小伙伴們最純摯的內心和面孔;

............

總之,一切都隱藏于軼曦的記憶深處。

也許,她的哥哥也有同感,這次回家,一切都輕裝上陣,連軼曦被當作珍寶對待的書也一本未帶,看得出來,那才是她心里最在乎的地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軼曦同哥哥到達車站時,時間還早。因為父母無法請假,他們就只能自己回家。買好票后,兄妹兩人就坐在車站里等車。

那天,雨又是漫不經心的下著。在軼曦心里,雨是不尋常的,每次的突然來訪,總會帶著一些驚喜或是驚嚇。

七月的雨,失去了往日的柔情,變得嚴肅起來。她望著漫天的雨點,腦海中浮現的竟是家人和朋友的一張張笑臉——爺爺的哈哈大笑,奶奶的舒心一笑,叔公的暢然大笑,姐姐的羞澀一笑,哥哥的會意一笑,弟弟的傻笑......如此的真實,卻又如此的模糊,她不得不回首自己在故鄉十三年的一切——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