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大多數人是有的,即使不是非常地清晰具體,也曾有輪廓。或許唯一的差異便是,夢想已經它已在沉睡,或是在堅持的路上。
夢想是一位亭亭玉立的姑娘,芳齡18,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在村莊里長大,想去看世界。朋友、親人、熟識的人總是出于好心,提醒“外面很危險”“出去了就回不來,或是回來后傷痕累累”“出不去的,走到一半你就想要回來了”“幾乎沒有人能看外面世界的模樣”。
遇到一個勸夢想的人,夢想可以一笑而過,2 個,3個,無數個,便動搖了......
再者,遇上一些小困難,便也越發覺得自己選錯了路,而最終選擇了“理智”。告訴自己還是留在村莊里吧。偶爾也會安慰自己“即使外面再精彩,也許,不適合自己”。
夢想,如此青澀美麗,卻,也經不起,世人的好心和忠告,選擇了風塵自己的想法,即使內心有翹盼。
夢想的美,便只為少數人所知,因為她的勇氣,被偷走了。與其說被偷走,不如說是自己選擇放走了......